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神说道:“在聊德国之前,不妨先从一个大家肯定会更感兴趣的地方谈起。大家可都知道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 51 区吗?”】
......
骁睿满脸疑惑,迅速给洛尘发消息:“洛尘,51 区?这和德国又有什么关联,感觉越来越摸不着头脑了。”
洛尘回复道:“我正查着呢,这 51 区一直充满神秘色彩,据说位于丑国内华达州南部林肯郡,自上世纪中叶起就有各种离奇传闻。
有人称看到不明飞行物频繁起降,还有传闻说基地内关押着外星生物,进行着超乎想象的秘密实验。虽然未经官方证实,但在全球引发无数猜测,是神秘与未知的代名词。
而且它地处沙漠深处,周围荒芜人迹罕至,被高高的铁丝网环绕,挂着‘禁止入内’标识。远处山脉连绵,天空常有巡逻直升机,试图靠近的人会被严密监控,异常者会被军方迅速驱离。
顾神把它和德国联系起来,说不定真发现了不为人知的和水开发信息相关的联系。”
......
【“由于可利用的只有公开资料,从中寻找线索,” 顾神继续阐述道,“当我仔细查看 51 区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科研人员名单时,发现一个令人感兴趣的情况。在那上百名科研人员中,德裔科学家的数量占比达到七成。”】
......
骁睿看到这儿,急忙问洛尘:“怎么会有这么多德裔科学家在 51 区?这也太奇怪了。”
洛尘回复:“这和二战背景有关。二战结束后,德国战败,科研环境遭受重创。丑国展开‘回形针行动’,招揽大量德国科学家。51 区机密性高、科研条件先进,成了德裔科学家施展才华的理想之地。
像着名的德国火箭专家冯?布劳恩,在德国时就有显着火箭研究成果,来到 51 区后带领团队在民兵远程洲际导弹等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对很多德裔科学家来说,这里有机遇,能获资金、设备,还能与顶尖科研人员交流合作,所以吸引众多德裔科学家,这就能解释为何德裔占比高了。”
......
【直播画面中,顾神继续补充道:“51 区诞生的科研成果众多,包括民兵远程洲际导弹、阿波罗登月计划,还有一个大家可能不太听闻的西福特计划 。”】
......
骁睿赶忙追问:“洛尘,这些成果之间有啥联系啊,感觉好混乱。”
洛尘回复:“这里面关联大着呢。民兵远程洲际导弹的火箭推进、精确制导等技术,为太空探索奠基,和阿波罗登月计划紧密相关,让人类能迈向月球。
探索太空环境时,又和西福特计划有联系。太空环境变化,像电离层特性、地球磁场影响,对各类太空项目都重要。
而且阿波罗登月计划带回月球样本,研究样本发现地球水循环、气候与太空环境有微妙联系,这暗示 51 区科研成果可能通过影响太空环境,间接影响地球水系统,和从水中开发信息的可能有潜在逻辑关联。”
骁睿双手迅速在键盘上敲击,给洛尘发消息:“洛尘,这西福特计划是啥呀?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个陌生的项目,还和 51 区以及德裔科学家有关,这和咱们之前探讨的从水中开发信息能有啥联系?”
洛尘此刻也紧盯着屏幕,推了推眼镜,快速回复:“西福特计划是丑国在 1961 年至 1963 年间搞的一项实验,他们打算把数亿根大概 1.78 厘米长的铜针,发射到离地球约 3500 公里高的地方,想在电离层弄出个人工环带。
从科学原理上讲,电离层对咱们地球的通讯那可是相当关键,它能反射、折射无线电波,远距离的信号传输就靠它了。
那些铜针布置上去后,会改变电离层的电子密度分布。按照等离子体物理学理论,电子密度一改变,无线电波在电离层里的传播路径和衰减特性也会受影响。
打个比方,原本正常传播的信号,可能因为铜针造成的电离层异常,出现信号增强、减弱,甚至信号畸变这些情况。
而且,电离层和地球磁场相互作用很密切,铜针引起的电离层变化,虽说在宏观尺度上对地球磁场局部分布的影响比较微弱,但在一些特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场景里,潜在作用可不能小瞧。”
直播画面上,弹幕滚动…
“西福特计划的实验听起来好疯狂,在电离层弄人工环带,这真能实现吗?”
