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天穹碧外 > 第124章 当年火雨万福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云帆丢下一句我去看看她,便也跟着追了下去,王守仁怔在原地,良久之后才愧疚地自语道:“明月,是我对不起你,恨只恨,我们相识太晚,王某也就只有将来生许给你了。”

赵君如一口气跑出了城外,云帆坠在她后面一直跑到了赣江边上才停下了身形。

“师姐,你没事吧?”

赵君如回头看向云帆道:“师弟,我不想待在这里了,咱们走吧?”

云帆见她眼神中似有祈求之色,随即点了点头:“好吧,那师姐就先陪我去山东办些事情,事后那轩辕大会之期差不多也就要到了。”

赵君如冲着云帆感激地一笑,问道:“你难道就不为你那王叔父担心?”

云帆道:“本来是有一些的,不过这些时日我已发现,我这位王叔父才智超绝,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他办不到的,而且他自身的武功修为高绝,竟是在我在大明见过的有数几名高手之一,自保当不是问题。”

不出云帆所料,宁王的下场早就已经被王守仁所设计好了。就在南昌复归王师的两天之后,宁王便不顾李士实和刘养正等谋士的劝阻,一意孤行地赶回了南昌。

战斗还未开始,朱晨浩的手下又有不少人作为鸟兽散去,这一来,原本就士气不振的军心,便变得更加地低靡。

反观王守仁,毅然放弃了据城坚守,而是选择了主动出击,这使得宁王麾下更加搞不清对方的虚实。战斗中宁王这边又连出昏招,不知是听了谁的建议,竟然效仿曹操当年将战船连结成了一片,结局可想而知,同样是步了赤壁之战的后尘,被王守仁一把火,便裁定了朱晨浩的失败下场。

这些事情对于云帆和赵君如来说,都已经不再重要,二人知道此事时已经是在一个月后。就在王阳明神话般地大败朱晨浩时,云帆二人早已经渡过了长江,又一日便到了山东境内。

泰山安则四海皆安,是以泰安由此而得名。云帆顺着官道一路打听而来,终于在泰安的西北处,寻到了吕墨清口中的那座石山。

然而当云帆来到那道观的遗址时,早已不见了所谓的屋舍、大殿,就连吕墨清口中那矗立的山门,眼下也不见了踪影,却是多出了三间砖石堆砌的屋子。

屋檐下,一名邋遢老道正靠在墙壁上打着瞌睡,大热的天气,身上穿的居然还是一件打满了补丁的棉道袍。而在老道的身边,则还放着一个边缘粗糙的大石碗,碗中的那两只烤熟的红薯,看来就是这老道唯一的口粮。

云帆的目光聚集在那石碗之上,心中竟然莫名地感到有些异样,那石碗就像是与他血脉相连一般。

老道察觉到了有人过来,有些不好意思地扯过袍襟,遮挡了一下袒露的肚皮,对云帆二人道:“两位小友若是渴了,那边瓮中的清水是老道今早才打的,自去取用便是。”

云帆将目光挪向了老道,拱手道:“敢问前辈,此处之前可曾是一座道观?”

那老道直了直身子,认真地打量起云帆:“不错,听小友的口音并非是本地人,你这么小的年纪,又怎会知道这里曾经是座道观,难道小友来此别有目的?”

“不错,家父当年曾在此处得三清庇佑,躲过一场祸事,小子今日乃是为了还愿而来?”

闻言,那老道一骨碌爬了起来,示意二人随他入内:“既是为还愿而来,那便随老道进来拜见祖师吧,不过老道话说在前面,我这里的香烛可是要花钱来买的。”

云帆感觉这老道的举动倒也实在,对其笑了笑道:“先不忙,倒要请教前辈,这里如今为何会破败如斯,连观外的山门都不见了踪影?”

老道唉声叹气地道:“小友不知,我万福宫当年何等的兴盛,谁想却是招了无妄之灾,天降火雨将偌大的一座道观化为了一片灰烬,剩下一些残垣断壁,也被附近的乡民给搬得所剩无几。”

云帆追问道:“难道前辈就是这观中原本的道长吗?不知其它的那些道士都如何了?”

那老道眨巴着小眼,悠悠地回道:“说来也怪,那日虽然火势汹涌,却是没有一人伤亡,观中三十三名弟子全都逃了出来。后来大家商议,准备着重修道观,便四下里散去,筹备资金。没想到十几年过去,便就只有老道一人回来,这不春里才勉强收拾出三间屋子,好歹给三清祖师弄出了这么一个遮风挡雨的居处。”

云帆闻言,也不禁一阵唏嘘,从背上解下背囊,取出了十块黄灿灿的金子,摆在老道的面前:“小子奉父命欲重建此处道观,不知这些可够?”

