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边的动静不大,但小菊心细注意到了,忍不住多打量了两眼,心下有些奇怪。

杜夫人不过是多夸赞了两句,秋月怎么一副如丧妣考的模样?

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说道不成?

晚宴散了,这事儿一直在小菊心里存了一个影儿。

秋月那边,心如火焚,回到了正院,就跪在了太太跟前。

“太太,你别将奴送出去,奴、奴……腹中已经有了老爷的孩子。”秋月跟在吴太太身边久了,也知道些世家贵族的规矩。

世家贵族互送丫鬟,本是常事,说出去,还是一件风雅之事。

但作为即将被送出去的丫鬟,秋月可不觉得这是雅事,如若没有生下个孩子,她也许一辈子就会被人送来送去,因此,她才违逆了太太,私下里跟吴三老爷有了鱼水之欢,珠胎暗结。

秋月长得美,哭起来也十分的美,她名唤秋月,也当得起这名字,如高天之月般动人。

可是,再是柔弱动人的美人,都引不起那坐在榻上的人的怜惜。

吴太太皱眉,眼睛里尽是不耐烦,看向挽春。

挽春屈膝,下颌微微一抬,一旁站着伺候的丫头便明了,站了出来七手八脚的将秋月“扶”走了。

“太太,秋月糊涂,不知你的苦心,奴婢去劝劝她。”挽春道。

吴太太点点头,对挽春道:“你将此事处理好,让府医多多照看,半个月后,让她与二嫂子一同回芙蓉城。”

吴太太身后站着的夏蝉微微发抖,还好,自己把持住了,没有听信老爷的那些甜言蜜语。

本来,太太是准备让秋月跟随大姑娘陪嫁固宠的……

夏蝉也不知,秋月是跟大姑娘陪嫁好,还是随杜夫人去芙蓉城好,但再怎么样,也比现在好。

太太方才的话,就是让挽春将秋月腹中胎儿打下来,让府医多加照看,不损容色,就是只需要保住她那张脸,其余的,都是次要的。

此后,小菊再未见过秋月,只听说,她跟几个丫头,被太太送给了杜夫人。

杜夫人带她们回去后,让她们在宴席上表演舞乐,最后秋月被一个将军看上,要了去。

再无音讯。

杜夫人正享受着丫头的推拿按捏,一个穿着素绸衣裙的婆子,画着已经不再时兴的酒晕妆,走了进来,低声道:“太太,都打听清楚了。”

杜夫人睁开眼,白日里和蔼可亲的面容,在昏黄的烛火照耀下,显得有些冷漠。

她挥手,几个丫头行礼退下。

“那两个丫头,你觉得哪个好?”杜夫人问道。

婆子低声回道:“奴婢方才出去打听了一下,平日里这几位姑娘在家里的作为,三姑娘性子恬静,但心里是个有成算的,四姑娘年岁小些,性子活泼,天真可人。”

婆子没有说哪一个好,只将两人的性情说了一遍。

杜夫人就道:“天真可人好,惹人怜爱。”还不会给自己的女儿带来太大的威胁,好把控。

“太太所言及是。”婆子笑了起来,嘴角点着的面靥跟着动了起来,看起来有些诡谲。

杜夫人在来之前,就打算好了,人选就从三姑娘、四姑娘中选。

至于二姑娘,娘家的嫂子既然瞧中了,便不好与之相争,女子出嫁后日子过得如何,多数是倚靠娘家,因此杜夫人不会因为这点子事情,就跟娘家的嫂子交恶。

“等下,你去娇娘那边看看,看她愿不愿意带着琬儿出嫁。”

“喏,奴这就去。”

那婆子出去后,几个伺候的丫头才进来。

吴娇娘得知母亲杜夫人看好四姑娘吴琬,就道:“既如此,便定下琬儿与我一起出嫁。”

婆子道:“那日后,姑娘可得跟顾着点琬儿姑娘。”年岁小,多哄一哄,就能拿捏住对方。

吴娇娘道:“这点子事情,我心里还是有数的。夜深了,月妈妈也早些回去休息吧。”

婆子便依言退下。

等婆子走后,吴娇娘看向窗外的明月,注目良久,才轻叹道:“素心,你说家里为什么一定要我带着媵妾出嫁?”

