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7日,mcd的演播台上,古力曼丽一手拿着一位奖杯,一手拿着主持人递过来的麦克风,正在感谢着公司,感谢着mcd节目组,感谢为她们组合辛苦投票的粉丝等等。而成员们在经历过初期的惊愕后,不可置信地看向了舞台后的屏幕。
她们的专辑销量与音源分数与其他两位候补一位已经持平了,让她们拿到一位奖杯的赫然是剩下的40%。少女时代凭借着出道曲《再次重逢的世界》拿到了她们组合生涯中的首个一位,而此时距离她们只有11天,这无疑创造了南朝鲜的组合一位最快获得的历史。
此时的成员们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有的掩面哭泣,有的互相拥抱,还有几个直接藏在古力曼丽的后面抽泣,只有古力曼丽一脸笑容地发表感言。
打歌一位到底意味着什么?
南朝鲜现阶段的打歌节目生态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的阶段,打歌节目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音乐制作、经纪公司、媒体平台、广告商深度绑定。
南朝鲜娱乐产业以高度工业化的“造星体系”为基础,打歌节目则是这一体系的关键出口。娱乐公司通过严格的练习生制度培养艺人,而打歌节目提供了标准化的展示平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训练-出道-打榜-迭代”的闭环。
同时电视台通过自家完善的舞台设计、灯光、编舞、服装等均有专业团队支撑完成标准化舞台,确保作品呈现的完成度,同时倒逼艺人提升实力。
然后艺人通过音源销量、投票、放送分数等多元指标排名,既刺激公司投入资源优化作品质量,也推动艺人不断突破自我。
而新人团体则通过打歌节目快速积累人气,市场反应(如排名升降)直接反馈给公司,形成动态调整的创作策略。
南朝鲜电视台作为这一链条的核心,出于全方位的考虑,并没有只以利益的为导向,而是难得得站在全局去考虑,保障了南朝鲜整个Kpop产业链与本国的文化输出国策的契合。
例如三大台加mnet,她们从来不会因为艺人所属的经纪公司过于弱小,一开始表演并不能够为电视台提升收视率而把这类艺人拒之门外,同时还制定各种措施为保障这类艺人能够顺利表演,如果这些艺人对于舞台有特别需求,而自己公司又根本无法承担这类改造,可以向节目组申请舞台布景费用。
每个电视台的打歌节目组是有专项费用的,而且制定出来就是面向小型娱乐公司的,只要要求合理,节目组一般都会批准。至于资金来源的大头,大型娱乐公司则是完全不能享受这福利,就这一点来说,资本主义国家的电视台居然完美得执行了‘劫富济贫’的工作。
粉丝通过购买专辑、刷音源、投票等方式直接影响排名,赋予其“共同养成偶像”的使命感。
现场应援(口号、灯海)、线上控评、二创内容等行为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增强社群归属感。
节目设置安可舞台、一位受奖环节等,强化偶像与粉丝的情感纽带,形成长期忠诚度。
这一系列组合拳下来,打歌节目成功将粉丝从“旁观者”转化为“参与者”,构建了高粘性的互动生态。
南朝鲜打歌节目的生态优势源于系统化工业流程、精准市场定位、粉丝共情设计及全球化野心的多重叠加。它不仅是娱乐节目,更是一套精密运转的商业系统,本质是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极致化体现。
虽然后来也存在过度竞争导致偶像身心健康问题、数据造假与资本操控、同质化创作等隐忧,但就现阶段而言,南朝鲜的艺人只要一出专辑就一定要上打歌节目。
但如果这是这样,艺人最多也就是保障好自己的表演就行了,并没有多少动力去争取一位,例如mbc的打歌节目《音乐中心》自从去年取消了一位制度后,现在不论大小娱乐公司,都不会过多得投入到《音乐中心》,当然mbc是三大之一,艺人们也不敢再上面划水。
而保留一位制度另外三家,可不单只是提供一位奖杯而已。
首先在电视台方面来说,只要歌曲第一次获得一位后,该组合接下来如果没有更换歌曲,将自动获得特权,该特权将覆盖当前专辑的完整宣传周期(4-6周),mcd还至延伸至下张专辑首周。
特权包括好几个方面,首先该组合在获得某一打歌节目一位之后,下次再来将有限分配节目黄金时段。其次粉丝投票权重提高(mcd的mNEt网络投票评分占比20%提升至30%)。还有广告分成方面,只要拿到一位,广告合约附加条款自动激活,总结金额增幅达30%。最后像司马家这些大公司还有一项特殊福利,可跨节目共享特权,当然团体连续两周未进入候补,特权自动失效。
这一特权本质是南朝鲜偶像工业的“马太效应放大器”,通过制度设计将初一位成果转化为持续竞争优势。只要获得一位,接下来的打歌周期只要不拉跨,或者什么爆曲横空出世等不确定因素发生,都比以前容易获得一位。
