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快穿:新手系统它靠宿主赢麻了! > 第85章 清穿五公主叛逆后震惊皇阿哥30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5章 清穿五公主叛逆后震惊皇阿哥30

“咳!”

时安见他们的目光齐刷刷地射向自己,一脸奇怪地问道:“你们怎么不聊了,我就是嗓子突然有些痒,你们就当我不存在便是。”

说罢,她悠然地端起茶盏,轻抿一口。

“宿主,你真坏,太子和张大人恐怕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胤礽和张延玉顿时不再互相恭维,迅速跳过这尴尬的一幕,佯装若无其事地继续讨论起政事来。

......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这句话放在海上同样适用,明明看起来近在咫尺的大陆,足足花费了三天时间才抵达。

时安踏入属于葡萄牙的港口后,心中很是好奇这个海上霸主。

16世纪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中扮演活跃的角色,成为重要的海上强国。

甚至还妄图和西班牙一同瓜分世界!

胤礽等人在船靠岸后,便将自己最好的精神面貌呈现出来,他们现在代表的是大清,绝对不能让这些传教士们小觑。

能进入使者团里的,大多都是精通好几门语言的佼佼者,胤礽和时安更是熟练掌握八种语言,其中便包括葡萄牙语。

时安好奇地打量着周围,街道两旁有着风格迥异于清朝建筑的房屋,人群来来往往,各种肤色的人汇聚在此。

戴梓和其他几位工部擅长钻研的大人,此刻双眼放光地看向港口停泊地葡萄牙轮船。

来之前,时安特意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藏拙,他们这次来是偷学技术的,不能引起那些国家的警惕。

起初,除戴梓外其他工部的人还对时安的话不以为然,认为五公主这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然而,当他们亲眼目睹了葡萄牙的装货的轮船后,才明白五公主话中的意思。

胤礽表面上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内心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他原以为大清的船只已然是登峰造极,可与眼前这些货船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与此同时,他心中涌起一股如潮水般的紧迫感,这股紧迫感不仅没有丝毫消退,反而如滚雪球般随着所见所闻越发强烈。

其他的使臣也头一次知道,原来外面的国家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落后贫穷。

……

时安没想到,等他们访问完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兰西、普鲁士会耗费三年多的时间。

他们观摩了葡萄牙最大的船厂,见识到他们厉害的海军战船,戴梓等人按照时安的嘱托,故意装出一副门外汉的模样。

果不其然,船厂的那些讲解知识的技术人员见他们如此愚钝,言语之中流露出轻视与炫耀,戴梓他们却视若无睹,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

葡萄牙强大的海军力量带给了胤礽等人深深地震撼!

同样,葡萄牙通过殖民掠夺获取大量土地和财富的行径,也令他们心生忌惮,迫不及待想要回到大清,告诉康熙,一个澳门绝对满足不了野心勃勃的葡萄牙。

然而,等他们到达英国时,更是被这里发达的经济体系、政治架构、商业组织以及工业等所震撼,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胤礽等人强压着内心的波澜,跟随英国官员参观了格林尼治天文台。

他们亲自操作天文望远镜,见到头顶遥不可及神秘莫测的天上的繁星。

最让胤礽印象深刻的是,英国拥有国家出力建设的学校,小学、中学和大学,甚至那些皇家学院,普通平民都可以进入学习。

当他亲眼见到曾经与皇阿玛有过书信往来的牛顿本人,从他口中得知,他的家庭只是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他便是在金格斯皇家中学结业,于剑桥大学深造。

胤礽神色淡然,然而,牛顿的话却让他久久不能平复内心的波动。

这里的上层不仅没有限制平民学习新鲜事物,反而极力鼓励研究,那一座座博物馆、研究院以及公共图书馆,让使团众人心生惊讶。

此外,胤礽他们还受邀请共同见证了英国伦敦股票交易所成立,见识的越多,他们才知道,原来商贾并非贫贱,英国如今这般繁华离不开这些商贾们。

时安看的越多,心里越发厌恶康熙的所作所为。

英国这些国家在大力发展工业,鼓励百姓多多研究。

而康熙在做什么?

他明明料到了西洋这些国家未来会对中国构成危险,却毅然决然地选择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开放海禁几十年,便又颁布南洋海禁政策,让\"片帆不得入海\",只是因为他害怕百姓接触到新事物,不受他的统治。

“愚民”“弱民”“疲民”的帝王之术,他运用得可谓是炉火纯青。

颁布海禁政策,欺骗百姓,压制火器,无非是不想让百姓拥有强大的武器,与大清八旗抗衡,对八旗子弟阿谀奉承,重用旗兵,是为了‘辱民’,让卑微的汉民们自惭形秽,不敢心生叛逆。

大清的这些皇帝,无时无刻不在忌惮中原汉人,他们不在乎什么先进文化和技术,他们目的只有一个,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让下面这些汉民们臣服自己。

时安那个世界的人,很少有人喜欢大清这个朝代,很多人都很是厌恶大清,更是有‘满清误国三百年’的说法。

若是康熙开明些,放开海禁,放开那些束之高阁的西方技术,那么或许就不会有后来晚清的备受欺凌,那段令无数华夏人痛心疾首、愤恨难平的屈辱历史。

同样是一国之君,彼得大帝在结束游历返回沙俄后,大力推动工商业的发展,准许企业主购入整村的农奴到工厂劳作,批准外国人在俄国开设工厂。

为了鼓励西方工艺和技术的引进,他把许多西方技术人员带入俄国,还派遣许多年轻的俄国人到东欧去学习。

他模仿英国等国家,全国建立学校,科研院,图书馆等等,鼓励所有人去学习,他善用人才,更重视人才。

这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

傍晚,时安见胤礽的房间烛火还在亮着,便走过去轻轻敲门,“二哥,是我。”

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沉思的胤礽,他揉了揉眉心,拖着疲惫的身躯走来开门,满脸倦容道:“进来吧,正好孤也想和你说说话。”

他语气沉重地说道:“茉雅奇,孤很庆幸你那天来找孤,要不然,孤也不会见识到外面这些国家已经强大的这个地步。”

“你不知道,在参观他们的军事设施时,孤藏在衣袖里的手在抖,曾经,孤以为大清很强大,可真正到了外面后,孤才知道,大清如今这般安定,还多亏了那片广袤无垠的大海......”

此刻的胤礽,全然不见在大清时的意气风发,眼里满是对国外的忌惮,自我怀疑。

“二哥,我们落后的不算晚,大清还有救!”

时安眼神坚定的看向他,眼中满是希望和鼓励,“二哥,我相信你若是登上那个位置,必定能让大清焕发出崭新的光彩,对吗?况且,我们也并非一无所获。”

说到这里,她的眼里闪过一抹狡黠的光,“毕竟,这些国家里,人才和人才之间也是有派系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机会得到赏识与重用,那我们惜才的太子殿下,不忍人才受到打压,将他们邀请来到大清有问题吗?”

胤礽的眼睛顿时一亮,对啊,没错,这不都是现成的人才吗?

因此,后面几个国家的旅程,胤礽的注意力也分散出来一部分放到招揽人才上面。

比如被誉为17世纪的‘亚里士多德’——莱布尼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