素心没有回,只静静的站在那里,而且,吴娇娘也不需要她的回答。

作为吴娇娘的大丫头,素心最是知晓吴娇娘的心思。

自家姑娘跟白家的郎君,是青梅竹马,白家的郎君如清风朗月,自家姑娘一颗芳心便落在白家郎君身上。

现下又与白家郎君定下亲事,正是情谊浓时,不想家里却给自家姑娘泼来一盆又一盆冷水。

还没开心几天,就被家里的长辈告知,要选定陪嫁媵妾的人选。

正是情浓之时,哪里容得下跟情郎之间的第三人,对于陪嫁的媵妾,吴娇娘是抵触的。

但陪嫁媵妾,这是世家贵族的规矩,为的是家族利益,哪有吴娇娘置喙的余地。

吴娇娘难受了一夜,但第二日见着四姑娘的时候,她不曾显露半点不喜,反而待其极好。

二姑娘、三姑娘面上虽有些失落,但也不曾嫉妒四姑娘,只劝四姑娘与吴娇娘交好。

大姑娘私下里,给二姑娘、三姑娘送了些东西过去,安慰两位妹妹。

五姑娘私下里跟六姑娘、七姑娘嘀咕:“我本以为会选二姐姐、三姐姐两个年岁更近的,不想却选了四姐姐。”

七姑娘没有言语,只听她们两人说话,六姑娘就道:“想来,嫡枝那边,有自己的打算。不管怎样,我们也该给四姐姐道贺才是。”

五姑娘点点头:“是该去道贺,不过,还是等太太那边传出了消息后再去吧,免得生出什么波折来。”

六姑娘、七姑娘都点点头。

八姑娘那边,正与莫小娘说话,莫小娘抱着四哥儿,带着几分遗憾道:“也是我儿年岁小了点,不然这番富贵,我儿也能搏上一搏。”

八姑娘道:“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想是我没这个缘法。”

莫小娘叹息一声:“也不知我儿的缘法在哪?芙蓉城里的几个世家的郎君,现下都定下了正妻,我儿若是做不了媵妾,就只能做第一等的良妾,跟媵妾比起来,终究是低了。”

莫小娘自己就是良妾,别看都是妾,这媵妾与良妾的差距就大了。

媵妾等同于侧室,进门后就会进族谱入宗庙,地位高,而良妾之流,如果没有娘家为倚仗,地位也就比陪房高点,只是不可任意买卖。

因此,世家旁支的姑娘,若是想入高门,最好的出路就是做媵妾。

————

知识小课堂:古代对于妾室的划分(妻子的亲姊妹、堂姊妹、表姊妹为贵,其次就是没有血缘关系,但有表姊妹名头的妾室,目的是稳固联姻,毕竟古代生产太容易死人)

正妻

嫡妻、正室、正房、发妻、原配正妻去世后再娶的为“继室”。

平妻

表面与正妻平等不需行礼,但仍以正妻为大,多为商人在外所娶。(礼记不承认这种,朝廷的礼法也不认)

媵妾(侧室)

西周战国时期到隋唐,都有这种随嫁制度,主要目的是稳固联姻。和妻子一起嫁的亲姐妹,或堂姐妹,孩子可视为嫡子,未生育也可进族谱入宗庙。

副室

正妻表姐妹,生孩子才可进谱入庙

偏室

正妻非血缘关系表姐妹,生孩子才可进谱入庙,出嫁不能坐婚轿。

偏房(良妾)

和正妻无任何关系,生孩子可进谱入庙,可与以上等级同桌吃饭

——以下可通买卖

陪房

陪嫁的管家和丫鬟,不可与以上等级同桌吃饭,年轻的陪嫁丫头,伺候男主子。

侍妾

另收房妾的侍女,不可扶正,需服侍男主正妻、侧室等人。

婢妾

被收房为妾的婢女,卖身为奴、罪犯的女眷。

通房

地位最低的妾,即使生孩子也可当物品一样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