2036年3月15日,江苏-山东交界处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东吴的“装甲集群”就已经在省界线上排开了阵势。
——说是“装甲集群”,其实更像是废车场团建。
打头阵的是三十多辆改装皮卡,车斗上焊着钢板,架着无后坐力炮,车身上用红漆刷着“东吴第一装甲师”几个大字,油漆还没干透。后面跟着十几辆农用拖拉机改装的“自行火炮”,炮管是用天然气管拼接的,开火时能不能炸膛全看运气。
“就这?”东北联军第22师师长赵铁山放下望远镜,嘴角抽搐,“孙道成是不是把‘北伐’和‘送死’两个词搞混了?”
身旁的参谋陆远憋着笑:“师座,他们好像真觉得能打赢。”
赵铁山叹了口气:“通知21师和23师,按原计划包饺子——记得给炊事班留几口锅,待会儿煮饺子用。”
上午8点整,东吴的“装甲师”发起了冲锋。
皮卡引擎轰鸣,拖拉机突突冒黑烟,无后坐力炮砰砰乱射——三发炮弹飞向东北联军阵地,两发打偏,剩下一发在半空自爆,弹片把自家一辆皮卡的车顶掀了。
“卧槽!友军火力!”车里的东吴士兵抱头鼠窜。
东北联军阵地上,士兵们蹲在战壕里嗑瓜子,连枪都懒得开。
“让他们再冲近点。”赵铁山悠哉地喝了口茶,“等进了雷区再打。”
五分钟后,领头的皮卡压上了反坦克地雷。
“轰!!!”
皮卡像玩具一样被炸上天,零件散落一地。后面的拖拉机急刹车,结果履带卷上了铁丝网,驾驶员跳车逃跑,被自家“装甲部队”碾了过去。
“开火!”赵铁山终于下令。
东北联军的迫击炮一轮齐射,东吴的“钢铁洪流”瞬间变成废铁展览会。
21师和23师从两翼包抄,像赶羊一样把东吴残部往微山湖方向驱赶。
“投降不杀!交枪领饭!”东北联军士兵举着喇叭喊。
东吴士兵面面相觑——他们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听说“领饭”两个字,立刻把枪一扔,排队领窝头去了。
……
徐州东吴军需仓库
“快搬!能拿的全拿走!”赵铁山指挥士兵们扫荡仓库,“子弹、罐头、医药——哎,那几箱黄桃罐头给我留着!”
仓库管理员周明(原东吴军需官)抱着账本欲哭无泪:“长官,这不合规矩……”
赵铁山拍拍他肩膀:“现在规矩改了——跟咱们回哈尔滨,管饱。”
周明立刻立正敬礼:“是!长官!”
……
下午3点,东吴空军终于姗姗来迟。
12架歼-10战机呼啸而过,对着早已空无一人的联军阵地倾泻航弹,炸出了一片绚丽的烟花——可惜全是无效杀伤。
“坐标确认!10公里外火箭弹覆盖!”飞行员陈云飞在无线电里汇报。
地面指挥:“目标呢?”
陈云飞:“呃……好像已经炸完了?”
指挥:“……返航吧。”
东吴空军完美执行了任务——炸了一堆土,消耗了燃油,然后打道回府。差点把其他人给笑死。
……
太极殿
李世明翘着二郎腿,手里捏着战报,笑得直拍龙椅:“孙道成这老小子,送人头送上瘾了?”
丞相杜晦轻咳一声:“陛下,注意形象。”
“形象?”李世明抹了抹笑出来的眼泪,“杜相,你知道东吴这次北伐损失多少吗?”
其他人翻开奏折:“据报,东吴损失‘装甲车辆’493辆,士兵两万余人,军需仓库被洗劫一空。”
“噗——”李世明又笑喷了,“他们哪来的493辆装甲车?把自行车也算上了?”
殿内众臣憋笑憋得脸色发青。
杜晦叹气:“陛下,再笑下去,史官该记‘天策元年春,帝笑崩于太极殿’了。”
李世明在笑完之后也直呼知道了。直接散了。
……
夜色降临,微山湖畔篝火点点。
东北联军士兵们围着火堆,啃着刚缴获的东吴罐头。
“这黄桃罐头不错啊!”赵铁山咂咂嘴,“比咱们哈尔滨的还甜。”
参谋陆远翻着战利品清单:“师座,还缴获了三十台收音机,要上交吗?”
“留几台。”赵铁山摆摆手,“以后每天放给东吴俘虏听——就放李世明嘲笑孙道成那段。”
远处,被俘的东吴士兵蹲在湖边,听着广播里李世明的狂笑声,默默啃着窝头。
有人小声嘀咕:“要不……咱们投了吧?”
……
哈尔滨总指挥部,郑安宙关掉战报,对林周和周勇说:“知道为什么咱们不先动手吗?”
两人摇头。
“因为——”郑安宙指了指地图上东吴的残兵败将,“先动手的,都成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