这老道当年也是见过世面的,可是这么多黄金却也是从未见过,云帆将金块切得四四方方大小如一,每一块都在百两左右。此刻那老道的双眼都闪着金光,一个劲儿地连连点头:“使得、使得,就交给老道去办好了。”

云帆能看出这老道的神情只是出于欣喜,并没有贪婪之色,便点头道:“也好,我就在这里逗留几天,等你筹办的差不多了我再离去。”

“使得、使得,老道这就去张罗材料和人手。”

先向云帆讨了一块金子,便飞也似地去了。待老道兴冲冲地走远,云帆弯身拾起地上的那个石碗。忽然整个身体中的血液都沸腾了起来,那石碗在云帆的掌中,肉眼可见地变成了一堆稀碎的砂砾,云帆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经脉又坚韧了几分。

随后,云帆又在各处搜索到几片大小不一的碎片,其中最大的一块约有巴掌大小,也都被云帆给一一吸收。

赵君如见云帆这一连串的举动,有些不明所以,便好奇地问道:“师弟,你在做什么?”

云帆嘻嘻一笑:“师姐,我若是说我是从蛋壳里面孵出来的,你信不信呢?”

赵君如没好气地道:“你少来哄我,我信你个鬼,不说算了。”

见云帆只是傻笑,赵君如道云帆神秘的地方颇多,也懒得去寻根问底。云帆绕着这片空地转了一圈,再也没能找到一片碎片,心中叹息一声,便往那屋内走去。

三尊泥胎斑驳的三清塑像,蜗居在这三间小屋之中显得异常局促。云帆在案上拈起三根线香,香头无火自燃,云帆恭恭敬敬地给三清上了三炷清香,然后并指胸前,又行了一个剑首礼,这才转身走了出来。

云帆和赵君如各选了一片阴凉之处,刚刚打坐了个把时辰,不远处便传来了一阵求救之声。

“小友救命......救救老道啊小友......”

只见那老道身上挂着铁链,被十几名官差押着向这边而来。那老道身上的破烂道袍,此时已经更加的残破,连里面的棉絮都龇了出来,鼻孔里居然还在往外流着鲜血,面上也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云帆掠身上前,怒道:“你们这是做什么?这位道长又犯了何事?”

“哼,臭小子,这小老儿乃是一名江洋大盗,如今事情发了,已经供出你就是他的同伙,这就跟我们走吧。”

说着就有几名衙役提着铁链来上前拿人,云帆岂会将这些人放在眼里,刚准备动手,却忽然发现哪里好像有些不对。

本以为是自己拿出的那块黄金,被这些官差当成了贼赃,可这才过去了多久,这里虽然紧邻官道,可距离城镇却还有不短的路途,这老道又是在哪里遇到的这些官差,而且这么大的动静,师姐怎么也没有过来?

云帆越想越觉得事情诡异,于是强行忍住了动手的冲动,拼命地释放出了神识,可当他扫过赵君如打坐的那片树荫时,却发现那里空空荡荡。此时的那些衙役,已经将铁链套在了云帆的脖子上,颈间的皮肤也传来了一阵冰凉。

而云帆此时却是在想:“师姐哪儿去了?若是离开了怎么会不和自己打个招呼?不对,肯定是哪里不对......”

可是至于哪里不对,云帆却是还没有察觉,被人推搡着向山下走去,就在这时,云帆却忽然想到了一种可能。

“这难道是心魔所导致的幻觉?”

想到这里,云帆便索性闭上了双眼,任由铁链拉扯着他的身体,向前一步一步地挪动着双脚。而他则默默地按照玄微心眼的观想之法,开始静气观心,心随意转,意与神合,而神则游于物外。

不知过了多久,那种意识坍缩为一点,继而迸射开来的画面,又一次在脑海里呈现出来,这画面却是那般地熟悉。

一颗星辰慢慢地在云帆眼前放大,汪洋大海围绕着一片片的山川陆地,这次的陆地上居然还出现了城镇与村落。一座低矮的石山上,三间砖石堆砌的屋子,一个少年正在屋前盘膝打坐,在他的不远处还盘坐着一名红衣女郎。然而不可思议地是,就在那少年身前的三丈外......

云帆猛地睁开双眼,只见面前不远处的一根横枝上,一只白色的大乌鸦,正侧着头好奇地打量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