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诞生至今,已历经无数岁月,地球在这漫长的时间长河里,也走过了约四十八亿年的历程。这是个怎样的时间跨度?不妨做个有趣的时间压缩实验。
假如将这四十八亿年压缩成一天的二十四小时,智人会在最后一秒粉墨登场。而人类创造的辉煌文明与先进科技,集中爆发于这一天的 23 点 59 分 59 秒的最后 0.1 秒。在这极为短暂的 0.1 秒内,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相继兴起,绽放出人类早期文明的光芒。而最后的 0.003 秒,工业革命的号角吹响,人类正式步入工业时代。
与地球漫长的演化历史相比,人类文明不过是白驹过隙。我们平日里的烦恼、压力,在这宏大的宇宙叙事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
.....
【直播间里,大家热烈讨论着人类文明在时光长河中的消逝。顾神目光敏锐地扫过一条条弹幕,清了清嗓子,开始引导思考:“从大家的讨论中能看出,人类创造的诸多事物,在时间的侵蚀下,都显得不堪一击。那么问题来了,难道我们就没办法将信息留存数十亿年之久?” 顾神稍作停顿,眼神中透露出神秘,随即给出答案:“并不是,水和 dNA,就是我们苦苦寻找的答案。”】
......
“水远比咱们想象的复杂!”
“确实!我记得有实验表明,在水旁边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水结晶的形态会截然不同。”
“水的特性我算是明白了,可生命呢?地球历史上发生过那么多次生物大灭绝,生命看起来太脆弱了,真能作为可靠的信息载体?”
...
直播间内,弹幕如雪花般疯狂滚动。新观众和老观众围绕水作为信息载体的话题,展开了一场热烈的头脑风暴。
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的看法逐渐趋于一致,纷纷认同水在信息储存方面的可靠性。
水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让它脱颖而出。其流动性使信息能够广泛传播,规律的分子结构保证了信息的准确存储,而庞大的水循环系统,更是为信息的长期稳定储存提供了坚实保障 。
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水分子呈 V 字形结构,氧原子电负性强,氢原子带部分正电荷,这让水分子具有极性。相邻水分子的氢、氧原子间会形成氢键,构建起一种相对稳定却又极具灵活性的分子网络。
科学家开展的水结晶实验表明,当在水旁边播放不同频率和节奏的音乐时,声波产生的机械振动会以能量的形式传递到水分子网络中,干扰氢键的连接方式,从而改变水的晶体形态。
这不仅表明水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更意味着水具有记录环境信息的潜在能力,为其成为信息载体提供了物理层面的依据 。
随着水作为信息载体逐渐被大众接受,生命能否成为信息载体,引发了新一轮思考。
从宇宙尺度来看,生命不过是沧海一粟,相较于结构稳定、循环有序的水,生命受环境制约明显,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可即便如此,众人对生命在信息储存方面的潜力,依旧充满好奇,忍不住思考:生命究竟凭借何种机制,参与到信息储存的进程中?
......
【直播画面里,顾神目光扫过飞速滚动的弹幕,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神秘笑容:“看样子,大家对生命作为信息载体还心存疑虑。要是我现在揭秘生物信息储存的第三个逻辑,各位又会作何反应?”】
......
弹幕上纷纷询问起来:
“我凑,还有第三个逻辑?是什么?”
“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来讲,基因片段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稳定的双螺旋结构,这让基因具备抗降解能力,能够在漫长岁月里保持信息稳定。但在地质变迁和辐射等因素影响下,基因又会发生突变,这种变与不变的特性,是不是和生物第三个逻辑有关?”
“根据信息论,生物的记忆遗传机制或许是第三个逻辑的关键,这与基因存储信息的方式紧密相关。记忆通过神经突触传递,是否有可能转化为基因信息,实现跨代传承?”
“我觉得用热力学第二定律来解释生命信息存储更合理。生命作为开放系统,通过消耗能量维持低熵状态,保证基因信息的稳定,这会不会就是第三个逻辑?”
...
骁睿整个人像被定住一样,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顾神的话在他耳边不断回响。他心急如焚,迅速抓起手机,拨通了洛尘的电话,语气中满是按捺不住的兴奋与疑惑:“洛尘!顾神这话说得太突然了,居然还有第三个逻辑!
