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不是所有树下的人都能轻易毁掉大树,毕竟有的人手中有刀斧凿锯,有的人是赤手空拳的的,那赤手空拳的,若是力气也不大想推倒大树也有可能,但这恐怕要耗费不短时间,若是其他也需要这颗大树提供食物的人看到你要毁树恐怕不会任你施行,哪怕树上栖息的飞虫,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也不会坐视不理。正是这种情况下,虽然可能会无法获得太强大的力量,但还是有不少人会更注重提升境界。
关于这些修行方面的事,大部分都是半子在北冥宫时听鲲鹏祖师讲道时说起的,若没有当初的北冥宫一行,他恐怕会在不明情况下,直接按照本能修行,最终朝着水之大道的方向修行。
想到此处半子又不由想到六鸦,当初六鸦到北冥宫时也还不曾突破大罗之境。但六鸦修行时间已经不短,按照他的天赋资质其实早就可以同他那九个兄弟一般早早突破大罗,只是其不愿走那太阳真火一道,所以才迟迟不曾突破境界,后来在北冥宫时更是让鲲鹏祖师封印自身的特殊道体力量,专门修行那能克制火的水属性神通,就是为了拓宽自己未来的大道之路。
这其中他那九个兄弟的死也是有着不小的推动六鸦修行的作用,毕竟当初那九个金乌实力其实比羿差距并不大,若是正常情况下一对一他们不是羿的对手,二对一羿恐怕就难以取胜了,若是超过三个羿只有逃命的地步。但偏偏羿那套弓箭能克制金乌,使得他们无一能挨一箭而不死,最终九个被羿九箭射杀。这其中克制的作用不言而喻。
而要论起被克制,其实巫族更容易被克制,因为巫族修行与修士不同,他们纯粹修行的力量一道,走的路线也与玄门的这套大罗掌道不同。金仙大罗掌道以及混元是玄门鸿钧老祖讲道后对境界的一个划分,能够指引修士更加明确的修行方向,修行方法。依照玄门的这种方法修行也更快速更容易,包括半子在内很多修行者都是走的这个路子。
但巫族却非如此,他们走的乃是肉身一脉的路子,通过不断打磨肉身,增加力量,等到肉身强悍到一定的地步,其自然而然都就可掌控与自身相合的大道。所以巫族的境界并没有什么金仙大罗的划分。巫族的祖巫(主祭)、大巫(大祭司)、小巫(祭司)、巫侍的只是他们对血脉的区分,而非是实力境界。不过实力境界也会纯化血脉,所以巫族实力强大的一定地位高,但地位高的却不一定就实力强大。像巫族的大巫,同样有着大巫的名头,实力境界就有很大差距,强如未受伤前的后卿、刑天就是掌握大道的存在,而弱的大巫其实实力都未必比如今的乙等人强。
因为巫族几乎没有修行多重大道的存在,几乎都是专精一种,不过这也使得他们自身与对应的大道更加契合,这也是为何巫族十二祖巫皆是掌道巅峰的原因。
不过也因为修行的大道的单一性,再加上肉身强悍,所以的战斗方式也相对单调,几乎都是近身搏杀的高手。一些厉害的大巫哪怕还没有掌控大道,但近身也可以搏杀妖族已经掌道境的妖族大圣。
可妖族很多走的都是和玄门相似的路子,因为当初鲲鹏祖师布道,许多妖族在其座下听道,自然也知道先行对各种大道进行感悟,最后对道的感悟足够,道韵凝实化作大道庆云,再选择合适大道修行更加简单没有缺陷。所以妖族大半都是走的这个路子,只有极少数血脉特殊的种族才会走与巫族相似的以力掌道的路子。
也因为鲲鹏祖师布道,妖族从中得到了许多神通传授。尤其是遁术一道,妖族可是有不少修炼到极速之境的存在。而巫族因为自身的原因,除了那烛九阴和帝江,几乎普遍都因为对方遁速太快而奈何不了对方。
其实当初在共工撞断不周仙山之前,妖族对巫族是处于上风的,因为当时的妖族有执明神君四人在,他们四个布置成大阵是可以暂时困住帝江或烛九阴的,而伏羲的道源之宝又规则之器,缠住帝江或烛九阴中的一人并不难,这种情况下巫族两大机动性最强的战力被限制住,一旦天帝俊同东皇太一同时对付剩下的祖巫中的任何一个,都有可能短时间将其击杀的,尤其是祝融或句芒这种被对方克制的祖巫,同时面对两人的袭杀更是危险。
而当初共工那一撞,虽然巫族少了两位祖巫(共工身死,祝融本囚),但却破了妖族的压制。执明神君四人被女娲娘娘派往四极看守天柱,不得离开参与洪荒因果。直接使得天帝俊、东皇太一和伏羲三人必须分出两人来牵制烛九阴和帝江,除了三人外其他人再多联手也无法完全将两人牵制住。这就使得只有一人的情况下同其他人联手也难以短时间击杀任何一个祖巫。也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两族才没有在天柱倒塌之前爆发大战。
不过后来巫妖大战时,巫妖两族的顶尖战力大致也是保持在平衡阶段,虽然几位妖圣都是靠着二对一再借助自身遁术优势远程使用神通法宝才缠住的祖巫。不过祖巫妖圣之下的战斗,妖族却将这种战术发挥到了极致。
当时的巫族大巫个个实力强悍,有些甚至连妖族的大圣都不敢正面硬抗,但就如先前所说,巫族短板太过明显。虽然单打独斗甚少有妖族能同巫族大巫交锋,但妖族数量众多,又有遁术加持,十几个大罗境缠住一个已经掌道的顶尖大巫还是可以做到的,哪怕这些大妖可能连顶尖大巫的一击都扛不下。但对战可不是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的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