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

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暖阳烘焙坊”的操作台上,照亮了陈阳手中的小木勺和碗里的面团。他站在那里,专注地搅拌着,每一下都显得格外轻柔,仿佛生怕惊醒了面团中的精灵。

林鸢站在一旁,手中端着一杯刚冲好的咖啡,热气袅袅上升,与阳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温暖的画面。她看着陈阳的动作,嘴角不禁泛起一丝微笑,忍不住开口说道:“陈老板,你这是在做面包呢,还是在画艺术品啊?”

陈阳抬起头,也笑了笑,他的笑容如同清晨的阳光一般温暖,“我只是在练习新的发酵配方而已。”他的声音平静而温和,透露出对烘焙的热爱和执着。

林鸢听了,不以为然地撇撇嘴,“你的面包都已经这么香了,还用得着这么讲究吗?”她的语气中带着些许调侃,但更多的是对陈阳手艺的认可。

陈阳没有回答,只是低头继续手中的动作。他的目光落在窗外的田野上,思绪渐渐飘远。

几个月前,他开始尝试用本地特有的小麦品种\"金穗\"制作面包。这种小麦不仅风味独特,而且非常适合用天然酵母发酵。在农业部的支持下,他和几个农场主合作,成功种植了这片金黄的小麦田。

但是,陈阳心里明白,仅仅用面包展示地方小麦的独特风味还不够。他希望,这些面包能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起人与土地,连接起不同的文化。

---

2.

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巴黎郊外的一座小村庄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面包店的操作台上,照亮了艾兰忙碌的身影。他熟练地揉着面团,将其塑造成各种形状,然后放入烤箱中烘烤。面包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店铺里,让人垂涎欲滴。

艾兰是一个享誉欧洲的面包大师,他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他的面包以其独特的口感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品尝。然而,尽管他已经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他却始终记得自己祖父母教导他的一句话:“面包是有根的,它的根扎在泥土里。”

这天,艾兰像往常一样忙碌着,突然,他收到了一份来自中国的邀请。邀请人是陈阳,一个对面包充满热情的中国人。陈阳希望通过一场“国际面包对话”,将中国本地小麦的独特风味介绍给全世界的面包师。

艾兰对这份邀请感到非常好奇。他知道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历史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对于中国的小麦,他却知之甚少。他决定接受陈阳的邀请,亲自飞到中国,看看这种被称为“金穗”的小麦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

国际面包对话会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古镇举行,这个古镇依山傍水,古色古香,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来自世界各地的面包师们怀着对面包的热爱和对交流的期待,纷纷汇聚于此。

在众多面包师中,有来自法国的艾兰,他的面包以精致的工艺和独特的风味而闻名;有来自日本的渡边,他的面包则注重细腻的口感和精致的外观;还有来自南美秘鲁的面包师索菲亚,她带来的面包充满了南美风情。

陈阳站在自己的展台前,心情有些复杂。他既期待着能够与世界各地的面包师们交流,分享自己对面包的独特见解,又担心自己的作品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可。

他展示的不是一块普通的面包,而是他多年来用心血和汗水浇灌而成的作品——用中国本地小麦“金穗”制作的手工面包。这款面包不仅选用了优质的本地原料,还融入了陈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正当陈阳暗自思忖时,一个身材高大的面包师走到了他的展台前。这位面包师留着一脸浓密的胡须,眼神犀利而专注。他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向陈阳问道:“这就是你们的面包吗?”

陈阳连忙点头,微笑着回答道:“是的,这是用我们本地的‘金穗’小麦制作的,它有一种独特的香气,我想,这种香气只有中国人才能感受得到。”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对中国文化的自豪。

面包师皱了皱眉,似乎听出了陈阳话中的骄傲。他尝了一口面包,脸上顿时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这...这是一种特别的香气,像是泥土的味道,但又不仅仅是泥土。\"

陈阳笑了笑,\"那是土地的味道。\"

面包师恍然大悟,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你的面包告诉我们,土地是有记忆的。\"

---

4.

