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半,顾神出人意料地提前开播。
“快看,顾神开播咯!”
“就稀罕顾神这种不准时,太有个性!”
“哇,终于等到顾神开播,今晚又有好戏看了!”
“顾神这是要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天大揭秘呀,好期待!”
“希望今天能听到更多关于神秘科学现象的解读!”
“好家伙,顾神这是要搞突袭,我的小板凳都还没搬好!”
“顾神一开播,知识风暴要来了,大家快拿好‘脑子’!”
...
刚一开播,礼物如雪花般纷纷飘来,好多人直接将嘉年华送上,特效光芒在屏幕上闪烁不停。
而尴尬的是,赵珩院士由于之前送礼太多,一进入直播间,全场提示便显眼地弹了出来,金色的字体格外醒目,引得众人纷纷侧目,弹幕也瞬间被相关讨论占据:
“哇,这就是赵珩院士,出手好大方!”
“能让院士都如此捧场,顾神今天肯定又有猛料。”
“跟着院士看直播,感觉自己也变聪明了,嘿嘿!”
“赵珩院士都来了,顾神这是要放大招了吧,瑟瑟发抖~”
......
【顾神踏入直播间,依照惯例,在即将开讲之际,前往一旁倒水。】
此时,直播间里回荡着女主持人周然清脆动听的声音,她当下唯一的工作,便是不间断地对观众赠送的礼物表示感谢…
“感谢喜欢佛手椒的李清忽的3个嘉年华!”
“感谢用户的3个嘉年华!”
“感谢李华AA的1个嘉年华!”
“感谢轩鹤的1个嘉年华!”
“感谢汐月的1个嘉年华!”
…...
【直播画面里,顾神先是真诚地说道:“谢谢大家的礼物。”紧接着,他微微眯起眼睛,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似在脑海中梳理思路,随后开口:“昨天我们提及从水中开发信息为人类所用,并且承诺今天要讲得具体些。现在,我们就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详细阐述。”】
【顾神停顿了一下,目光如炬,扫视着屏幕,仿佛要将每一位观众的反应尽收眼底,“我知道有个例子,大家肯定很感兴趣。大家有没有想过,有个民族在一战时一败涂地,被迫接受了极为苛刻的不平等条约,可是短短几十年后,它却发动了二战,凭借自身强大的力量,差一点就将整个欧洲彻底颠覆。”】
......
骁睿看到这儿,立刻给洛尘发消息:“还能有谁,肯定是德国啊!顾神怎么突然扯到德国了,这跟水开发信息能有啥联系?难道水开发信息里藏着让德国崛起的秘密?这也太离谱了吧,但又好想知道!”
洛尘回复道:“先别忙着下结论,顾神肯定有他的逻辑。从科学研究角度讲,水是万物之源,细胞活动离不开水,而科技发展的基础是人才和研究环境,这些都和生命活动息息相关。
说不定德国崛起背后真隐藏着与水开发信息相关的秘密,继续看下去...
德国一战后受《凡尔赛和约》限制,军事、经济都陷入困境,可后来却迅速复苏,肯定有深层次原因。”
骁睿又回:“我记得德国当时工业基础还在,是不是就靠着这个慢慢恢复的?而且当时德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复仇心理也促使他们快速发展军备。
还有还有,会不会和水开发信息有联系,比如通过水开发技术改进了工业用水,提高了生产效率?哎呀,我这脑子都快不够用了!”