前两个逻辑,繁衍让生命延续,竞争推动物种进化,这第三个逻辑会是什么?
会不会和咱们之前讨论的基因、水存储信息,以及文明存续有关?”
洛尘此时正坐在堆满书籍的书房里,柔和的灯光洒在他专注的脸上。听到骁睿的话,他推了推眼镜,目光落在墙上的基因图谱上,沉思片刻后说道:“骁睿,从生物进化和信息存储的角度来看,前两个逻辑紧密相连。
繁衍保证了基因的传递,竞争促使生物适应环境,推动进化。
我推测,第三个逻辑可能和适应、合作有关。
就像咱们之前探讨的,生物在复杂的环境中,不仅要通过竞争获取资源,还需要与其他生物合作,共同适应环境变化。
这说不定和生命作为信息载体的稳定性有关。”
骁睿一边听着,一边快速浏览弹幕。此时,弹幕如潮水般疯狂滚动:
“第三个逻辑该不会是变异吧?变异能产生新的基因,推动生物进化。”
“感觉是平衡,生态系统需要平衡,生物种群数量也得平衡,这样生命才能稳定延续。”
“会不会是传承?生物通过繁衍传承基因和生存技能,保持物种特性。”
...
骁睿将这些弹幕内容转述给洛尘,接着说道:“洛尘,你看这些弹幕,大家的想法都挺有道理。
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平衡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传承保证物种延续。
但我觉得,这些都和顾神一直强调的水与基因储存信息,以及文明存续存在某种联系。”
洛尘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桌面,回应道:“你说得对。咱们从信息存储的角度分析,基因在繁衍过程中通过传承保证信息稳定传递,竞争和变异促使基因适应环境,实现信息的优化。
水作为信息载体,在地球的水循环中不断传播信息,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我猜测,第三个逻辑可能是一个能将这些因素整合起来的关键概念,或许是进化,生物在繁衍、竞争、适应、合作的过程中不断进化,让生命更好地承载和传递信息,也让文明在宇宙尺度上得以存续。”
骁睿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洛尘,你这个想法太妙了!进化确实能将前面的因素串联起来。从生命起源到人类文明的发展,进化贯穿始终。
顾神提出水和dNA是留存数十亿年信息的答案,进化说不定就是其中的核心机制。通过进化,生命不断适应环境,优化基因,更好地储存和传递信息。”
...
这时,一条弹幕飞速划过:“我觉得第三个逻辑是意识!生物的意识能影响其行为和进化方向,说不定意识也是信息存储和传递的重要因素。”
骁睿看到这条弹幕,微微皱眉,对洛尘说:“洛尘,这条弹幕提到意识,让我想起顾神之前说过的集体意识共振。
意识会不会和水、基因相互作用,影响信息的存储和传递?
但意识看不见摸不着,它怎么和物质层面的水、基因产生联系呢?”
洛尘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夜色,思索片刻后说道:“从量子层面来看,意识可能对微观粒子的状态产生影响。
水和基因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意识或许能通过这种影响,改变水和基因的微观结构,进而影响信息的存储和传递。这只是一种推测,还需要大量研究来证实。
但不可否认,意识有可能是第三个逻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生命承载和传递信息提供了新的维度。”
随着讨论的深入,弹幕愈发热烈:
“要是第三个逻辑是进化,那外星文明是不是也通过进化,找到更高级的信息存储和传递方式?”
“意识和水、基因相互作用,这也太科幻了吧!但仔细想想,好像又有点道理。”
“感觉顾神要揭开一个惊天秘密,第三个逻辑说不定能颠覆我们对生命和信息的认知。”
骁睿深吸一口气,对洛尘说:“洛尘,顾神抛出的这个第三个逻辑,就像一把钥匙,可能打开我们理解生命、信息和宇宙的新大门。
不管最终答案是什么,这场讨论已经让我们对生命和信息的本质有了更深的思考。”
洛尘点头赞同:“没错,骁睿。无论第三个逻辑究竟是什么,它都将引领我们进一步探索生命的奥秘,以及生命在宇宙中的意义。让我们继续跟着顾神的思路,揭开这个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