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在这静谧时刻,邓渊迈步来到了明朗的营帐。
其实,明朗知道邓渊会来找自己,因此在用过饭食之后,便一直在营帐内等着。
“小郎啊,对于当前局势,你究竟有何想法?”,邓渊神色严肃开口问道。
明朗抬眼看向他,眼神坚定而又冷静:“邓叔,我明白,可是,明家军与北境之间横亘着的,并不仅仅是明家族人的生命,更是璃州无数百姓铸就的尸山骨海!我们与北境之间,必只能不死不休!”
邓渊凝视着明朗那张年轻又坚毅的面庞,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
这小子,平日里不显,其实这脾气,同他父亲哥哥活脱脱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明朗如此决然,他也深知再多的劝说都是徒劳。
只能长叹一声,不再多言。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落在营地之上,照亮了每一顶帐篷。
明朗如往常一样,早早地点齐了兵将,准备前往璃州城外执行巡视任务。
小队精神抖擞出发,谁也没有想到,这次看似平常的巡逻竟会遭遇意想不到的危险。
正在营帐内的王秀秀听到外面传来阵阵嘈杂声响,忙放下手中的事务,快步走出营帐查看。
一眼望去,只见明朗浑身浴血,正紧紧地抱着一受伤士兵朝着营帐飞奔而来。
王秀秀向旁边跟随的士兵打听,才得知事情的原委
他们按照既定路线行进到一处山林时,原本平静的氛围突然被打破。
只听得一阵低沉的咆哮声从树林深处传来,紧接着一只体型巨大,毛发蓬松的冬熊便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冬日还未进入冬眠的流浪熊,最是危险。
它饥饿难耐,眼中透露出的,尽是凶狠光芒。
它狂奔而来,士兵们虽然有些惊慌,但还是迅速做出反应,纷纷举起武器准备应对。
对抗间,冬熊猛地扑向明朗,他身边的亲卫为护他,硬生生地承受了冬熊的一记利爪。
众人好不容易合力截杀了冬熊,等再看那名为小山的士兵时,他已是进气没有出气多了。
王秀秀不精通医理,只看那一盆又一盆被端出来的血水,就知情况不妙。
“柳先生,烦请您去帐中看看,是否有咱们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东家放心,老夫这就去。”
说罢,柳先生便快步朝着营帐走去
柳大夫是王秀秀带来璃州人中,最善外伤处理的一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原本平静的营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匆忙的脚步声。
紧接着,柳大夫满脸惊慌失措地冲了过来,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对着王秀秀道:“东家,不好了!那小将的伤势实在太过严重,您还是赶紧跟我进去看一看吧!”
听闻此言,王秀秀没多想,忙跟着柳大夫一同走进了营帐之中。
刚一踏进营帐,一股浓烈刺鼻的血腥气味便扑面而来。
视线触及床上躺着的小将,他身上的伤口仍在源源不断喷涌着鲜血。
那殷红的血液迅速流淌开来,很快就将身下的床铺浸染成了一片触目惊心的鲜红。
冰寒刺骨的冬日里,军医们却是忙碌得满头大汗。
他们围在床前,用尽一切,想要止住那从身上源源不断涌出的鲜血。
突然间,原本静静躺在病床上的年轻小将身体猛地一阵剧烈抽搐,紧接着一口殷红的鲜血便喷涌而出。
随后,他双眼紧闭,整个人彻底失去了意识,软绵绵地倒在了床上。
“救他啊!快救他啊!”,明朗抓着身边一军医无措喊道。
而一直守候在旁边的柳大夫见状,急忙凑近到王秀秀的耳畔,压低声音道:“东家,这位小将的伤势实在太重,出血情况一直无法得到控制,如果再这么拖延下去,恐怕......“”
说到这里,柳大夫犹豫了一下,没有继续说下去。
“您可是有什么办法?人命关天的时候,您不必顾虑,直言便是!”
“是,咱们此次前来璃州,王爷特意为您准备了三颗珍贵无比的丹药,其中有一颗便是止血圣丹,有它或许能够救下这名小将的性命。”
王秀秀听闻此言,立刻果断地下令:“快去将那颗丹药取来!”
听此,柳大夫却迟疑,“可是,这丹药乃是王爷给您防身之用,如此轻易动用......”
还没等柳大夫完,王秀秀便打断了他的话:“柳先生,既然这丹药既是给我的,那怎么处理就都听我的,去拿来!”
王秀秀态度坚决,柳大夫也不再多言,转身一路小跑去取药。
不一会儿功夫,柳大夫便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手里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
打开锦盒后,只见里面躺着一颗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褐色药丸。
柳大夫迅速取出药丸,放入药臼子里,仔细地将其捣碎成粉末。
接着,他拨开人群,轻轻将药粉敷在了小将伤口处。
大约过了片刻之后,令人惊喜的一幕出现了。
“血止住了!”
