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洛尘关于天王星和海王星引力实验影响的回复,骁睿的目光仿若被星空紧紧吸附,思绪在浩瀚宇宙中疯狂穿梭。
他整个人兴奋得坐立不安,双手在屏幕上快速敲击,须臾间,又迫不及待地向洛尘发去消息:“洛尘,我又有新想法了。从太阳活动的视角切入,地外文明有没有可能觊觎太阳蕴含的海量能量,试图操控太阳的核聚变反应速率呢?”
说到这儿,骁睿顿了顿,脑海中浮现出那可怕的场景,忍不住微微颤抖,可随即又兴奋起来,继续疯狂打字,“你知道太阳核聚变反应的具体过程吧?
在太阳内部,就像有个超级热闹的微观小世界。氢原子核,也就是质子,它们本应该像两个互相排斥的小磁铁,因为电磁力而很难凑到一块儿。
但神奇的是,量子力学里有一种叫量子隧穿的现象。量子隧穿就像是粒子拥有了穿墙而过的神奇能力。
打个比方,这就如同一个小球,按常理根本穿不过一堵墙,却有极小极小的概率能直接穿墙而过。
氢原子核就靠着这种神奇的量子隧穿效应,有机会跨越那道强大的电磁排斥力‘高墙’,进而发生碰撞。
四个氢原子核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最终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核。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质量损失,就好像把一堆东西拼凑起来,最后发现重量变轻了。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mc2,减少的质量就会转化成能量释放出来,这就是太阳像个永不停歇的大火球,源源不断向外辐射能量的原因。
...
太阳内部的物质状态很特殊,是等离子体。其实生活里咱们也能接触到等离子体,像霓虹灯里一闪一闪发光的气体,就是一种等离子体。
太阳内部的等离子体导电性特别强,就像一条超级高速公路,能让能量在太阳内部快速地跑来跑去,对核聚变反应一直持续下去起着关键作用。
而且,太阳内部热得超乎想象,温度高达约1500万摄氏度,压力相当于3000亿个地球大气压。
在这么极端的条件下,等离子体还能保持相对稳定,就像一个坚固的堡垒,为核聚变打造了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
...
一旦地外文明干扰了这个反应速率,太阳辐射强度就会乱套,地球可就惨了。
辐射变强,地球温度会像坐火箭一样飙升,冰川迅速融化,海平面大幅上涨;辐射减弱,地球马上就会掉进冰河时期的‘冰窟窿’,农作物没法好好生长,好多生物都得面临生存危机。”
洛尘坐在堆满书籍的书房里,收到消息后,身体微微前倾,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快速回复道:“骁睿,你的想法够大胆。
但太阳的核聚变反应维系着整个太阳系的能量平衡,这是一个极为复杂且稳定的系统。
在太阳核心,量子隧穿效应虽说能让氢原子核克服排斥力碰撞,可这概率低得就像从星星里找出一粒特别的沙子。不过,因为太阳内部氢原子核数量超级多,才让核聚变持续发生。
同时,等离子体像个忠诚的卫士,稳定地传输能量,和核聚变反应配合得十分默契。即便地外文明科技先进,想要精准掌控,难度大得难以想象。
稍有差错,引发的可能不只是地球的气候危机,而是整个太阳系的‘大崩溃’,他们会轻易冒这个险吗?”
...
骁睿看着洛尘的回复,反驳道:“洛尘,宇宙广袤无垠,地外文明的科技水平或许远超我们的认知边界。
说不定他们早已掌握了在不破坏整体平衡的前提下,实现局部控制的技术,我们不能用人类现有的知识体系去狭隘地揣度。
想想看,人类在短短几百年间,科技就取得了翻天覆地的突破,谁能断言地外文明在漫长岁月里,没有发展出颠覆我们认知的逆天技术呢?
.........