就在这时,“永恒香”的代表突然如鬼魅一般出现在对话会上,仿佛是特意来给陈阳一个下马威。他们派来的竟然是一名年轻的项目经理,名叫马克。只见马克身着一套剪裁精致的笔挺西装,身姿挺拔,气宇轩昂,手中还紧握着一叠厚厚的资料,步履稳健地径直走到陈阳的展台前。

“陈老板,久仰大名啊!”马克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之意,“不过呢,我得坦率地说一句,虽然你的面包确实独具特色,但它那所谓的‘土地味道’,恐怕未必能迎合全世界消费者的口味哦。”

陈阳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但他并未立刻回应,而是沉默片刻后,缓缓拿起桌上的刀叉,优雅地切下一片面包,然后将其轻轻地放在一个精致的小盘子里,微笑着递给马克,说道:“马克先生,不妨先尝一尝吧,说不定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呢。”

马克见状,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伸手接过了那片面包。他先是端详了一番,然后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然而,就在面包入口的瞬间,他的脸色突然变得有些古怪,原本的自信与傲慢似乎在一瞬间被某种难以言喻的味道所击溃。

马克的眉头紧紧皱起,仿佛在努力分辨着口中的味道。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说道:“嗯……这味道确实很特别,不过,我还是觉得它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那种味道。”

陈阳笑了笑,指了指远处:\"但是,总有人会喜欢的,不是吗?\"

马克没有回答,只是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

---

5.

夜幕降临,对话会宣告结束。各国面包师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的见闻和体验。陈阳坐在中间,听着大家的讨论,忍不住感叹:\"其实,面包就像文化一样,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但最终,真正能打动人心的,还是那份真诚和坚持。\"

艾兰突然开口:\"陈阳,你让我重新认识了面包。谢谢你让我看到了土地的味道。\"

陈阳笑了笑:\"是你让我看到了面包的更多可能性。\"

他转向其他面包师,继续说道:\"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但因为面包,我们能够分享彼此的文化,分享彼此的信仰。我相信,这就是面包的力量。\"

他的话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一时间,掌声如潮水般涌来。

---

6.

对话会结束后,陈阳和艾兰一起前往了一家乡村餐厅用餐。两人聊起面包,也聊起了各自的文化和传统。

\"你知道吗?\"艾兰突然说道,\"其实,面包的制作方法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为什么要做这片面包。\"

陈阳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就像你说的,它是土地的记忆,是我们的根。\"

艾兰点了点头:\"没错,是根。我们的面包就像文化之根,扎根于各自的土壤。但根扎得再深,最终也要长出叶子,才能与天空对话。\"

陈阳若有所思地说道:\"你的叶子,是法国的奶酪和黄油,我的叶子,可能是中国的茶叶和酱料。\"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景象——他们的面包,带着各自的文化背景,正在与更广阔的世界对话。

---

7.

几天后,\"陈阳与世界面包的对话\"被多家国际媒体报道。许多面包师受到启发,主动联系陈阳,希望能学习用中国本地小麦制作面包的方法。

而在\"面包之家\",李总也看到这篇报道,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曾经与陈阳的对手戏,突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面包的价值,真的在于配方和品牌吗?\"李总喃喃自语,\"或许,真正的面包,应该扎根于真正的土地和人心。\"

他立刻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决定调整品牌定位,推出一个全新的系列——\"地球面包\",与\"全球面包师联盟\"合作,向世界推广更多地方特色面包。

---

8.

画外音,陈阳站在一片金黄的麦田中,手中握着一束麦穗,看着远处的高山和蓝天。

\"土地是有记忆的,\"他说道,\"而面包,是让这些记忆被记住的方式。\"

画面缓慢拉远,远处一群孩子围着一位面包师,学着用面粉制作形状各异的面包,他们的笑声回荡在田野间。

字幕升起:\"面包,是一种语言,与世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