原本血流不止的伤口竟然慢慢地止住了出血,周围的军医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阵如释重负的松气声。
又等了许久,直到那小将的情况略稳定了些,王秀秀也跟着松了一口气,随后掀开帘子,走了出去。
柳大夫见状,也跟在了她的身后。
“柳先生,多谢您了,方才我态度有些急,你别放在心上。”,王秀秀一脸诚恳。
“东家您言重了,这本就是属下份内之事,哪有什么可责怪的,倒是您,愿意为了一无关之人赠送如此珍贵的丸药,真是令人敬佩。”
王秀秀笑着摇了摇头,“其实也不能说是一个不相干的人,他是保家卫国的英雄,若是能帮上他,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事情。”
听到这番话,柳大夫不禁对眼前这看似柔弱却心怀大义的女子肃然起敬。
他恭敬地向王秀作揖施礼,感慨道:“东家高义,实在令人钦佩不……”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声呼喊:“王先生,请您稍等一下!”
王秀秀闻声回过头来,只见来人正是明将军。
明朗快步上前,先是对着柳大夫抱拳行了个礼,“多谢柳大夫出手相救,救了我这兄弟的性命!这份恩情,在下没齿难忘!”
柳大夫受宠若惊,赶紧回礼,“将军言重了,此次能够救下小将军全赖东家慷慨解囊,拿出了仅有的一颗珍贵止血丸药,否则,再厉害的医术,怕是也无能为力。”
看出两人有话要说,柳大夫道:“东家,若无事,那属下就先行告退了。”
“柳先生,您慢走。”,明朗一边回应着柳大夫,一边将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的王秀秀。
许久后,明朗才从喉咙里艰难地挤出了两个字——“谢谢”
听到这声道谢,王秀秀微微一笑,“不用谢,也不是什么大事。”
然而,明朗却一脸认真地摇了摇头,“不管怎样,我一定会寻找到一颗同样的药丸还给你!”
王秀秀听着明朗这番斩钉截铁的话语,不禁抬起头仔细打量起眼前这个年轻将军。
明朗身姿挺拔如松,眼神坚定而明亮,整个人透露出一种独属于少年将军的朝气蓬勃和满腔热血。
“你可知这药丸有多珍贵?”
作为从京城而来的大人物,连王秀秀都亲口承认其珍贵程度,这让原本信心满满的明朗顿时犹疑了些。
“我知将军对于京中权贵奢靡氛围不屑一顾,但将军可知,这止血丹,便也是京中权贵极为追捧的其中一物。”
听她讲到京中权贵,明朗迅速重新恢复成往日那般刚毅不屈的姿态,并发出一声轻蔑的冷笑:“哼,算他们有些眼力。”
“好东西嘛,自然是每个人心里都有数的。”,话音刚落,王秀秀话锋忽地一转,凝视着对方,缓声道,“您可知这东西价值几何?”
没等明朗回复,王秀秀便继续道:“此物价值万金,且有价无市。”
听闻此言,原本梗着脖子想要说散尽身家也还她的明朗将军,此时也不敢吱声了,默默地低下头。
那副模样,倒是有些可爱。
看着明朗这番表现,王秀秀不禁微微一笑,“其实呢,我倒也并非真心打算向您讨要钱财,只是觉得,这止血丹既有这般神奇的效用,若有朝一日,能不单是流传于世家贵人口中,而是能够真正被用到咱们这些守卫边疆的战士们身上,想必能挽救更多鲜活的生命吧!”
就在这时,一直低头不语的明朗猛地抬起头来,他那双深邃如渊的眼眸直直地望向王秀秀,刹那间,眼中光芒四射。
“这药丸之所以如此珍贵罕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所需的诸多原材料,唯有在北境之地才有能寻觅得到。”
“京城中人对于北境的药材趋之若鹜,这种现象倒并非仅仅是因为他们沉迷享受,以至于忘却了国仇家恨,这些药材确有它惊人的功效!”
“我深知您心中不忿,也对于外界将璃州百姓称为寄生虫一事耿耿于怀,诚然,这是那些人的狭隘,但既然璃州在外人心目中已然留下这般不佳的印象,又怎能不思及做出改变呢?以往或许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寻得合适时机,但如今朝廷派遣我至此,正是希望能给予咱们璃州一个扭转乾坤的绝佳契机,北境不能通商,我还可以去南地,但是万望您三思,真就甘心这样白白放弃吗?”
---
自返回营帐,王秀秀所说的这番话语便如同阴魂不散的幽灵一般,始终萦绕在明朗的脑海之中,挥之不去……
“将军,军师求见!”门外侍卫洪亮的声音传来。
“快请进来!”
明朗望着陪伴着自己长大的邓叔叔,似像找到了主心骨一般。
“邓叔……”明朗刚开口想要说些什么,就被摇着扇子闲庭信步走进来的邓渊给打断了。
“我知你想问什么,只这事,我的想法和倾向早就告诉过你。”
邓渊微微一笑,“你是咱们明家军的首领,更是全璃州百姓的守护者,我此次前来,就是想告诉你,无论最终做出怎样的决定,邓叔都会坚定地站在你这边。”
听了邓渊这番话,明朗不由得低下头去,双手紧握成拳。
北境决策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
明朗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从他扛起明家责任的那天起他就一直看护着他。
如今,见他这般模样,良久,邓渊不禁轻轻叹了口气,还是不免提点了一句。
“孩子啊,世间之事皆有利弊,万物之间好坏相伴而生,亦存相互克制之理,我们要在两者之间做出取舍,非易事,但切不可因为害怕风险而裹足不前,因噎废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