洛尘秒回:“工业基础和民族主义确实是一方面。
从历史细节来看,美国的道威斯计划对德国经济复苏起到了关键作用,大量资金注入推动了工业复兴,为后来军事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 。
另外,德国在科技研发上一直不遗余力,即便在艰难时期,政府和企业也持续投入资金,培养了一大批顶尖科研人才。
军事战略上,德国也在不断调整,从闪电战的应用到对新型武器的研发,都为其军事力量提升奠定了基础。
至于水开发信息,从科学原理上讲,水在化学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能开发水的信息,或许可以优化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反应,提高资源利用率,间接推动科技和经济发展,这可能就是德国崛起与水开发信息潜在的联系之一。”
骁睿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大胆的想法,连忙给洛尘发消息:“洛尘,咱们之前讨论过集体意识共振可能改变水的微观结构,我在想,德国一战后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这种强烈的集体意识共振,有没有可能改变了水的微观结构 ?
而且水在细胞化学反应里对基因表达有影响,水微观结构变了,是不是进一步影响了细胞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基因表达,给德国的复苏和发展提供了帮助呢?”
洛尘看到消息后,陷入了思考,过了一会儿回复道:“你这个思路很新奇。
一战后的德国,全国上下一心想要摆脱困境、实现复兴,这种集体意识产生的共振能量不容小觑。
从理论上来说,集体意识共振很可能改变水的微观结构,比如水分子的排列方式、氢键的稳定性等。而水在细胞内参与无数化学反应,是细胞维持正常功能的基础。一旦水的微观结构改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环境也会随之改变。
例如,某些依赖水作为溶剂的化学反应,反应速率可能会因为水微观结构的变化而加快或减慢;一些酶的活性也可能受到影响,毕竟酶的催化作用对反应环境十分敏感,这一系列变化进而影响基因表达。
想象一下,如果德国科研人员的基因表达因水微观结构的改变而朝着更有利于思维活跃和创造力提升的方向变化,那对德国的科技研发无疑是一大利好;
又或者普通民众的基因表达改变,使得身体耐力和恢复能力增强,这对德国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素质提升也有帮助,间接推动了德国的复苏进程。
不过,这一切都还只是基于现有理论的大胆推测,要证实的话,需要大量跨学科的研究和实验数据支撑。”
骁睿兴奋地回复:“哇,这么一分析,感觉水对德国崛起的潜在影响太复杂、太奇妙了!真希望顾神接下来能讲讲这方面的内容。”
直播画面中,弹幕滚动...
“我觉得教育也很关键,德国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人才!”
“科技研发也不能忽视,德国科学家一直没停下探索!”
“政治因素也重要,当时政府的政策引导起了大作用。”
“感觉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坐等顾神揭秘!”
“楼上的都太正经了,我猜是外星人给德国传授了黑科技,哈哈!”
“顾神,快别卖关子了,德国和水到底啥关系,急死我了!”
......
【“确实如此,”顾神顿了顿,继续说道,“咱们来聊聊德意志。原本我打算讲我们自己的故事,毕竟说到把曾经夸下的海口都变为现实,放眼望去,也就只有我们能做到。不过,我们的故事以后找个更合适的时机再讲。”】
......
关于德国的探讨,犹如一阵强劲的风,吹散了人们对国家崛起单一认知的迷雾,让大家清晰地看到一个国家在困境中崛起的复杂因素。
而在世界的东方,同样有着一群无畏的勇士,在艰难的环境中为了国家的科技进步,以热血和汗水铺就前行之路。
此刻,赵珩院士坐在屏幕前,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那段刻骨铭心、满是艰辛与荣耀的岁月。他想起多年前,我国决心自主研发高性能航空发动机。
在当时,国外技术封锁,国内基础薄弱,外界普遍不看好,甚至有人断言这是“异想天开”。
可科研团队没有退缩,无数科研人员扎根实验室、试验场,从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开始,一点点摸索,历经无数次失败,不断优化设计、改进工艺。
终于,在不懈努力下,成功研制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发动机,让我国航空事业实现质的飞跃,当初被认为是“吹牛”的目标,实实在在地变成了现实 。
...
“向老一辈科研人员致敬,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没有他们的拼搏,哪有咱们如今的航空成就,太了不起了”
“这就是中国精神,再难也能把事情办成!”
“为中国科研人点赞,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