就拿量子纠缠来说,在微观世界里,两个处于纠缠态的量子,表现得特别神奇。
哪怕一个在地球,一个在月球那么远,当其中一个量子状态变了,另一个量子就像有心灵感应一样,瞬间跟着变。
现在有些科学家琢磨着,能不能利用这种现象,实现对大物体的操控。打个比方,就好像用一根无形的线,远程控制一个大东西。
不过,要是把这想法用在太阳这么巨大又复杂的天体上,麻烦可就大了。太阳内部环境太恶劣,高温、高压,还有超强的磁场,就像一个超级大怪兽,会狠狠干扰量子纠缠态。
量子纠缠态特别脆弱,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像脆弱的玻璃一样会‘碎掉’,也就是坍缩。
要在太阳内部搭起稳定的量子纠缠通道,首先得解决怎么在这么恶劣的环境里,做出并稳住大量纠缠的量子‘小单元’。
这些量子‘小单元’有点像计算机里存储信息的比特,但又有量子的特殊本领,我们可以简单把它们理解为量子层面的信息单元。
有科学家提出,用一种特殊的晶体材料,这种材料在强磁场和高温下,还能保留一些量子特性,也许能用来搭建量子纠缠通道。但这也就是个初步想法,离真正实现还远着呢。
地外文明说不定就能利用这种神奇的现象,实现对太阳的远程操控。”
洛尘轻轻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再次陷入沉思,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思考了好一会儿才回复:“我明白你的意思,宇宙中确实充满了未知。
然而,太阳核聚变反应牵扯到极为复杂的量子力学与等离子体物理过程,里面任何一个参数稍有变动,都可能引发一连串反应。
目前,人类对太阳内部结构以及核聚变机制的了解仅仅是冰山一角,地外文明即便科技领先,要实现安全可控的局部控制,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恐怕多到难以想象。
况且,从宇宙生存法则的角度考量,破坏太阳系的能量平衡,对他们自身也可能带来无法预估的风险,这显然不符合基本的生存逻辑。”
骁睿眉头紧皱,可眼神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一边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一边继续打字:“洛尘,你所言不无道理,但或许地外文明有着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生存逻辑和科技体系。
说不定他们掌握了一种我们难以理解的能量运用方式,能够在控制太阳核聚变的同时,巧妙化解可能产生的风险。
又或者,他们的目的并非破坏,而是通过某种精准微调,获取稳定的能量输出,以满足他们在太阳系的某种长远规划。”
...
洛尘看着骁睿的回复,微微摇头,却又不禁为他大胆的想象力点赞。他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回复道:“你的假设极富想象力,骁睿。
那我们不妨基于现有的科学理论,假设地外文明真能实现这种控制。那么,他们可能会采用何种技术手段呢?
就目前已知的物理规律而言,要改变太阳核聚变速率,要么施加巨大能量,要么改变太阳内部的微观粒子环境,而这两者都面临着近乎无法跨越的技术壁垒。”
骁睿眼睛猛地一亮,仿若在黑暗中寻到了新的曙光,他一下子从椅子上跳起来,手指在屏幕上疯狂舞动:“洛尘,要是他们能运用一种类似‘量子纠缠调控’的技术呢?
你想啊,就像前面说的量子纠缠现象,两个纠缠的量子状态能同步变化。地外文明也许可以通过在太阳内部和外部构建量子纠缠通道,远程操控太阳内部粒子的行为,进而实现对核聚变反应速率的精确调节。
如此一来,既能避免对太阳整体结构造成大规模破坏,又能获取所需能量。
而且,这种技术说不定还能解决你所担忧的能量平衡问题,因为它具备极为精细的调控能力。”
洛尘陷入沉思,他站起身来,在书房里缓缓踱步,嘴里喃喃自语:“从理论层面来讲,量子纠缠确实具备超距作用以及信息传递的特性。但要将其应用于太阳这样宏观且复杂的天体,目前还仅仅停留在纯粹的理论设想阶段。
且不说如何在太阳内部构建稳定的量子纠缠态,单是维持这种纠缠态不受太阳内部极端环境的干扰,就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你的这个思路倒是给了我新的启发,我们可以从量子理论的角度,进一步深入探讨地外文明可能采取的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