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时空食堂:开局喂饱朱元璋 > 第110章 苏东坡品尝东坡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网友菊花香:“苏辙:做大官捞哥哥;苏轼:这个好吃,那个好吃(ˉ﹃ˉ)发朋友圈。”

网友性感大猫:“从前车马很慢,苏轼硬是被贬半个中国。”

网友皮尔卡秋:“(苏辙)生那么多孩子,不纳妾,真是深情丈夫;为捞哥哥一路做到副宰相,真是个有情有义的大冤种弟弟,忙里偷闲再读书着述,弄个唐宋八大家之一,这一辈子没白活(点赞!)。”

网友用户9587:

“苏洵:你们两个要互相扶持”

“苏辙:知道了”

“苏轼:弟弟知道了。”

网友青青草原我最狂:

“苏轼:有你,是我的福气”

“苏辙:有你,我是真的服气~~>_<~~”

……

看完视频后,苏轼、苏辙两人觉得他们二人只是再正常不过的兄弟情罢了。

可当看到后世之人的视频评价,终于忍不住破防了。

哪怕再乐观的苏轼这时也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手指着屏幕,声音都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这都写的什么!什么叫‘被贬半个中国’,我那肯定是为了大宋的江山,为了百姓,怎能如此调侃!”

他气得来回踱步,袍袖随着他的动作剧烈摆动,脸上的表情又是郁闷又是无奈。

一是他没想到自己以后的仕途会这么不顺,二是后人似乎把他的苦难娱乐化,真是让他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这就是名垂青史的烦恼吗?

苏辙满脸通红,眉头紧紧皱在一起,眼中满是羞恼:

“什么‘大冤种弟弟’,我帮兄长是出于兄弟情义,岂是他们说的那般!还有这‘生那么多孩子,不纳妾’,与这有何相干!”

他紧紧攥着拳头,胸膛微微起伏,显然是被这些评论气得不轻。

他没想到,后世子孙把他的未来研究的这么透彻。

苏辙心想:

我未来会有很多孩子吗?

还有,不知道我的妻子是谁?

要不要问问这位程先生?

程宇看着两人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

“二位,这不过是后世之人的玩笑话,不必如此动气。他们也是因为喜爱你们,才会用这样的方式调侃。”

苏轼哼了一声:

“这玩笑也开得太大了,我苏轼一生磊落,怎能被如此误解!”

要是放在之前,程宇自然不敢如此恶趣味地给古人放这种视频。

可能是近期实力得到了显着增长吧。

毕竟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在得到了安全需求、物质需求后,自然会向上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自我梦想的实现。

程宇便是如此。

“好了,是我的不对,不过呢,为了欢迎二位第一次来,我决定给你们做一顿丰盛的美食,让你们尝尝这后世的独特风味。”

“你们看怎么样?”

听到程宇这话,苏轼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兴奋地搓了搓手:

“好好好!我苏轼平生最爱美食,今日能品尝到程先生的手艺,真是一大幸事!我可否去厨房观看程先生烹饪,也好见识见识这后世的厨艺。”

知道此地为食仙居后,苏轼心里就在猜测程宇是不是要给他们做饭,如今见程宇主动提及,一向嗜吃如命的他自然喜笑颜开。

眼神中满是期待,就像个孩子听到要去吃糖果一般。

见苏轼跟着程宇去了大堂后厨。

苏辙有些不放心哥哥,怕他在厨房又闹出什么事来,犹豫了一下后,还是说道:“我也一同去吧。”

三人来到后厨,苏轼一进厨房,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眼睛不停地四处张望,对厨房里的各种现代厨具充满了好奇。

程宇则是很耐心地给他俩做了科普。

几乎每次古人前来都要有这一道流程。

程宇在介绍的时候在想:

要不后面把早茶、晚茶召出来,让他们来给客人讲解吧。

嗯...自己这个想法好像还真不错。

这次来的苏轼、苏辙都是四川人,程宇便直言:“我知晓你们二人都是四川人,刚好我也擅长川菜,今天就给你们做几道川菜吧。”

苏轼闻言,连连点头:“太好了,我也想见识一下后世的川菜如何?”

见苏轼、苏辙两人都点了点头,程宇眼睛微眯,露出了一丝不可察觉的笑意:

“好!”

经典的麻婆豆腐和宫保鸡丁是必不可少的,另外程宇还做了一道古代四川的特色菜:槐叶冷淘。

唐代杜甫《槐叶冷淘》诗曾描述四川用槐叶汁和面制成凉面,清凉消暑。

它类似今日的凉面,反映出唐宋时期川人利用自然食材的智慧。

而且这道菜和苏轼亦有缘分。

他曾与友人一道品尝过这道菜,执笔写下了《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

“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

……

“两道现代菜,一道唐宋时期的面食,最后还要做一道主菜,苏子瞻,你不如猜猜我会做什么?”

程宇笑着看向苏轼。

苏轼摸了摸下巴,眼睛滴溜溜地转了几圈,沉思片刻后,嘴角微微上扬,自信满满道:

“先生既然让我来猜,那应该是说这道菜和我有关了,之前在后世视频中提到了我自创过东坡肉、东坡鱼,那这道菜说不定就是东坡肉!”

程宇微微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起来:“苏学士果然聪慧,正是东坡肉!”

苏辙在一旁有些疑惑地问道:“兄长,你怎么猜到就是东坡肉的?”

虽然苏辙也很好奇苏轼后世自创的菜肴味道如何,但他此时更好奇苏轼是怎么一下子就猜中的。

苏轼得意地扬了扬下巴,笑着对苏辙解释道:

“子由啊,你想,程先生特意让我猜,又提到了是主菜,那必然是道不简单的菜肴。方才我们看到后世的视频里提到我自创美食,其中东坡肉最为出名,而且程先生做的都是川菜,这东坡肉也是用猪肉为主要食材,以川菜的做法来烹制,可能性自然极大。”

苏辙恍然大悟,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兄长心思果然细腻。我也好奇这东坡肉究竟是何滋味,竟能在后世如此出名。”

程宇一边准备着东坡肉的食材,一边笑着说:“这东坡肉在后世可是家喻户晓,深受大家喜爱。它的做法看似简单,实则讲究颇多。”

说着,他将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放在案板上,那猪肉纹理清晰,色泽红润。

苏轼凑上前去,仔细地看着,问道:“程先生,这选肉可有什么讲究?”

程宇耐心地解答:“这东坡肉啊,选肉是关键。要选这种肥瘦比例恰到好处的五花肉,做出来的肉才能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说着,他熟练地将五花肉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每一块都方方正正,大小几乎一致。

苏辙在一旁,再次看到程宇出神入化的刀工,不禁赞叹道:

“程先生这刀工,真是令人佩服,如此整齐的肉块,切起来定是极考验功夫。”

等程宇将焯好水的肉块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

一时间,厨房里弥漫着浓郁的肉香,苏轼和苏辙的肚子都开始咕咕叫了起来。

“好香啊!这肉香味,光是闻着就让人受不了了。”

苏轼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咽口水。

程宇笑着看了他一眼,说道:“别急,这才刚开始呢。”

随后,他加入适量的生抽、老抽、冰糖、八角、桂皮等调料,又倒入一些黄酒,说道:

“这黄酒可是东坡肉的灵魂调料之一,既能去腥增香,又能让肉更加软烂入味。”

苏轼好奇地拿起黄酒瓶,闻了闻,说道:“这酒的香气很独特,和我们平时喝的酒不太一样。”

程宇笑着解释:“这是现代的黄酒,和你们那个时候的酒在酿造工艺上有些不同,味道自然也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