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跟着番茄学物理 > 第91章 完成人生逻辑任务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1章 完成人生逻辑任务后

此时,另一条弹幕问道:“那要是真的完成了这个逻辑布置的任务,会怎么样呢?”

紧接着,弹幕里开始了各种天马行空的猜测。

“会不会像游戏通关一样,开启一个全新的人生副本?”

“说不定会获得一种超能力,看透世界的真相。”

...

骁睿立刻对着电话问:“洛尘,你说完成任务后到底会怎样?顾神也没说清楚,感觉好神秘。”

洛尘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这很难确切判断。从科幻作品的角度去遐想,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就如刘慈欣在《三体》中,当人类最终理解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则,这一突破让人类对宇宙的运行逻辑有了全新认知,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也因此改变。”

骁睿惊叹道:“哇,这么厉害,那我们完成人生逻辑任务后,也会让人类文明发生巨变吗?”

洛尘接着说:“电影《超体》里,主角露西在不断进化完成一系列使命后,获得了操控时间和空间的能力,意识更是扩散至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也许完成人生逻辑任务后,我们会突破当前认知局限,如同从二维世界跃迁至三维世界,对世界的本质和运行规律有全新洞察。

在现实科学中,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间和空间相互关联,构成四维时空。虽然目前人类还无法像露西那样直接操控时空,但科学家们通过对黑洞、引力波等现象的研究,不断探索时空的奥秘。”

骁睿追问道:“那这些研究和完成人生逻辑任务有啥具体联系呀?”

洛尘继续说:“或许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时空的理解和掌控会有新的突破,而这与完成人生逻辑任务后可能带来的认知提升也有着潜在的联系。

就像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大一统理论,能将宇宙间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统一解释,

届时,生活中那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现象,都能在这个全新认知框架下得到完美诠释,我们对自我、对世界的理解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这只是基于想象的推测,毕竟人生远比任何科幻设定和科学研究都要复杂。”

骁睿不甘心地追问:“那除了这些科幻和科学理论推测,有没有一些更贴近生活的推测呢?完成任务后,我们的日常生活会有什么不同?”

洛尘想了想,说:“也许完成任务后,我们看待日常事物的角度会发生巨大变化。

比如,以前觉得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像日出日落、四季更替,可能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更深层次的逻辑联系,能从中解读出宇宙运行的奥秘。

在人际关系方面,我们可能会更敏锐地感知他人行为背后的潜意识动机,从而建立更深刻、真实的连接。

而且,我们自身的创造力或许会得到极大释放,能够以全新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体验。不过,这也只是基于现有认知的一种猜测罢了。”

......

【直播里,顾神无奈摇头,叹道:“不清楚啊,真正的逻辑,远非完成 1+1=2 这般简单,人类要达成,还差得远。” 紧接着,他又补充:“有些人在人生路上迷了方向,解错了题,完成了错误逻辑,从他们身上,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这些人,结局要么是自杀,要么自认为开悟了。”】

......

弹幕瞬间炸开了锅:“这也太极端了吧!为什么会这样?”

“完成错逻辑就会这样,那我们怎么知道自己走的路对不对?”

“好可怕,感觉人生充满了陷阱。”

同时,一条弹幕提出:“历史上那些极端宗教狂热分子,是不是就属于完成错误逻辑的例子?”

...

骁睿听完,脸色变得有些凝重,对洛尘说:“洛尘,这听起来太吓人了。走错路完成错逻辑,要么精神崩溃自杀,要么陷入一种自我陶醉的‘开悟’状态。

就像刚才弹幕说的,历史上那些极端宗教狂热分子,属于完成错误逻辑后走向极端的例子。那那些自称开悟的,你能想到具体例子吗 ?他们又是怎么回事?”

洛尘思索片刻,缓缓说道:“历史上有一些所谓‘大师’的例子。

比如印度的拉杰尼希,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宣称自己达到了至高的精神境界,吸引了大批信徒。他倡导一种打破常规道德束缚的生活方式,其教派在发展过程中,被曝出诸多问题,包括非法移民、恐怖袭击等。”

骁睿惊讶道:“啊?打着开悟的旗号做这种事?那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怎么分析这种情况呢?”

洛尘接着说:“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分析,这类自称开悟者,一部分可能是利用人们对精神解脱的渴望,通过夸大自身能力来获取名利。

在拉杰尼希的案例中,他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神秘氛围,让信徒们相信他能引领他们走向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实际上却是在满足自己的私欲。

还有一类情况,一些人可能在特定的心理状态下,产生了一种自我认知的偏差。

比如经历了重大的人生挫折后,在自我反思过程中,由于认知局限或心理防御机制,认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终极答案,达到了开悟状态。”

洛尘继续解释:“但这种所谓的开悟,可能只是对现实的逃避,或者是对复杂人生逻辑的一种片面解读。

像有些人在事业失败后,隐居山林,声称自己领悟了生命真谛,但当面临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如亲人生病需要照顾、社会突发灾难需要应对时,他们的‘开悟’理念却无法给予有效的解决办法,这也说明他们的开悟可能并非真正的对人生逻辑的正确理解。

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剖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对人生逻辑的追寻中,充满了各种误解与挑战。但正是这些曲折,促使我们不断思考、不断前行。

人生的意义或许就在于这持续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在辨别对错逻辑的同时,也在塑造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体验。

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生活。’

我们在对人生逻辑的探索中,不断审视自我、世界及二者关联,这或许便是人生最本真的魅力所在。

恰似顾神所说,我们虽难以洞悉人生逻辑全貌,但始终坚定地行走在探索之途,而这,或许正是人生的核心本质。 ”

骁睿长舒一口气,说道:“今天这番讨论,真的让我想了好多。虽然还是有很多迷茫,但感觉又好像多了一些探索的勇气。”

洛尘笑着回应:“没错,探索人生逻辑的路还长,多交流总能碰撞出更多火花,说不定哪天,我们真能参透其中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