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宁山。
惠风和畅,暖阳温吞。
御林军前方开道,近卫遍历护从,宁山大营殿后。
这规格,必是皇室出行。
太子全身披甲,带领成年的皇子们紧随御林军,给女眷开道。
长公主作为此次出行皇室里话语权最重的那位,步辇自然排在女眷的最前面。
作为钦点的随辇近卫,钱佩不敢怠慢,紧跟在长公主步辇旁。
说是步辇,其实是马拉的轿子。
轿舱宽敞。
微风吹动,遮阳帘一抖一抖的,隐约可见轿内女眷。
长公主懒散的横躺在轿内,似睡非睡。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钱赔总觉得长公主总在有意无意的透过隐约缝隙偷看自己。
可皇氏面前谁敢造次,钱佩只能控制大羊马的速度,跟在一旁,顺便欣赏轿内白皙的风景。
豫章的步辇跟在长公主后面。
此刻,她端坐辇中,手指轻挑轿帘,仔细打量前面那个小卒的背影。
这就是那个在军中喊出“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小卒,这也是那个在船坊会吟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乾隆,这更是那个武力天赋爆表、被宁公看重的近卫。
他一出世,连连吸引关注。
最奇怪的,是他胯下那匹马。
除了颜色,与那白灵雕塑一般无二。
之前薛颜戎就仔细查过这个小卒的底,孤儿出身,四处漂泊,后来入伍,在外笼坊租住,有几个还算靠得住的邻居。
这个小卒让人看不透,多事之秋,此人必须争取……
皇长女心里暗自忖度。
汝阳在轿里瞪着眼。
轿帘半敞着,刚好能看到前面长公主的位置。
那个小卒骑着比别人大一号的马,身材昂藏,背影有那么几分飒爽。
作为二公主,她从小就被豫章压着一头,再加上豫章自幼便精通琴棋书画,到哪哪都一片赞誉,汝阳就慢慢被比了下去。
还好,由于豫章的性格过于强横,导致父皇总是偏爱这个笨笨的二公主,由此得了几分宠溺。
该死的豫章,总是和我抢……
汝阳手里捏着丝帕,像个孩子一样暗自生气。
太子与二皇子虽然前后骑行,但一路上却没有交流。
看似和谐的皇室,其实各自都有心思。
一路上,二皇子有意无意的回头,看似关心姑姑,其实注意力全在那个小卒身上:他就是钱佩,一招越级杀的那个,值得培养,此等人才,必须为我所用……
太子倒是一路都没回头。
?着马缰绳,太子趾高气昂,眉宇间透着盘算:自从上了些岁数,长公主基本不怎么说话了,为了个小卒,长公主都下场了,哼,这个小卒必有过人之处,那晚的事,她没说实话,这种人若不能为我所用……
队伍有序前进。
时值晌午,天干气躁。
队伍在京城外四十里整顿,皇氏们顺便用个午膳。
“姑姑,侄儿陪你坐。”
刚一摆开用膳桌案,二皇子便凑了过去。
长方形的桌案最前端,长公主端坐于此,身后带着钱佩。
能走这么近护卫,这个待遇没几个近卫有,樊英红、梁龙有过,但也少见。
“姑姑,尝尝我带的番桃。”
太子也凑了过去。
太子要献殷勤,自然是要破坏的,二皇子朝众皇子皇女摆摆手:“快来吃番桃。”
既然不能与太子抢资源,那就把大家都喊来,谁也别想好。
“我也尝尝。”
豫章顺势过去。
“侄儿有心了。”
长公主礼貌回应。
“举手之劳,”太子顿了顿,叹了口气:“嗨,眼下身边无人可用,何事都要亲力亲为,不然倒是能多带些美味孝敬姑姑。”
“太子身边也会缺人?”
二皇子赶紧见缝插针,他看出了自己这个大哥的意思。
“二弟不知,眼下,藩王卫所割据一方,眼线遍布天下,这皇宫里兴许早都被渗透过,不敢乱用人呀。”
太子缕缕摇头,作愁苦状。
“太子说的是,不光大哥那里缺人,就连我这里也是人手紧的狠哪。”
二皇子顺坡下驴。
皇子皇女自幼在宫里长大,心智成熟都早。
这俩在这搞这么一出,除了稚童外其他人都看明白了。
“两位哥哥就莫要叫苦了,”豫章放下手里的番桃:“哥哥们都是男子汉,足智多谋,文武双全,身边多一个人少一个人倒是没什么,不像我们女眷,这身边没个机灵的护卫还真不行。”
见豫章放下番桃开始说话,汝阳虽然没大看明白,但也跟着放下了。
“豫章谬赞了。”
二皇子朝这个长妹笑了笑。
“不,二哥,其实豫章一直想招一个近卫在身边。”
豫章直奔主题。
这个节骨眼上,谁先开口谁有主动权。
一句话,将了两位皇子一军。
都说豫章跟太子不是一条心,她搞这么一出,是想出来争,还是在帮太子……
二皇子暗自忖度。
长公主不动声色,耷拉着眼皮,随意的拨弄着番桃。
“豫章,回头本宫多派些护卫过去就是了。”
太子想从根源上踢出豫章。
“也罢,本打算要这个小卒来我豫章宫当差的,想想还是算了,就留给姑姑吧。”
豫章不好公开跟太子对着嘴炮,直接以退为进,把长公主拉下水。
“这样吧。”
长公主终于说话了:“不妨直说,既然都想要人,那就比试一下吧。”
一句话,把本该暗流涌动的争斗摆在了桌面上,挑明了。
“哦?”太子略做沉疑:“姑姑倒是说说怎么个比法?”
“就比诗词吧。”
长公主直接回复道。
诗词……
此言一出,大家一阵无语。
大宁唯诗词最弱,而且书院和国子监从来就没开过诗词学堂,这着实有点儿戏。
“怎么?我赢氏子孙怕了?”
长公主微微一笑,有点怂恿的看了看太子和二皇子。
“请姑姑出题吧。”
二皇子直接坐了下来,大有血战到底的意思。
豫章也微微挺了挺腰杆。
“那就来吧。”
二皇子都坐下了,太子自然不能服软,也跟道。
“好!”
长公主放下手里的番核,四处望了望。
眼下,官道旁的树林里,刚好有几棵毛竹。
“就以竹为题吧,如何?”
长公主开题。
“好,就以竹为题,好诗得良卒。”
二皇子一挽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