“所以说西福特计划改变了电离层,那它到底对地球生态还有哪些潜在影响?”
...
骁睿眉头紧皱,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给洛尘发消息:“洛尘,这 51 区这么神秘,德裔科学家又占比这么高,它到底对丑国有啥重要作用啊?”
洛尘推了推眼镜,看着屏幕,迅速回复:“这作用可大了去了。从军事角度看,冷战时期,51 区可是丑国先进武器研发的核心地。像 U - 2 高空侦察机、SR - 71 黑鸟侦察机都是在那研发出来的。
这些侦察机凭借超强的侦察性能,让丑国在情报收集上领先一步。有了准确的情报,丑国在全球军事战略布局上就更有优势,能提前知晓敌方军事部署和行动,制定出更有利的军事决策,在国际军事博弈中牢牢掌握主动权。”
骁睿眼睛一亮,继续追问:“那在科技方面呢,51 区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洛尘思索片刻,回复道:“51 区汇聚了全球顶尖科研人才,德裔科学家带来的德国科研理念和技术更是如虎添翼。
在航空航天领域,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就在这里取得重大突破。这不仅为丑国后续先进战机和航天器的发展打下基础,还引领了全球航空航天技术潮流。而且围绕这些研发成果,相关产业链也迅速发展起来,促进了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业升级,从材料科学到电子技术,都有深远影响。”
骁睿挠了挠头,打出一行字:“感觉 51 区在国际地缘政治里也有重要角色吧,你怎么看?”
洛尘立刻回应:“没错。51 区的神秘,本身就是一种威慑。
其他国家对丑国军事科技实力捉摸不透,心生敬畏。
在国际地缘政治博弈中,这就是丑国的一张王牌。
在外交谈判、国际联盟关系等方面,51 区代表的科技实力是丑国重要的谈判筹码。
靠着这,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大大增强,对维护其全球霸权起到关键作用。”
骁睿脑海中突然闪过之前关于集体意识共振和水开发信息的讨论,急忙给洛尘发消息:“洛尘,咱们之前不是讨论过集体意识共振对水开发信息的影响吗?
一战后的德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那种集体意识共振说不定改变了水的微观结构,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德国的复苏和发展。
但二战后,大量德裔科学家去了 51 区,这时候集体意识共振在水开发信息上对丑国的作用肯定和德国不一样。你说这是为啥呢?”
洛尘看着消息,沉思片刻后回复:“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一战后的德国,集体意识主要聚焦于摆脱困境、实现复兴,这种强烈的民族诉求产生的共振,可能促使水开发信息在提升民众基础素质、激发科研人员创造力等方面发挥作用,助力德国在艰难环境中崛起。
而二战后,丑国迎来大量德裔科学家,51区成了科研重地。此时丑国的集体意识更多是追求全球霸权,对科技的探索也更偏向于军事和太空领域。
但与一战后的德国不同,丑国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形成如德国那般基于民族复兴渴望的强烈集体意识共振来直接作用于水开发信息。
丑国的发展模式更依赖于强大的经济实力、开放的科研环境以及对全球顶尖人才的吸引。
丑国民众的关注点分散,追求全球霸权更多是政府和精英阶层主导的战略方向,难以形成全民统一且强烈的集体意识共振。”
骁睿继续追问:“那这么说来,集体意识共振在水开发信息上的作用,是不是只有在像德国那种特定历史情境下才会凸显?丑国这种模式,对水开发信息研究又有啥利弊呢?”
洛尘思考片刻后回复:“从目前情况看,集体意识共振确实在特定历史情境下更容易产生显着作用。丑国这种模式,好处在于能广泛吸收全球知识与技术,多元的人才背景带来丰富思路。
但弊端也明显,缺乏统一集体意识共振,研究力量相对分散,难以集中全力攻克一些复杂难题,比如在挖掘水开发信息的深度和速度上,可能不如那种能利用集体意识共振的情况 。”
...
(读者大大,求助力!加书架、催更、评论,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