所以不论什么艺人,单单为了这特权,只要稍有机会,就会冲击打歌节目的一位。只要拿到了一位,其他不说,直接节省下来的音源宣传费约就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而作为新出道的群体,因为一位获取的难度是其他成熟团体的几倍,所以这一特权也被升级为\"冠军候补直通车\"特权。
除了保留以上说的那些权限外,又增加了许多项:
1 候补舞台时长从90秒延长至180秒(电视台不用则略有浮动,但大体差不了多少),舞台布景预算直接从0提升到50%,小公司则直接从50%提升到100%。
2 后续打歌时自动进入“冠军候补”名单,无需重新满足部分评分标准(如音源\/销量基础线),只是这一特权无法跨节目延申,需要新人团体每一个打歌节目都获取过一位才会在该节目生效。
(《音乐银行》常规候补条件为音源(65%)+销量(20%)达基准线,初一位后免除音源基准线,仅需维持销量数据;《人气歌谣》常规候补条件为音源(50%)+网络投票(30%)达前10,初一位后自动进入top5候补,跳过预筛选)
3 直接邀请其成为电视台比较火热的综艺节目的主嘉宾,如果节目表现良好将持续不断的邀请参加电视台适合的节目。
新人团体在获得一位后在这条生态链的其他几项也随之发生变化。
作为商业价值的质变节点,初一位前后代言费差达5-8倍,而之后代言费也会根据艺人所获得的一位总数不断提升。少女时代其实已经有很多广告商看中了,只是没获得一位前的价格和档次都惨不忍睹,别说古力曼丽了,司马公司都不理。
商演基础价飙升,获得一位前的一周比不上获得一位后的一场(mcd的一位差点,但也能比以前多一天)
还有就是
南朝鲜这边的人跟日本有着同样的殖民地思维,极度慕强,只要看到艺人获得一位了,初一位的歌曲当日音源排名都会飙升,并伴随长尾效应持续2-3周,形成音源逆袭效应。
当然专辑销量也将激增,不过具体增幅还是要看歌曲质量,毕竟这个花的钱比音源下载贵多了。
粉丝也同样,尤其是核心粉群必然扩张,同时还会自发组织应援,形成可量化的\"应援经济圈。
而少女时代着创造历史记录的初一位还会放大这种慕强心理。当然成员们可没想这么多,她们哭泣的原因很简单,只要拿到一位,她们就能在南朝鲜残酷的团体竞争中站稳脚跟。
虽然公司和古力曼丽一直给她们灌输着,这个组合没有失败的可能,但是当真真正正由自己站稳脚跟后,才能正式抛去心中的不安,而且她们还是创造记录地拿到了初一位,此时的眼泪更多是为了这么久以来的辛苦训练终于获得了甜美的果实而流,这是一种幸福的眼泪。
等到古力曼丽发言完毕,而其他艺人也逐渐退场,现场直接响起了《再次重逢的世界》的伴奏,并伴随着现场观众一声高过一声的呼喊,预示着她们的第一次属于自己的安可舞台开始了。
只见古力曼丽一声令下,成员们立刻回归自己的位置,也不再擦拭停不住的眼泪,开始了她们的安可表演。安可舞台其实是可唱可不唱的,但是少女时代早就在古力曼丽的影响下,形成认真对待每一次表演的态度,不管这个舞台是大是小,亦或者要求怎么样。
所以观众们就看到一群女孩一边流着泪一边一丝不苟地完成自己的舞蹈动作,眼神中没有透露出一丝软弱,甚至比刚才的直播舞台表演更加有力度。当然因为情绪的波动,虽然成员们已经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了,但唱起来跑调啊,带着哭腔等情况肯定是无法避免的。
现场的观众们对于这种情况,大部分都不会苛责,毕竟看着别人留下幸福的眼泪,自己也能够从中分享一些美好的情绪,这也是打歌舞台表演的魅力之一。况且观众中少女时代刚吸收不久的粉丝也跟着自家偶像一起哭了出来,此时你骂台上表演的少女时代,很有可能会被群殴。
少女时代安可舞台表演完毕后,回到了自己的待机室,成员们最淡定的古力曼丽看着一群仍然没有停止哭泣的大花猫,忍不住笑着说道:
“这可是直播啊,肯定有人会录下来,黑历史又再增加了一笔咯”
郑秀妍看着从刚才获奖后就到现在的guli欧尼,含着泪的眼睛瞪了一眼古力曼丽,一边抽泣一边傲娇地说道:
“欧尼,我现在特别讨厌看到你那淡定的表情,嘤嘤”还没说完就又哭了出来。
古力曼丽被这么一呛,只能尴尬地挠了挠头,等成员们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些才说到:
“好了,大家不要把情绪抒发得太过了,明天还有打歌舞台呢,让这个初一位作为我们继续奋斗的起点吧,争取在后面的周期中拿到两大台中任意一个一位吧,现在我们先回宿舍休息。”
说完就准备收拾东西了,没想到金泰妍这时候说道:
“欧尼,要不你带我们回公司或者你的舞蹈训练机构继续训练吧,我们已经好久没系统训练了,哪怕训练个一个小时也行啊,你们说对吧”
其他成员听到金泰妍的建议没有丝毫不满,反而个个都充满活力,附和起来。
古力曼丽抬起头看了看充满动力的成员们,欣然地点点头应承了下来,心中也在感叹
“胜利的果实从来不会让你们懒惰,只会刺激你们更加努力,这就是少女时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