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十七八间 > 第64章 想多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下来的两天我是既期待见到陈忘,见到她好好的,期待与她分享我的成功,又害怕再见到她,害怕再与她共事,害怕她旧事重提,害怕我爱人不分青红皂白地来局里闹。

两天后,我所有的想法都是多余的,陈忘并没有到局里来报到。在忐忑不安中,当我和杨波一起把来报到的处员安排好后,杨波对我说:“现在只有陈忘还没来报到,看来她是真不来了。”

“她不来了?莫处是怎么给你回话的。”我坐到杨波对面属于我的办公椅上,其实我心里一直想着陈忘,想到做事都有点恍惚,但杨波不先提起她,我也就装憨不提。

“莫处也联系不上她,通知到她家,她父母给的答复是她到沿海打工去了,也联系不上她,叫我们不用等了,她不会来。”

“她父母也联系不上她?怎么会联系不上呢?”我心里突然有一种不知是喜还是忧的滋味,愣了一下,点上一根烟似是低声自问道。

“我也觉得奇怪,这么好的工作,多少人挤破了头都想来,她父母怎么会联系不上她呢?你给我分析分析,她父母是真联系不上她,还是她不想来呢?”

“我想她父母怎么可能联系不上她,是她不想来。当初接她到到站上时,我就觉得奇怪,她一个学医的大学生怎么会到站上当收费员,后来我了解到是我们县里给她协调的,也就理解了。她曾给我说过,她到站上只是临时呆一段时间,不会长久。她的目标是考研,将来到医院工作,我想这就是她不来的理由。至于说她外出打工了,我想可能也是临时性的。她这个人一直都是心高气傲的,在站上时几乎跟所有人都处不到一起,现在她断绝了跟站上所有人的联系也是可以理解的。算了,我想她不来就不来了,报局里再给我们处里调一个。”杨波这么问我,我一时紧张起来,担心我和陈忘婚外情的事被杨波知道,便真真假假的搪塞着杨波。

“要再调个人来还不简单,只是,她不来事小,她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到局里来,这就打局里的脸了,也是打我们处的脸。我想,要不,你亲自去她家一趟,给她父母做做工作,叫她还是来,就算不来,问明缘由,我们也好给局里报。”

“杨处,这个我就没必要去了,我去了也是白去。她这个人我太了解了,决定好的事是不会更改的,我想她不来,说白了是看不上合同工。真不要勉强了,给局里报时,就说她放弃了,要什么理由嘛。”我找理由坚决的拒绝了杨波。我知道陈忘不露面,不愿意到局里来工作,绝对是我的原因,她是再也不想见我,我又怎么好意思自讨没趣到她家里去呢。

“那好吧!你不去就算了。处里也不急于报局里再另调人补她的缺,她的名额先留给她一段时间,她什么时候想来,就来。我想,我们还是要尽力落实好市领导、局领导有关妥善安排好小岩站分流人员工作的要求,也本着对她负责的态度,你下来后,还是想想办法联系她。如果她是因看不上‘合同工’,那给她说明,这只是暂时的,她来了根据她的表现,是会很快转成事业编制的。”杨波见我态度坚决,不好再勉强,也就作罢,但给我,也就是给陈忘留下余地,更留下了给陈忘转成事业编制的空间。杨波对一个从没见过面的人的工作这么上心负责,这让我更加觉得杨波是个好人。

……

渐渐地,在熟悉了局里和处里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后,我自以为“明白”了我为什么会被调到局里,会得到提拔。明人眼里都看出,市里对收费站的指导管理在交通局专门设一个高配的部门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对收费站的管理指导这块工作本已明确由各条公路的管理处负责,新设的指导处的那点工作职责,其实是和各条公路上的管理处的部分工作职责是重叠的,新设的这个处是因杨波才设的,目的是解决杨波的副县级职务,并不是因工作需要设的,只因设立指导处是张洁明提出,市里同意的,局里人左右不了的,且那些知道或不知道‘真相’的人都会给予支持的,是不会有人反对的,反对也没有用。而局里的人都认为,我只不过是杨波的陪衬,只不过是杨波用来遮挡闲言碎语的工具,但我认为,虽然我是因为杨波的关照才被提拔的,但不管怎么说,面上,我是凭实干,凭工作成绩才被破格提拔起来的,我觉得我问心无愧,也就不去想那么多,只想着做好自己的事。

杨波也不在乎那些议论,一心扑在工作上,他的主意多、办法多,也很实干,在最初的几个星期,他很少待在处里,都是带着我到各条路上的收费站了解情况。很快在他的主导下,在全系统提出了“微笑是最好的语言,畅通是最好的服务。”的工作理念,制定出收费员在发卡和收费时的礼貌用语,硬性地向全市各收费站推出微笑服务。杨波的一系列举措,很快取得了实效,在短期内改变了全市收费站的形象,得到了领导和过往驾乘人员的好评和肯定。

杨波对处里的人都很好,在处里开第一次全体处员会议时,便亲手给每一名成员发了一部带卡的手机。他说,接下来大家将会很辛苦,给每人发一部手机算是见面礼,大家尽管用,今后的话费由处里统一交纳。

面上,由于杨波是张洁明的人,陈林雁对他的工作是全力支持,只要是杨波向局里提出要求,局里都会同意,所以,处里虽没有太多的工作,但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所有处员都在一种愉快轻松的心情下工作,对杨波也是越来越尊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杨波身上的流言蜚语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作为局党委成员的杨波,局里本是给他在局办公大楼的九楼单独安排了一间宽大的办公室,但他低调的给退了,跟我在门楣挂有“收费指导处”牌子的办公室一起办公。私底下他给我的解释是喜欢跟我在一起,给领导和其他同事的解释是有利于工作,但局里大多数人认为他这样做是因为好接近陈林雁。因为,我们这间办公室就在陈林雁的办公室的隔壁,先前是陈林雁摆放私人物品的储藏室,是杨波筹建“收费指导处”时临时腾出来的。属于指导处的另两间办公室安排在三楼,从局里抽调来的处员在三楼办公。局办公大楼是一幢高达二十多层的大楼,很多楼层的房间都是空着的,指导处三间办公室不寻常的安排,虽说我也是沾了光的——能经常见得到陈林雁,但却是把我和我们处的处员人为的隔离开,我除了能跟杨波说说话外,就没什么人可说话,而对于陈林雁,他一是很少在办公室,二是,就算他在,我也不会去找他闲谈,所以,我到局里上班后,虽说什么都好,但总是会感到孤独,特别是不外出,在局里待着时,想与除了杨波以外的人说说话都是一种奢求。

因为孤独,我又开始想念起陈忘,有时我想,要是她也能到我们处里上班,每天都能和她说说话,她又能在我的关照下工作,该有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