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番考量最后定下由伏羲率先封禅,拜帝皇尊位。
此事既然定下,那么便需要商议这封禅的诸多事项,伏羲率先道出第一个难题。
“若要行祭祀告封之事,其中有许多规矩忌讳,各种仪事虽然繁琐,但还好解决。最重要的有几件事还需仔细商酌。其一便是封禅之地需选天地灵秀之地,然洪荒灵山大川不知凡几,这如何选择却需商议妥当……”
“当初妖族祭天封禅是如何选定的?”有人问道。
“妖族祭天封禅之地乃是不周仙山,此乃洪荒三大神山之首,又为撑天之柱,祭祀之时最能引动天地之势,得天地认可。可惜当年共工一怒,撞断不周仙山,其灵韵已毁,无法再做那封禅之地,否则若不周仙山还在,我人族选此山封禅亦是最佳之地……”说起不周仙山伏羲便是一阵摇头叹息,语气中不乏惋惜之情。
“既有三大仙山,那另外两座呢?”又有人问道。
“另外两座,一曰须弥,一号昆仑。须弥山早在当年仙魔之战时就已损毁。如今只剩下昆仑还在……”
“如此我们以昆仑作为封禅之地如何?”
“恐怕不行!”回答问话的是风里希。
“为何?”
“一则昆仑太过遥远,二则昆仑适合封禅之地已经被占了……”
“被占了?”
风里希回道:“自妖族天庭崩毁之后,玄门的鸿钧老祖让其门人昊天重建了天庭,而其封禅表天选的便是昆仑,若我们也要在昆仑封禅,就等于同其争运,到时候双方必起干戈……”
听完风里希的回答,众人知道这一选项已经彻底被堵死,虽然如今人族发展势头凶猛,但和那能重立天庭的玄门比,如若蝼蚁比象。
见此路不通,随即有人问道:“如此便只能另选他处了,不知还有那些地方适合封禅?”
“三大神山之下便是五岳四渎。五岳分别为泰山、华山、衡水、嵩山、恒山。四渎分别是黄河、长江、淮河、济水。这几处地方皆是开天辟地时最先孕育而出的地方,灵韵最足,也最为适合作为封禅之地……”伏羲介绍道。
听到伏羲一下子提供了九处可供选择的地方,众人皆是长松一口气,毕竟若可选地方太少,再似三大神山一般因为各种原因无法选择,众人就要头疼了,如今有九处地方,怎么也可选出合适之地。
“这九处地方优劣如何?”巢询问伏羲道。
“泰山者……”
听完伏羲对九处的描述,众人各自发表意见磋商合适之地,其中嵩山、衡山、恒山、长江、淮河、济水六处很快便被排除在外。而剩下的华山、黄河、泰山却被众人争执不休,这三处地方华山黄河毗邻人族祖地,泰山乃五岳之首。一时间各自争论,却难以争出结果。
巢见因此三处一直争论不休,伏羲却一直不曾对此发表意见,想起这些东西却属其最有发言权,于是制止住还在争论的众人,问伏羲道:“伏羲以你之见,何处最为适宜?”
见询问自己伏羲稍做沉吟给出自己的想法道:“泰山!”
“为何选择泰山,要知道黄河和华山灵韵并不弱于泰山,况此二者又是人族出生发展的初始之地,若母若父……”有人不解反驳道。显然此人更倾向华山和黄河。其实就连半子和乙几位先天人族也是更倾向这两处地方。毕竟若非黄河之水华山提供的食物,人族也没有今天,对于这二处心中更亲近一些。
伏羲见有人反驳,也不驳斥,只是将自己看好泰山的观点说了一下:“泰山号东岳,五行属木,得生发之气,更助气运增长。灵秀气韵冠绝五岳………
另外这泰山之石有挡煞镇邪之功效。”
听得伏羲解释,前面关于泰山的优势还好,虽比黄河华山有些优势,但还不具备压倒性的优势,但最后一条一出,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巴,实在是这最后一条太过重要。
因为在方才伏羲关于封禅的介绍时说过,若是祭天封禅引动天地之势聚拢气运,势必会有邪煞污灵来犯。这些东西乃是天地间的污秽之气孕育而出,随死随生,也可以看做是另一种不死不灭。他们最喜欢侵蚀纯净之气,而气运便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这也是封禅之时的一道难关,若一个不好被这些邪灵侵体,封禅失败还是轻的,那封禅之人更是有可能直接入魔甚至身死道消。也是因为有着这种诸多危险存在,人族第一次祭天封禅,其中更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巢并无把握应对,这第一位封禅的人选才由伏羲担任。
“诸位以为如何?”巢看向众人问道。
众人皆不答话,毕竟后面的帝皇也要面对那封禅的各种劫数,如今泰山明显是最好的选择。还是半子率先开口支持伏羲道:“我支持泰山做为人族封禅之地……”
有了半子带头其他先天人族也是纷纷附和,最后在场之人全部同意,定下了泰山做为封禅之地。
“既然如此,封禅之地便定在泰山。”巢拍板定下此事,随即便又进行下一议题的商议,对伏羲问道:“关于你的称号怎么说,你可有想好?”
伏羲回道:“当年我曾在妖族天庭为皇,如今既然转生人族,为避免牵扯前尘,最好是称帝而不称皇……”
听伏羲如此说,众人也都没有意见,巢道:“如此也好 ,我人族定帝皇之位有十,合阴阳五行之数,帝皇并无高下之分,那便前五位为帝,后五位称皇……”
“不错………”
“正是此理……”
“此言大善……”
其他人听巢如此说,自是纷纷点头赞同。
“那这帝号你可有何意见?”
伏羲回道:“此事还需众人商议,毕竟十位帝皇到时候要成阴阳五行大阵之势镇压人族气运,最好这帝号能够彼此应和……”
“若说关联,其实十祖之名最好,正和阴阳五行之数……”有人闻言忍不住道。
不过那人话还没有说完,立马就有人开口反驳道:“不可,十祖之名如何可做帝号,将来如何同后人分辨……”
“不错……”
对于用十祖之名做帝号,反对者甚众,毕竟十祖为人族付出甚多,若后代以其名做帝号难免有所冒犯不敬。对此半子几人倒不好发表意见。不过巢亦对此持反对意见,所以那提此言之人自然不敢再说什么。
又有人开口提议道:“既是阴阳五行之数,不若就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为帝号如何,简单明了……”
此言一出立马便引起了一些人的赞同,但亦有反对者道:“此虽不错,但直接以五行为号总有些不妥,毕竟是十位帝皇,若是五人直接以五行为号,剩下五人如何,难免成了陪衬,颇有高低之别……”
闻听此言,支持者自不愿放弃,出言反驳道:“此言差矣……”
眼见争论不下,又有人提出另一个建议道:“若是如此便以代五行的名号做帝号不就行了。如东西南北中,便可分代五行……”
此言一出争论的双方皆是一愣,随即便是大喜鼓掌赞道:“此言大善!”
“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