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还是有点发烧,打吊针去了。
今天没爆更,我明天五更补偿!
——————————
不同于沈楠跟商鞅的笑容。
雍容坊。
刑部衙门。
一座二十层的高耸阁楼之上。
法鞅则是脸色骤然惊变,他亦是能够感受商君那种霸道至极的法术势。
“法家十四境....”
泷师、王圣这些儒家圣人或许还无法清晰感受到商鞅的境界。
可法鞅跟商鞅同为法家之人,他又如何感受不到商君的境界到底为何?
尤其是帝都上空所笼罩的法家之势,可是法鞅数百年来辛苦打造而成,他这些年也是日夜坐镇于此地,以此势守卫帝都的安危,然而在刚才那瞬间,他数百年所打造的法家之势,却是在顷刻之间就分崩离析,甚至被人所夺取。
这般境界绝非是法家十三境所能做到的,唯有法家十四境方才能做到。
要知道法鞅虽是明面上只是法家十一境,可他早在这些年就已悄无声息的突破为法家十二境的亚圣境,甚至距离十三境也只差将自身的律法彻底贯穿整个大奉境内,可惜就是这一步,却是足足卡了法鞅百年。
因为儒家、佛门等势力,根本不是法鞅能够压制的。
大奉律法也难以在这些人身上起什么作用,法鞅所能做的也只能勉强维持大奉律法的神圣性,甚至因为某些原因,他本人连出帝都都无法做到。
但就算如此,大奉律法加持之下。
法鞅本人在帝都之中也是法家十二境巅峰的存在,甚至还能勉强发挥出十三境的威能,可就这般实力却是被人轻而易举的碾压,偏生他还没有半点怨气。
有的只是对于商鞅之法的震惊。
因为法鞅能够清晰的感受到商鞅那种浓郁到极致的信念,那是真正的能够为了法而舍弃生命、舍弃一切,其中的意志亦是让他为之动容。
“入宫!”
法鞅如今脑海之中只有这么一个想法。
他亦是无暇顾及刑部衙门中那些因为法家之势变更闹出的动静。
只是想要迫切的见见那尊十四境的法家圣人!
..........
林苑之中。
沈楠正在跟商鞅探讨大奉的局势:“以商君之见,大奉若要变法当如何?”
既是召唤出商鞅这尊法家圣人。
沈楠自是要让其在大奉开始变法之路,既是要将儒家、佛门彻底镇压,亦是要将大奉变得更加强盛。
乃至一步步成长为仙朝,这也是他的诉求。
而且在他原本的计划之中。
南疆之战后,本就是开始着手要建立国子监,亦是要对儒家动手。
商鞅的出现正好弥补了王阳明在具体层面执行镇压儒家世家上的空缺。
以沈楠的境界跟国运的加持之下,他可是能够清晰的感受到刑部尚书法鞅的震动。
那位刑部尚书只怕入宫之后,就会立刻交出手中的一切权责,奉商鞅为主!
这也是法家之人跟儒家之人的不同。
儒家或许还有什么理念之争的说法。
因而泷师、王圣皆是对王阳明敬畏的同时,亦是充满敌意。
但是大奉的法家可没有这种讲究,律法的严苛,导致强弱极为分明。
对就是对。
错就是错。
没有儒家那种辩论的机会,也没有儒家争权夺利的复杂。
有的只是对于强者的尊崇以及对于那种律法的敬畏。
这种情况甚至要比军中还要更加明显,毕竟军中虽说也是信奉强者为尊,可军中牵扯的利益纠葛却是极为复杂,法家却是最为单纯的一群人,他们只是追寻如何以法立国,以法治国,所修行的功法也皆以律法为主!
最为关键是大奉的法家是一脉相承,没有儒家那种内部复杂错综的派系。
商鞅略微沉吟后便是郑重的说道:“臣对于大奉的情况尚未了解,暂且不敢随意下定论,但以臣对于大奉简单的了解,大奉却是并非适合大秦的律法,无论是军功制,还是其他的变法皆是不适合,需要重新制定。”
“但无论如何变法,终究是难逃,弱民、强国之道!”
“大奉的世家豪强以及各方势力皆是过于强势,他们的私心亦是大于公心,变法之初,便是要压制他们的私心,以律法严格约束他们,让他们对于陛下,对于律法更加敬畏,以此能够改善大奉的国情,亦是让大奉国力能够愈发强盛!”
军功制自是不适合大奉,以大奉目前的疆土而言。
军功制最多也就在维持到蛮莽妖族覆灭之后就会出现问题。
更何况大秦的军功制弊端也无需多言。
至于说商鞅所说的变法理念,其实本质上跟王阳明那句——让天下为公的思想格掉天下为私的想法是一样的,只是两者具体做事的风格却是不同。
王阳明要做的是重立大奉儒家的精神理念,以精神力量压制物欲。
商鞅则是要以严苛律法来约束、压制世人的私心。
从这两点方式而言,其实有些类似人性本善跟人性本恶的理念区别。
但实际上却也有所不同。
因为无论是王阳明,还是法鞅皆是不在乎人性本恶或是人性本善的。
他们只是以自己的方式让天下之人的公心大于私心。
只是一个是以塑造精神理念,一个则是以律法压制罢了。
这也能看出但凡真正成圣之人,他们对待事物都有相似的看法。
沈楠闻言亦是微微颔首:“宣刑部尚书法鞅觐见...”
商鞅所制定的律法必然是会根据大奉的情况而定,绝非是大秦那般严苛的律法。
而是真正适合于大奉的律法。
沈楠自然无须多操心什么。
很快。
刑部尚书法鞅便出现在了林苑之中。
他先是对着沈楠恭敬的说道:“臣法鞅,叩见陛下!”
而在沈楠挥手示意起身之后,法鞅便是眼眸灼热的看向商鞅。
他自是能够感受到商鞅身上那种浓郁的法家气息。
对此。
沈楠也只是轻笑一声,就将林苑留给这两位法家之人,他相信商鞅能够收拢好法家,亦是能够感受到法鞅的诚挚。
说起来也是有意思,他很久之前其实就打算让李斯收拢法家。
只是伴随着一件件事的接连发生。
沈楠也没腾出手来。
更何况法家本就是忠诚于大奉的势力,因而他也没跟收服清和宫那般强压着收服法家。
只是却没想到只是因为召唤一个商鞅,却是顺带着让法家易主。
倒也让沈楠省去了不少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