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太昊有身陨之灾,忽然其怀中所抱之物自行波动,一股音波化重锤直击蹿来的雷精。
“嘭……”一声巨响,雷精被击的倒飞出去,半子见状转悲为喜,跟随而来的猛的一击,正中那雷精脑门。
“嘭……,吼……”
这一击半子深恨其行,可是动用了十分力,一击之下打的那雷精脑浆崩裂,但这雷精也是奇异,脑浆崩裂只是惨叫竟不曾立即身死,半子见状怕其再行恶念,太极珠一转,就欲了解其性命。
“半子且慢……”
乎听太昊制止,半子虽不解其因,但也急急止了太极珠,堪堪在那雷精身前半尺处止住。
半子收回太极珠,扣在手中不曾松懈,谨防那雷精再行造次:“怎么了,这凶物性恶,又善雷遁,若是不死给他跑了将来必生事端……”
“此物乃雷霆之灵,这雷霆转瞬即逝,能生灵智实属难得,况上天有好生之德,若轻易损了其性命实在可惜。如今受你一珠,灵智已散了大半,不弱我将其封印在哪空间之中,不使其作恶,将来若有机会导其向善也是好的……”
听了太昊解释,半子无言点头同意,正如太昊所说,这凶物被自己一珠打的脑浆崩裂,如今灵智已散了大半,不记前生之恶,重养灵智,却有改过可能。
随即便由太昊施法,挑动手中宝物丝线,一道空间裂缝出现,随即将那雷精送入空间之内,随即丝线再转化作一道符印贴在虚空隐匿不见,却是一道封印不使那雷精逃脱。
后世有歌云:一线灵机得造化,雷霆闪逝却长存。
不修道德参真理,何辨玄机福祸门。
逞凶斗恨终遭难,太昊慈悲留残身。
散灵重修又万载,戾气散尽始降尘。
西周文王做百子,终南山上参玄真。
壬祖了因留二杏,错意竟是尽囫囵。
奈何生翅现本像,惊得文王险丢魂。
周王驾前先锋卒,劫过还是文王孙。
见太昊拨动怀中宝物便将雷精封入那小型空间,半子不由朝太昊怀中之宝看去,只见此物长过六尺,宽近两尺,厚有四寸。其身似整木斫成,一面平而一面凸,凸面缚丝,丝合大衍之数,光色流转各不相同。
看此宝样式陌生,不曾见过相同之宝,半子好奇问道:“此便是那件宝物?”
“不错!”
“此宝何名?”
“其名曰瑟。”
“瑟!”半子还是第一次听闻此名,随又复问:“此宝有何神通?”
就听太昊答道:“此宝以先天神木为体,上刻云篆灵文,又在其上雕刻诸多珍禽异兽之形……”
半子随太昊指引观看,果然见得那瑟两端各有道文,上曰天,下曰地。又见一只只灵禽异兽之虚影,或隐或现,或侧或正,或动或静,各不相同。细观之竟然具得其真意,犹若鲜活之生灵,成万兽朝伏之景。
随后又听太昊继续介绍道:“除此以外,此宝上缚琴弦五十,上合大衍之数,种种神通皆在丝弦之间。”
“有何说法?”
“此宝之弦非是丝麻筋尾之物,而是大道显化先天灵韵凝聚而成,此五十种分十品五类。
一品曰:五音,分宫、商、角、徵、羽。凡此五音,为乐道之基石,能调生灵之六欲,可引七情之转换。
二品曰:五行,分金、木、水、火、土。凡此五行,为世界之基石,顺能循环生衍,逆能刑克寂灭。
三品曰:五脏,分心、肝、脾、肺、肾。凡此五脏,为生灵之基石,各对七窍六识,又显内里肌表。
四品曰:五阳,分甲、丙、戊、庚、壬。凡此五阳,为天清之基石,可定雷霆雨雪,又分寒暑夏冬。
五品曰:五阴,分乙、丁、己、辛、癸。凡此五阴,为地浊之基石,能载山川湖岳,可藏魑魅魍魉。
六品曰:五常,分仁、义、礼、智、信。凡此五常,为规矩之基石,能分对错善恶,可成生衍轮回。
七品曰:五方,分东、西、南、北、中。凡此五方,为宇宙之基石,可定地水火风,可分星斗运转。
八品曰:五气,分神、魂、意、魄、精。凡此五气,为修行之基石,强则长生久视,弱则病魔侵体。
九品曰:五衰,分秽、臭、萎、消、寂。凡此五衰,为涅空之基石,现则三花枯灭,隐则涅盘重生。
十品曰:五太,分易、初、始、素、极。凡此五太,为混沌之基石,分定成住坏空,又衍道之生灭。
凡此种种尽在十品五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