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驻美外交官,杨旭和张泽的工作必须细致入微,只要有漏洞就得补上。
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家基因检测公司是纽约市政府指定的筛查机构,如果华国总领事馆不认可这份报告,总得给出一个坚实的理由。
但杨旭不可能拿华国留学生的谍报,作为证据去质疑对方给出的官方检测结果。
此外,具备官方资质的检测机构就那么几家,全都是美方资本在运作,就算对方愿意换其他机构重新检测,也无法保证新的报告一定没有猫腻。
杨旭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棘手,现在酒店里等着回国的都是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回国后大概率将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万一里面混入一两个被洗脑的伪人,对国家带来的危害将不可估量。
眼看这个问题自己无法解决,杨旭马上掏出一台三折叠手机,拨通纽约总领事的加密卫星电话。
总领事是仅次于大使、公使级别的高级外交官,纽约总领事负责纽约附近十个州的辖区事务,通常为副司级。
而杨旭的上司黄召民总领事则是正司级,曾是华国驻非洲某国的大使,在调任纽约领事馆后保留原待遇,属于“低职高配”,证明华国政府对纽约领区的外交事务非常重视。
接通电话,杨旭快速向上司说明情况。
短暂沉默后,黄召民问道:
“普林斯顿大学的客座教授王雨桐应该就在你的酒店里,对吧?”
听到这话,杨旭愣了一下,随后伸长脖子望向餐厅。
一天前,他对餐厅里的大部分人都不认识,但在昨天拿到详细名单后,杨旭在最短时间内记住了所有人的相貌、名字等信息。
他很快就看到了坐在餐椅上的王雨桐。
“是的,她就在我们酒店。”杨旭回道。
黄召民又问,“老杨,我之前特别叮嘱你看好王教授的随身行李箱,你没忘吧?”
杨旭又瞧了一眼王雨桐,见她用腿夹着一只硕大的行李箱,回道:
“您放心,我早已让便衣武警在暗中保护着王教授,她的东西都在。”
“好,那我就实话和你说吧,”黄召民一字一顿道,“王教授的箱子里装的有一种叫做‘快速测伪仪’的原型装置,这个设备能够在「三秒钟内以百分之百的准确率检测出伪人」。”
“三秒...百分之百?!”杨旭极度震惊地念了出来。
黄召民看不到下属震惊的表情,接着道:“你把电话给她,让我和她说几句。”
“好,请稍等。”
震惊之余,杨旭用手捂住手机话筒,扭头吩咐张泽把王教授请到一旁的包厢来。
张泽立马走了过去。
面对张干事的邀请,王雨桐警惕地看向包厢,见杨领事守在包厢外,想到餐厅里还有几名便衣武警在,于是站了起来。
“晓楠,咱们去包厢吧。”
王雨桐想把胡晓楠也拉过去。
经过一天的密切相处,她确信胡晓楠不是伪人,身边多个信得过的人更稳妥。
即便在这个时候,胡晓楠也在忙着用笔记本电脑看论文,听到王雨桐的话,她二话不说合上笔记本电脑放进背包,起身跟在张干事和王雨桐身后。
等三人走近,杨旭吩咐张泽在守在门外以防有人偷听,随后看向胡晓楠。
“胡教授,请您也在外面等等吧。”
胡晓楠只好点了点头,没有跟着进去。
关上门,杨旭颇有风度地先请王雨桐落座,随后把手机递了过去。
“对,是我。”
“原来是黄总领事,您好。”
……
通话的过程中,王雨桐时不时地看向手边的行李箱。
“好的,我明白了,我会全力配合领事馆的工作,您放心。”
说完,王雨桐把电话还给杨旭。
杨旭也说了几句,随后挂断电话。
“王教授,还有三个多小时就要出发,我们现在得抓紧时间组织人手开始筛查。”
他顿了顿,疑惑道,“不过我很好奇,这个设备真的有这么神奇?”
从克兰危机爆发到现在才不到七天,他想不明白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有人研发出这种神器。
王雨桐胸有成竹道,“请相信我,它已经经过了大规模单盲测试,确实有这么厉害。”
来不及仔细解释,她当着杨旭的面打开旅行箱,取出一只沉甸甸的仪器。
仪器的外形非常像筋膜枪,只不过按摩头变成了梯形的光学扫描口,外形也略显粗放,明显是刚从实验室诞生的新生儿。
它的尺寸比ddd正在用的吸尘器伪人探测仪小太多。
如果这仪器的效果真的有那么神奇,只要将它成功带回华国,在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加持下,很快就能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必然将对伪人造成毁灭性打击。
杨旭从王教授的手里接过仪器紧紧攥住,仿佛握着的不是一个装置,而是全人类的未来。
“我先试试吧,”他观察着仪器上的开关,“这个怎么用?”
“让我来吧。”
王雨桐拿过检测仪,把圆柱形锂电池装入握把,打开开关。
仪器发出轻微的震动。
随后,她举起扫描器对准杨旭的眼睛。
杨旭觉得眼底一阵刺痒,就像在电脑前坐了一天干眼症发作似的难受。
不过这刺感来得快去得更快,他还没做出反应,便听见仪器发出“嘀”的一声提示。
“恭喜,你不是伪人,”王雨桐微笑道,“如果仪器嘀了三声我就得跑路了,嘿嘿。”
“这么快?!!”杨旭很惊讶。
“没错,这可是我发明的神器。”
王雨桐的语气很自豪。
于是杨旭不再犹豫,立刻行动起来。
他首先召集使馆工作人员和武警卫士进行检测,接着商讨具体实行办法,分配任务。
众人很快就把酒店里的三百一十名华国人集中起来,挨个进行检测。
情况危急,大家都对领事馆的工作表示支持,甚至因为回家心切,有不少通过了检测的科学家自告奋勇当起志愿者,在现场维护秩序。
可就在检测进行到了一半的时候,
天花板上的大灯忽然熄灭,四周陷入黑暗。
餐厅一片哗然。
“看,外面的灯都还亮着!”
“事出反常必有妖,赶紧调查停电的原因!”
......
现场的气氛瞬间紧张了起来。
杨旭一边安抚众人情绪,一边紧急召集酒店工作人员和警卫排查酒店内部的供电问题。
很快,他就听到了让人心头一颤的消息:
有人蓄意破坏了酒店的电力供应系统,
工程部员工在这时集体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