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菊曾想过,靠那块玉牌行事,凭借母亲当年的救治之恩,也许能谋个良籍,但是这恩情用了,就没了,她更想将其用到刀刃上。

小菊愁眉深皱,现如今没个契机,她纵有千般本事,万般能耐,想要跨越阶层,也难如登天。

花妈妈见了,就对小菊道:“还没出什么事儿呢,你就失了方寸?往日里的稳重与心气呢?”

听到花妈妈的责备,小菊道:“是我太沉不住气了,妈妈的教诲,我记住了。”

花妈妈见此,伸出手拍拍她的肩膀:“你是个聪慧的孩子,人又稳重,因此平日里我不曾说你两句重话,但最近你行事,越发的急躁了,你心思重,我也瞧不透你,但我还是想问问你,你到底在急什么?”

小菊听了此话,良久没有作声。

“我也不知自己在急什么,可能是因为……”我太弱小了。

因为弱小,所以恐惧未知的变化,所以才着急,不停的劝吴七娘生子,至少有了个孩子后,自己与小梅才有个依靠。

小菊想过最差的打算,吴七娘死于生产,自己与小梅作为嬷嬷去照顾孩子。

但是,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有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后,便想要得到更多。

见识过绫罗绸缎裹身,又哪里甘愿荆钗布衣过一生,吃过山珍海味,又怎咽得下粗粝的豆饭。

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一无所有的孩子了,因为拥有了,所以才害怕失去,因为不具备保住这些的实力,所以害怕,所以着急。

想明白这些后,小菊看向花妈妈,郑重的向花妈妈行礼:“妈妈,多谢你的教诲,若不是你及时提醒,只怕我会行差踏错,最终万劫不复。”

花妈妈听了此话,温和的笑道:“你呀,就是太年轻,经历得太少。不过,也不怪你,你现如今,论实岁也才十六、七。”二八年华的佳人,在花妈妈这些岁数看来,就是年轻小姑娘,难免会犯错。

小菊道:“不算小了,女儿家的好年华,就那么几年,过了双十,就算老姑娘了。”因此,留给她们姐妹的时间,也不过一二年,比较李二郎这般的出身,可选择的余地太多了,又怎会选择失了滋味的黄花菜。

花妈妈听了这话,却道:“着什么急,女人的魅力,不论年岁的,豆蔻少女有豆蔻少女的灵气,二八佳人有二八佳人的青春动人,过了双十的小妇人,少了青涩,多了几分成熟,过了三十,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像熟透的果子,可果子就是要熟透了,才香甜。”

“徒儿,受教了。”小菊回道。

花妈妈轻笑出声:“咱们郎君,我瞧着,有不独独偏好年轻水嫩的姑娘,丰腴的他爱,窈窕的他也爱,只要有动人之处,都能入他眼。你们姐妹这样的并蒂莲,他也爱,所以,你不用着急,一步一步走踏实了就行,别的不用担心,自有我呢。”

小菊应道:“妈妈心意,我们姐妹都知晓,只是,也不能一味的依靠妈妈出力。”

花妈妈却笑着摇头道:“我也不是白出力,你们姐妹好了,我才能好。”说到此处,两人相视一笑,彼此也算是达成了默契。

花妈妈扶姐妹两人上位,她们姐妹替花妈妈铺路,虽是各取所需,但也不乏真心。

经花妈妈一番开导,小菊也不再那么急躁了,反而静下心来,细细思索,怎样做才能借由郎君议亲一事,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

郎君议亲一事,已经成了定局,自己要想的,应该是如何借此谋利,或者是借此拨动这后院的时局,公子蘅那边,是否有可为之处?

但这一切的前提,得先看看未来的主母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是个和气的,如杨夫人这样的,那就不必着急。

这样的主母,是不会在意郎君有多少妾室的,甚至会贤惠的给郎君纳妾,因为这些妾室的子女,名义上都是主母的孩子,这些妾室,其实就是给生育孩子的。

如果脾气秉性不大好,又似自家小娘这般小性儿的,那就得早做打算。

想明白了这些,小菊便又叫人去打听王家姑娘的脾气秉性,除此之外,旁的世家中出身好,且适龄的姑娘,也一并打听了。

这些事情,陈二郎他们就不好去探听了,毕竟现如今的女娘好多都长于闺阁,传不出什么坏名声。

即使有那不好处,家里都遮掩着,因此想要了解这些女娘的心性,还得从后院入手,特别是那些往来于各个府邸传话的婆子,她们来往在这些世家间,或多或少都听过什么风言风语,这些话里,虽然两句真八句假,但好歹也沾着点边。

想到这些,等离了花妈妈这边,回到了东厢房,小菊便叫来琉璃,在她耳边细细的言语了一番,给她塞了一些银子,叮嘱道:“你去打听的时候,不管真假,只要是有关那些女娘的消息,都传回来。”

琉璃应声,等琉璃离开后,小菊又叫来小梅。

小梅向来跟底下的婆子走得近,叫她也去打听打听,再跟琉璃打听回来的消息两相对照,就能筛选出大部分的假消息去。

等吩咐完这些,才整理了一番衣裳,进屋伺候吴七娘。

冬日里天冷,吴七娘怕冷,就窝在炕上看游记。

见小菊进来了,就问道:“你方才怎么去了那么久?”

小菊回道:“奴婢方才出去,叫人去打听并州城里身边贵重且与郎君适龄的女娘去了,还有就是吩咐琉璃她们去跟底下的婆子打听,这些女娘又是个什么性子,可好相处。”

吴七娘一听,便知她这样做的缘由,就道:“你倒是想到先头了,我刚想叫你去做这些。”

小菊只道:“做奴婢的,自当事事想在前头,为主子分忧才是。”小菊伺候吴七娘这些年,自是知道吴七娘喜欢听什么话,说了一番表忠心的话语,哄得吴七娘身心舒畅。

吴七娘就喜欢看底下的奴才,对自己毕恭毕敬的模样,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让人沉醉其间。

两人正说着话,一个婆子脚步匆匆跑了进来,小菊见了,就道:“这么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