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姑娘跟五姑娘道谢,谢她为自己解围。
五姑娘笑道:“八妹妹年岁小,说话不知轻重,七妹妹也别放在心上,她没甚坏心思。”五姑娘五官生得侬艳,笑起来给一人爽朗之感,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
七姑娘点点头,表示自己不会多想。
六姑娘在一旁,也劝解了几句。
三人说着话,到了路口,才分了路。
如五姑娘所料,八姑娘的话,在吴太太出门前,就传到了吴太太耳朵里。
吴太太听了下人的回禀,对夏蝉道:“夏蝉,后日我与老爷出门后,你便跟八姑娘的教养嬷嬷说一声,八姑娘的性子,得好好掰一掰。她性子可以急,可以燥,毕竟一样米养百样人,要是所有人都一样的性子,倒显得无趣,但她不能不知好歹,要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夏蝉应声:“奴婢记下了。”
吴太太点点头,拿着一把剪子,将稻穗修剪后,插入瓶中,仔细打量后,觉得满意了,才对挽春道:“叫人送去祠堂供着。”
挽春就叫了一个稳重的婆子进来,叫其小心捧到祠堂那边供着。
供奉五谷给祖宗,是蜀地的习俗,感恩祖辈留下的土地,同时也是祈求祖宗庇佑,保佑秋收时风调雨顺,让秋收的粮食顺利入仓。
秋收的时候,主子们去了芙蓉城参加秋宴,吴家大管事被留了下来,管理秋收的杂事,忙得团团转。
府里上下识字的,不管是丫头还是婆子,都被抽调出来,帮着记录各处收上来的租子。
小梅姐妹被厨房借去了,帮着记录各庄子送上来的食材。
“晒干的香菇,七百斤,银耳三百零七斤五钱,杂菇共计一千两百斤……活兔三百只。”小梅将手里的单子一口气报下来,只觉口干舌燥。
厨房的大管事曲妈妈坐在一旁,听底下的丫头婆子报单子,手里拿着算盘扒拉,算着数。
小菊在一旁,跟几个婆子对着账。
听小梅报完后,曲妈妈皱眉道:“是哪个地方送来的单子?”
“回妈妈,是挨着嘉陵那边的庄子。”小梅看了落款,回道。
曲妈妈对一个婆子道:“去把去年跟前年的账册拿来我瞧瞧。”又不耐烦的骂道,“这些个刁才,这几年天时好,他们交上来的东西,倒一年比一年少,可见是皮子痒了。”
本来秋收就忙,还要去查前两年的账册,曲妈妈心情免不得有些烦躁。
这时候,门外进来一个婆子,回禀道:“曲妈妈,大库房那边问,今年的山珍可点齐了没?”
曲妈妈不耐烦道:“催啥子嘛催,你去回大库房那边,是急着去投胎,还是急着去喔历(吃饭)。”说到后面,粗话都出来了,显然是心情不好,十分的不耐烦。
大库房那边来传话的婆子,在外面听见了,也不敢进来触霉头,只讪讪的回去了。
曲妈妈转头,又问白芨:“单子都点齐了吗?”
白芨听声,抖了抖,随后才回道:“回妈妈,点齐了。”
曲妈妈没好气道:“既然点齐了,那还不给大库房那边送去,什么都要我吩咐,叫你们来是吃干饭的吗?”
白芨身边的两个丫头也跟着抖了抖,曲妈妈不愧是能管大厨房的女管事,这也太凶了,谁不怕呀。
白芨苦着脸,连忙叫人去送东西。
晚间的时候,小菊等人回到并茂园,个个如霜打的茄子一般,蔫哒哒的。
也顾不得主子们的那些恩怨了,凑在一起吐苦水。
“呜呜……往常我还觉得我们家小娘凶,不好伺候,呜呜……可跟曲妈妈一比,我们家小娘可真是好性子。”
“可不是。”此言一出,旁边都是附和声。
小菊牵着小梅的手,拉开了与她们的距离。
小梅也蔫巴了,她往日里也算是能说会道,大厨房上上下下都能说上两句话,但到曲妈妈跟前,也成了霜打的小茄子,还时不时被曲妈妈阴阳怪气几句。
小梅也心有戚戚,今日大厨房上下,都挨了骂。
回话慢了被骂,语意不清被骂,手脚慢了被骂,其它来回话的,来了大厨房都小心翼翼的,生怕也挨骂,一句话都不敢多说。
今日,大厨房事忙,下人吃的豆饼没熟透,都没人敢抱怨两句,生怕传到了曲妈妈耳中,又是一顿好骂。
夏蝉作为太太身边的大丫头,留下帮着处理秋收的事情,站在曲妈妈跟前,都不敢多说一句。
论资历,曲妈妈是吴家家生子,老老小小几辈人都伺候主子,夏蝉只得退一步。
论能力,曲妈妈既然能管理大厨房这一摊子事情,能力是极为出众的。
论主子的信任,能管大厨房,就能说明曲妈妈有多得信任。
上上下下,谁敢跟曲妈妈别苗头。
回了园子,姐妹两人,先去给七姑娘回话请安。
七姑娘见她们一副精气神都耗尽了的模样,忍不住问了一句:“大厨房究竟是何等的忙乱?”
小菊回道:“回姑娘,这几日,大厨房着实是忙,要在半个月内清理好底下庄子上送来的东西,还要去查往年的账,上上下下忙成一团。”
七姑娘不由得皱眉:“那明日,你们还得去大厨房帮忙?”
小菊点点头。
七姑娘免不得叹一声气,这几日,她身边伺候的人只有敖妈妈跟桂瑛。
敖妈妈不够贴心,桂瑛又过于敦厚,七姑娘总觉得不称心。
往常,自己要喝茶,小梅总能及时捧来适宜入口的茶水。要看书,不需多说,小菊总能拿来自己想要看的书,要写字,墨水浓度就恰到好处……不需要多吩咐,一切都能称心如意。
平日里不觉得,现下离了她们姐妹伺候,有了对比,才觉出她们的好。
七姑娘见她们两人实在是疲累,让她们早些休息去了。
小菊却道:“奴婢伺候姑娘睡下,旁人粗手粗脚的,奴婢不放心。”
七姑娘也没再说话,点点头应了。
小菊打发了小梅,伺候七姑娘洗漱,又拿了梳子,为她通发。
夜深了,姐妹两人并肩躺着,因着累极了,反倒是睡不着。
“姐,曲妈妈瞧着可真威风,若哪一日,你我姐妹也这般威风就好了。”小梅感叹道。
通过这几日相处,小梅被曲妈妈的魅力所俘。
这么一大摊子的事情,曲妈妈处理得妥妥当当的,即使出了什么岔子,也及时处理,那种遇事不慌,一切尽在掌控的气度,当真让人折服。
小菊也不由得心生向往,比起花妈妈,她更想成为曲妈妈这样的人,下意识的就观察对方的行为处事,模仿对方。
做事情的时候,会想,如果曲妈妈是自己,她会怎么做?
此后的几年,小菊最盼望的就是秋收去厨房里帮忙,她学着曲妈妈处事,一步步走到曲妈妈跟前,从报单子的小丫头,到处理事情的跑腿,到独处一面的管事丫头,她花了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