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萌娃天道炸了皇城 > 第135章 招人眼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寒风凛冽,雪花依旧纷纷扬扬。

整个村庄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格外寂静。

“哐哐哐……”

铜锣声打破了宁静,村民从家中走出。

裹紧棉衣,踩着厚厚的积雪,朝着村中央的高台聚集。

村长柳世风站在高台上,手持铜锣,神情肃穆。

他环视了一圈聚集的村民,清了清嗓子,高声宣布。

“乡亲们,针对此次大雪灾。”

“我和老祖宗商量了,决定留下村里所需的粮食。“

“其余的全都拿到县城门口,为房屋倒塌、没有蔽身之所的老百姓施粥!”

村民一听是老祖宗的意思,脸上没有丝毫不悦,反而纷纷点头附和。

有人高声说道,“老祖宗吩咐的,咱们自然照办!”

“咱们所拥有的都是老祖宗给的。”

“我们没有任何异议!”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是啊,老祖宗为咱们操碎了心。”

“咱们可不能辜负她!”

柳世风看着村民如此齐心,不禁露出一丝喜色。

心想:没想到,如今村民的觉悟如此之高。

真没有愧对老祖宗对他们的付出!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高声开口。

“另外,老祖宗还打算建个砖坊。”

“还要搭建更多的暖棚,用来种植蔬菜!”

“这样,咱们冬日里也能吃到新鲜的绿菜了!”

村民们一听,喜出望外,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然而,喜悦之余,也有人面露愁容。

一个中年汉子皱着眉头,担忧地开口。

“村长,建砖坊和搭暖棚都是好事。”

“可如今村里人手不够啊!”

“几件事一起做,咱们怕是分身乏术!”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附和。

“是啊,村里三分之一的壮劳力都入伍了。”

“再加上大雪封山,外村的人也帮不上忙。”

“这可怎么办?”

柳世风看着村民满脸的忧虑,心中却是一喜。

暗想:老祖宗真是料事如神,早就想到了!

他微微一笑,高声开口 “乡亲们,不必担忧!”

“老祖宗早就考虑到了。”

“她吩咐,除了护卫队,村里的人分为两拨。”

“一拨去县城门口施粥,另一部分去建造烧砖坊!”

“大家各司其职,事情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村民们一听,松了一口气,脸上重新露出笑容。

有人高声喊道:“老祖宗真是英明!”

“咱们就这么办!”

其他人也纷纷响应,“对!咱们听老祖宗的!”

寒风依旧凛冽,但村民心中却燃起了一团热火。

村里人自觉分成了两队,各自忙碌起来。

不一会儿,村子中央的空地上停了几辆牛车。

各家各户留下冬日所需的粮食,将剩余的粮食全都搬上了牛车。

粮食堆得高高的,七辆牛车竟然才装了三分之一。

村长柳世风见状,连忙指挥人将剩下的粮食搬到祠堂旁边的库房。

此次用完,后续的粮食就可以直接从库房搬取。

柳世风只知老祖宗这样吩咐便这样做了。

村里的妇女和小孩随着队伍,赶往县城门口施粥。

他们一脸高兴,说着家常,心里充满了温暖。

与此同时,村里的年轻汉子纷纷前往老祖宗家。

还没到院门口,他们便看见院旁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红砖。

众人相视一笑,默契地动手搬砖。

他们推着单轮小车,一趟趟地将砖块运往村西头。

村西头,一片热火朝天。

有人忙着和水泥,有人忙着除杂草,还有人忙着打地基。

大家分工明确,动作麻利。

虽然寒风刺骨,但每个人的额头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按照柳世风给的图纸,他们开始修建烧砖坊。

“来来来,喝热茶!”

柳世风带着一群小孩,手里拎着一壶壶热茶。

青壮汉子们个个干劲十足,手中的铲刀挥舞得飞快。

他们一手拿着砖,另一手握着抹水泥的铲刀。

脸上满是汗水,却笑得格外爽朗。

他高声对村长柳世风喊道,“我们不渴也不冷,心里头热乎着呢!”

“赶快把这烧砖坊建好,老祖宗看了肯定开心!”

周围的村民也纷纷笑着附和。

“是呀是呀!咱们心里热乎着呢!”

“早点建好,好让老祖宗放心!”

柳世风看着干劲十足的村民,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小孩子们拎着几个大壶,壶口还冒着热气,显然是刚刚熬好的。

他故意板起脸,高声说道,“你们确定不喝?”

“这可是柳夫人吩咐熬的。”

“老祖宗让我拎来给你们喝!你们确定不喝?”

村民一听,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眼睛齐刷刷地看向柳世风手中的茶壶。

有人嬉笑着开口,“哎呀,村长。”

“您怎么不早说!”

“这当然得喝!”

“快快快,给我来一碗!”

其他人也纷纷放下手中的砖块和铲刀,围了过来。

“对对对,我也要一碗!”

“狗蛋,快快快,给我也来一碗!”

柳世风见状,哈哈大笑,一边吩咐小孩子们给村民倒茶。

一边调侃道,“刚才不是说不饿不冷吗?”

“怎么这会儿又抢着喝了!”

村民接过热茶,一边吹着热气,一边笑着回应。

“村长,您就别打趣咱们了!”

“这热茶可是老祖宗的心意,咱们哪能不喝?”

一口热茶下肚,村民顿时觉得浑身暖洋洋的。

胃里仿佛有一股暖流涌动,整个人都舒坦了许多。

有人忍不住感叹道,“哇,舒服!”

“感觉身上又有劲了!”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对对对,接着干!”

“咱们可得加把劲,早点把这烧砖坊建好!”

不一会儿,几壶热茶就被村民喝了个精光。

大家抹了抹嘴,重新拿起铲刀和锄头,干劲十足地开动起来。

柳世风站在一旁,看着忙碌的村民,心中满是感慨。

谁能想到以前穷困潦倒的大柳树村,如今竟过上了此等好日子。

这一切都是托了老祖宗的福啊!

大雪封山,寒风刺骨。

大柳树村的妇人和孩子拉着七辆装满粮食的牛车。

艰难地行走在铺满积雪的山路上。

车轮在厚厚的雪地上压出深深的辙痕。

牛儿喘着粗气,妇人和孩子的脸上也满是汗水。

经过两个多时辰的跋涉,他们终于赶到了县城门口。

城门口早已聚集了许多流民。

他们衣衫褴褛,冻的瑟瑟发抖。

手里拿着破破烂烂的碗筷,排成一队。

眼巴巴地望着大锅里的白粥,口水直流。

原来,县令张大人早已吩咐衙差在城门口架起了粥棚,施粥救济流民。

他们见状,赶紧在城墙下找了一块空地。

搭起简易的棚子,架起火灶。

搬下牛车上的粮食,准备烧火熬粥。

周围的流民看着一车车粮食,一脸欣喜,泪水涟涟。

但一些流民的眼神却渐渐变得贪婪起来。

甚至一些穿着整齐的百姓眼中也闪着异样的光。

似乎在心里盘算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