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跟着番茄学物理 > 第133章 火箭悬停时:窥探文明兴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3章 火箭悬停时:窥探文明兴衰

直播间里,众人讨论得热火朝天,观点层出不穷。

【顾神看着这一幕,嘴角泛起一丝笑意:“大家讨论得很热烈,经过这么多轮探讨,有个事实愈发清晰 —— 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日常所见的物质,很难历经几十亿年而不损坏。” 】

【话锋一转,他刻意压低声音,营造出神秘氛围:“接下来,我想让大家思考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假设没有人类活动干扰,地球上的文明遗迹,究竟能存在多久?”

随后,他绘声绘色地讲述起来:“想象一下,在某个遥远的未来,地球文明高度发达,实现了多行星殖民。几乎所有人都已奔赴其他星系,开启新的生活。而你,是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类,登上了离开地球的最后一班火箭。可意外接踵而至,火箭参数设置失误,致使周围时空凝固,火箭被迫悬停在地球高空。好在,你拥有了一个独特视角,能最后再看看这颗熟悉的星球。那么,你会看到什么呢 ?”】

......

直播间的弹幕突然安静,仿佛三千万观众同时屏住了呼吸。

骁睿的手指悬在键盘上,屏幕映出他瞳孔中顾神的投影,喉结不自觉滚动。

洛尘推了推眼镜,笔尖在笔记本上画出 “文明存续时间轴”,边缘标注着《星际穿越》里的五维空间坐标。

弹幕不断跳动:

“这不就是《机器人总动员》里的地球吗!七百年后垃圾成山,八百年后植物逆袭……”

“等等!《普罗米修斯》里工程师的文明遗迹也是被时间抹除的,原来现实中人类文明连他们的零头都撑不到?”

“《银翼杀手2049》里复制人找起源,不就是在找这种‘被时间吃掉’的文明痕迹吗?”

“顾神这是在给‘基因 + 水’储存密码找现实依据吧?毕竟连金字塔都撑不过一千万年……”

...

骁睿忍不住开口:“洛尘,顾神描绘的这个场景,像极了《超时空接触》里人类对外星文明的想象,充满未知又令人震撼。

从宇宙尺度看,人类文明或许真的很短暂。

在《超时空接触》里,主角通过外星文明留下的机器穿越宇宙,获得了难以想象的信息,可回来后却没人相信她的经历。

这就好像人类在探索宇宙文明的过程中,总是充满了质疑和阻碍。”

洛尘点头,在时间轴上写下《超时空接触》的片名:“没错,就像电影里说的,宇宙这么大,如果只有人类,那就太浪费空间了。

可这么广阔的宇宙,人类文明却如此脆弱。

顾神提出的这个假设,说不定是在暗示我们,外星文明若要留存信息,必然得依靠更持久的方式。

这和《星际穿越》也有相似之处。在《星际穿越》里,主角穿越虫洞,进入五维空间,在那里,时间变得可视化,他能够通过引力给女儿传递信息。

这说明,在宇宙的宏大尺度下,信息传递的方式超乎我们想象。

也许外星文明正是掌握了类似的、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的信息留存技术。 ”

骁睿一边盯着屏幕,一边说道:“洛尘,你说到《星际穿越》那令人惊叹的五维空间。

主角在五维空间里,以一种超越常规的方式与过去互动,这让我思考,外星文明会不会也拥有超越我们理解的时空技术,从而让信息跨越漫长岁月和遥远距离?

再联系顾神描绘的场景,倘若外星文明真的拥有这样的技术,他们留下的信息或许就隐藏在我们尚未理解的时空维度之中。”

洛尘接着分析:“很有可能!《星际穿越》中五维空间的设定,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框架。

回到顾神所说的文明遗迹消失问题,假如外星文明借助类似五维空间的技术,将信息存储在更高维度,那么即便地球历经沧海桑田,这些信息依然有可能完整保存。

就像主角在五维空间能改变过去一样,或许这些信息也等待着某个契机,在合适的时间点被人类接收和解读。

这说不定就是顾神引导我们思考的方向,为‘基因 + 水’储存密码理论提供更深层次的依据。”

骁睿随后又说:“洛尘,顾神描述的人类离开地球后的场景,让我一下就想到了《机器人总动员》。

那电影里,地球被人类遗弃后满是垃圾,瓦力孤独地在废墟中生活。

你看现在我们人类制造的垃圾越来越多,要是真有那么一天,地球会不会真变成那样的垃圾场?

而且瓦力在那样的环境下还能保持着对生活的某种期待,这也让我思考,就算地球环境变得再恶劣,生命是不是也有着顽强的韧性?”

洛尘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地回应道:“你这么一说,还真是。

《机器人总动员》里展现的地球环境变化,其实也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巨大影响。

但生命确实有着超乎想象的适应能力,就像电影里后来植物开始逆袭生长。

这和顾神说的文明遗迹消失后,地球会有新的变化也是一个道理。

不过,我还想到了《雪国列车》,人类因为试图改变气候导致地球进入极寒状态,只能生活在永不停歇的列车上。

这也算是人类离开地球原本环境的一种情况吧,而且在列车这个封闭的空间里,还产生了复杂的社会阶层和矛盾冲突。

这让我觉得,人类就算离开了地球原本的环境,社会问题依然会存在,而且可能会更加尖锐。”

骁睿赞同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雪国列车》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人类总是在追求进步和改变,却往往忽略了可能带来的后果。

说到人类离开地球,我又想起了《流浪地球》。为了让人类生存下去,带着地球去流浪。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面临着无数的挑战,但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团结和勇气。

和《机器人总动员》里的孤独不同,《流浪地球》更强调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力量。

而且在电影里,地球本身依然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这和我们讨论的‘基因 + 水’储存密码也有一定联系,地球的环境和资源对于人类来说,始终是至关重要的。”

洛尘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了几笔,说道:“你说得对,《流浪地球》把地球看作一个整体,带着地球一起逃离,这是一种很独特的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它也让我们看到,人类和地球的关系是如此紧密。

回到顾神说的外星文明留存信息,如果他们真的了解地球和人类的这种关系,或许就会选择地球本身的一些元素,

比如基因和水来存储信息,因为这些元素和地球的生态系统紧密相连,能够在漫长的时间里保持相对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