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公孙瓒举起手中的长枪,猛然一挥,低喝道:“杀!”
刹那间,密林中杀声震天,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和四千骑兵如白色闪电般冲出,直奔刘虞军的前锋的右侧。
严纲率领的五千骑兵也从左侧杀出,刀光剑影中,刘虞军的前锋部队瞬间大乱。
“敌袭!敌袭!”刘虞军的将领惊慌失措,仓促应战。
然而公孙瓒的骑兵早已蓄势待发,攻势如潮水般汹涌。
白马义从的骑射手们箭无虚发,刘虞军的士兵纷纷中箭倒地。
严纲的骑兵则如猛虎下山,冲入敌阵,刀光闪烁间,敌军血肉横飞。
短短半个时辰,刘虞军的前锋部队已被击溃,损失惨重。
公孙瓒的骑兵们士气高涨,严纲大笑道:“大王,此战大捷!刘虞军不过如此!”
然而公孙瓒却并未放松警惕。
他深知刘虞的主力部队和乌恒骑兵尚未参战,真正的恶战还在后面。
他立即下令:“全军撤退,按计划设下第二道埋伏!”
公孙瓒的骑兵迅速撤离战场,消失在密林深处。
不久后刘虞的主力部队赶到,看到前锋部队的惨状,车骑将军阎柔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全军追击。
然而公孙瓒早已在第二处埋伏点设下陷阱。
当刘虞军进入一片狭窄的山谷时,突然,山顶上滚石檑木如雨点般砸下,刘虞军的士兵们惨叫声不绝于耳。
紧接着公孙瓒的骑兵再次杀出,刘虞军再次陷入混乱。
这一战,公孙瓒又歼敌数千,刘虞军的士气大受打击。
然而乌恒骑兵的首领却并未慌乱。
他冷笑着对阎柔说道:“公孙瓒不过如此,区区埋伏,奈何不了我乌恒铁骑!”
乌恒骑兵迅速调整战术,凭借其机动性,绕过了公孙瓒的埋伏圈,反而从侧翼包抄了公孙瓒的部队。
公孙瓒的骑兵虽然勇猛,但面对乌恒骑兵的灵活战术,渐渐陷入被动。
激战中,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损失惨重,严纲也身负重伤。
公孙瓒眼见形势不利,只得下令撤退。
他率领残部退回北平,紧闭城门,准备死守。
刘虞的大军与乌恒骑兵如黑云压城,迅速包围了北平城。
乌恒骑兵打算在城外肆意横行,烧毁村庄,屠杀无辜,掠夺财物,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然而公孙瓒早已料到敌军会来犯,提前实施了坚壁清野的策略。
尽管城外的农田被烧毁,村庄被夷为平地,水源被切断,乌恒骑兵在城外四处搜寻,却一无所获。
愤怒之下,他们放弃了劫掠,转而下马参与攻城,企图一举攻破北平。
北平城内,公孙瓒的守军虽然士气高昂,奋勇抵抗,但敌军的数量远远超过他们。
刘虞军和乌恒骑兵的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城墙,攻城梯一次次被架起,守军们拼死抵挡,但伤亡惨重。
城内的百姓人心惶惶,妇女和孩童的哭声此起彼伏,整个城市笼罩在绝望的氛围中。
公孙瓒站在城楼上,目光凝重地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
他的铠甲上沾满了血迹,手中的长枪也已磨损。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北平城迟早会陷落,城中的十几万百姓将面临屠城的命运。
想到这里,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力与绝望。
最终,公孙瓒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长叹一声,转身对身边的司徒关靖说道:“传令下去,向嬴昊求援吧。”
关靖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他深知,这一决定意味着公孙瓒将彻底失去独立,成为嬴昊的附庸。
然而为了保住北平,为了城中数十万百姓的性命,这是唯一的出路。
关靖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大王,臣这就去安排。”
当夜,一匹快马悄然从北平城的侧门冲出,马蹄声在寂静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
马背上的使者怀揣着公孙瓒的亲笔信。
信中不仅承诺将公孙瓒的女儿嫁给嬴昊,还表示愿意归顺嬴昊,成为他的麾下将领。
使者紧握缰绳,朝着冀州方向疾驰而去,心中明白,这封信关系着北平城的生死存亡。
……
曹操坐在帐中,手中握着刚刚送来的战报,眉头紧锁,神情复杂。
他沉默片刻,终于忍不住摇头叹息道。
“没想到嬴昊去年就暗中收复了黑山军,还迎娶了张角的女儿,甚至离间了张合和高览。”
“此人真是一如既往的诡计多端,防不胜防。”
他放下战报,目光转向一旁的陈宫,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韩馥竟然如此无能,短短几天就丢掉了大部分地盘,如今只剩下一个邺城。”
“嬴昊自出道以来,攻城掠地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本王现在只希望刘虞和刘焉能多支撑一段时间,否则……”
陈宫微微点头,接过话头道。
“大王,臣仔细研究过嬴昊的战绩。”
“此人善于用计,老谋深算,且极为爱护士兵。”
“秦军打了这么多场仗,还从未有过大规模的攻城战,伤亡也极少。”
“邺城城墙坚固,粮草充足,臣估计嬴昊一定会用计谋拿下邺城,而不是强攻。”
曹操点头赞同,冷笑道:“韩馥这个草包,嬴昊用计谋拿下邺城,确实不足为奇。”
“倒是皇甫嵩将军久经沙场,如今镇守剑门关,本王觉得除了用人命强攻,别无他法……”
话音未落,一名斥候急匆匆地跑进帐中,满头大汗,神色慌张。
他单膝跪地,抱拳禀报道:“禀告大王,东鲁王刘岱被黄巾军杀死了!”
…
刘岱的死,源于他的一次鲁莽行动。
虽然嬴昊的秦国收纳了大量流民,但仍有不少流民在兖州、青州、豫州等地流窜,其中不乏黄巾军的残余势力。
这些黄巾军虽然不成规模,但他们熟悉地形,善于游击作战,时常骚扰地方,令各地诸侯头疼不已。
刘岱,作为东鲁王,虽然名义上是一方诸侯,但实际上才大志疏,缺乏真正的军事才能。
他听闻黄巾军在兖州境内活动频繁,便决定亲自率军剿灭,以彰显自己的威望。
然而他的这一决定却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