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年的新年,魏瓒带着南下打工的大部队回来过年。

去年太忙,着急赶工期,回来的只有汇款没有人,今年可算是回了家,放假放到元宵。

没买到火车票,孟冬青直接派了两辆大车去接的人。

“孟姐。”孟立诚第一个从车上跳下来,见到孟冬青先打招呼,跟着她下来的是个年轻姑娘,孟立诚有些不大好意思,“我对象。”

南方来的姑娘,十分不适应江市的寒冷,冻得嘴唇都有些发白。

但人温温柔柔的,说话也细声细气,就是普通话不太好。

孟立诚现在已经一口流利的羊城话了,他负责给对象做翻译,姑娘也很努力在说普通话。

其余人跟着下车,也都被家人接到了,有些激动的还哭了。

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的老农民,一走就是一年多,寄再多钱回来,心里还是惦记得紧。

“黑了,壮了。”除了个别晕车吐得嘴唇发白的,其余人气色都不差。

在魏瓒的工地,他们只要埋头干活就好了,吃的得住得好,琐事有孟立诚打理操心,不用想太多事。

当然,也有人不满足于现状,主动脱离队伍找机会的。

但脱离队伍的几个,早不在回来的队伍中,而是藏在了接人的队伍里。

没办法,羊城不是那么好混的。

没有老乡抱团,也不会别的技术,就算被别的包工头许诺的工钱挖走,也没法长久。

往往一个工地的活做完了,包工头带着原本的队伍就撤了,下一个工地需要的人不多,就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再想回魏瓒这里,显然不可能。

最严峻的问题的,并不是每个工头都能像魏瓒这样,不拖欠工钱的。

魏瓒给大家的待遇,实际是高于羊城平均水平的,有的工地要么不管饭,要么就是食堂太难吃没油水,甚至有的工地吃饭是要收钱的。

“顾南方没跟你一起回来?”孟冬青习惯性地问。

顾南方一般都是跟他们一起过年的,正月初几的样子会回去看一看,在家里待不住,马上又会回来。

魏瓒一把抱过醒醒,“闻骄带他回京市过年了。”

有闻骄在,以后顾南方只怕是没法跟他们一起过年了。

“我看顾叔和顾婶人都通情达理的,怎么顾南方那么反感家里?”孟冬青好奇。

顾母这人吧,是有点势利,但有点欺软怕硬的意思,而且好哄。

顾父孟冬青没打过交道,但顾南方演戏那回,顾父似乎也不是那种封建卫道士。

“他们都老了,顾南方也不是小孩了。”魏瓒想了想,只能这样回答。

孟冬青想了想,耸了耸肩。

以前孟冬青是很能跟顾南方共情的,毕竟有原主那么多不美好的回忆,现在看看醒醒,孟冬青有时候有会觉得,父母过分,可能也是被孩子逼的。

“接下来这段时间,你的十万个为什么闺女就给你带了。”孟冬青慢悠悠地道。

有的孩子就是会让人头疼,让人暴躁,尤其是那些聪明还滑头的孩子,让父母变得面目全非。

魏瓒回来,烫手的山芋终于有地方可以扔了。

孟冬青只恨幼儿园过年不开学,不然非得让魏瓒体会体会三天两头叫家长是什么滋味。

醒醒在幼儿园都不是上学的,是专门去打抱不平,行侠仗义的。

刚开始的时候孟冬青还没发觉,等醒醒上了一个多月的样子,孟冬青就品出点味来了,这幼儿园有点重男轻女,还欺软怕硬。

醒醒的班主任还好,是个年轻姑娘,但她们那个有点年纪的园长,彻头彻尾的重男轻女。

小男孩欺负小女孩,没人告状不管,小女孩告状了各打两大板,完全不会罚小男孩。

闹得严重了,也是先喊女孩的家长解决问题。

解决不了,就两边都叫一起,哪边弱就做哪边的工作。

悲哀的是,大多数家长都是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处理问题,甚至大多数家长,本身都有点重男轻女,还习惯教孩子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孟冬青算是他们碰到最大的铁板,不光维护女儿不说,还跟男孩家长动手。

关键是人男孩家长还打不过她,你说气人不。

别看园长屁股歪,但看出孟冬青不好惹,她还是很识时务的,这才没有挨骂挨揍。

老师是不敢偏袒醒醒了,可园里那么多孩子呢。

醒醒自从知道只要她有理,她妈就会护着她后,简直要上天,啥事她都要管一管,谁犯错她都要去说一说。

开始孟冬青发现这个幼儿园不行还想给她转学的,结果醒醒自己不乐意。

也是,江山难打,好不容易有了一帮小弟小妹,醒醒不想重头再来。

孟冬青甚至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决定,是不是把她送幼儿园太早了。

现在可算是盼到魏瓒回来了。

“爸爸,我可想可想你了。”醒醒脸贴着魏瓒的脸,不肯分开。

魏瓒一颗心,被融化得不成样子。

等醒醒再提什么要求,他基本上是毫无原则就应了,玩具、零食要什么买什么。

孟冬青冷眼看着魏瓒惯孩子,毕竟也不是什么原则问题,但她等着他上门去给人家道歉。

以往孟冬青给醒醒买东西,都会约法三章,自己玩和表兄妹玩都可以,但不可以去馋幼儿园的小朋友。

魏瓒不知道这些事,自然没有这个约法三章。

然后隔天下午,魏瓒去岳父家里接醒醒,就被家长堵门口了。

醒醒上的幼儿园是市纺厂附属的,学生基本都是市纺职工子弟,以及少量周边街道的适龄儿童。

半学期幼儿园上下来,醒醒结的梁子可不少。

光是在市纺厂的活动场子走一圈,都能碰着几个“仇人”,都是挨过醒醒拳头的小男孩子。

现在有了玩具,她嘴上跟魏瓒说是要跟她绪哥一起玩,实际是去招仇恨了。

“你看看我家孩子头上这个大包,这可是脑袋啊!”中年妇女拽着儿子,又气又恨。

当然,气的是自己孩子不争气,恨的是醒醒太招摇。

一个丫头片子而已,那么宠着干嘛,真要宠上天啊!丫头片子长大就是别人家的,养那么好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