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短短十天内,内阁呈送的奏章就有一千五百二十九件。

这些奏折被整齐码放着,重要的奏折被特意放在最上面。

朱厚熜抓起一本奏折翻开,开始仔细审阅。

他向来懂得抓大放小,不会事事都亲力亲为。

治大国如烹小鲜!

变法之后,大明商业繁荣,经济蒸蒸日上,影响力远播四方。

这几日,周边国家的使者纷至沓来。

大多希望与大明恢复藩属关系、开展朝贡贸易的强烈愿望。

在一众使者当中,高丽、东瀛、吐蕃、西域的伊犁,以及南洋几个岛国的代表来得最早。

他们带着本国的奇珍异宝和诚挚“心意”,踏入大明的土地。

渴望能在这繁华盛世分一杯羹,沾一沾大明繁荣的光。

在这些使者所属国家里,他格外关注西域的伊犁和吐蕃。

数十年来,北方草原上的瓦剌一直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瓦剌与鞑靼并称为草原双雄。

72年前,土木堡之变,瓦剌竟将明英宗朱祁镇俘虏。

虽之后因内部争斗,实力有所折损,但依旧不容小觑。

如今,瓦剌的势力主要盘踞在西北。

在瓦剌的威胁与挟持之下,吐蕃和伊犁这些年的态度很是暧昧。

他们既不向大明纳贡称臣,还切断了大明与西域的联系。

在朱厚熜的心中,吐蕃和西域广袤的土地,本就该是中原王朝版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遥想汉朝时期,便已设立西域都护府。

可如今,大明却将这两块战略要地遗漏在外。

……

次日清晨,天色未明,大明宣政殿内烛火通明。

“咚——咚——”

钟声沉闷悠远。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依次步入宣政殿。

文东武西,整齐分列。

待众人站定,司礼太监高声唱喏:

“行礼——”。

刹那间,殿内官员们整齐躬身行礼。

动作划一,礼仪完备。

礼毕,众人起身。

近侍太监尖细的嗓音在殿内响起:“有事起奏,无本退朝——”

话音刚落,工部,兵部双尚书李东阳越众而出。

双手捧着笏板,神色恭敬又带着几分自豪,启奏道:

“陛下,臣近日一直督办新式火炮和火枪的研发,幸不辱命,进展颇为顺利。”

“另外,蒸汽机的制造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依臣估算,不出一月,便可大功告成。”

朱厚熜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海瑞紧接着出列,神色严肃,大声奏道:

“陛下,近日有御史弹劾,数位藩王对削减食禄一事心存不满,全然不顾朝廷规制。”

“臣已着御史台介入查办,绝不姑息。”

朱厚熜闻言,面色一沉,冷冷道:

“天下藩王亦当守朝廷律法,不可肆意妄为,严查。”

户部尚书钱有庆此时已是满头大汗。

他上前几步,声音带着几分焦急:“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准奏!”

“陛下,如今朝廷基础建设铺开甚广,耗费巨大,国库已然空虚。”

“臣恳请陛下,能否将一些大型项目延缓至明年,以缓解当前财政压力。”

朱厚熜思索片刻后,缓缓点头准奏。

就在内阁首辅杨廷和整了整朝服,准备出列启奏之时。

一阵急促嘈杂的声音骤然从大殿之外传来。

“800里加急!让开,快让开!”

声音由远及近,带着万分的紧迫。

紧接着,一名浑身尘土、汗流浃背的信使冲进大殿。

“扑通”一声跪地,高声喊道:

“陛下,大事不好!”

“瓦剌首领阿歹聚集了15万大军,突然奇袭宁夏镇。”

“宁夏镇守军虽奋力抵抗,但敌众我寡,如今宁夏告急!”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瞬间哗然,殿内一片震惊!

宁夏镇作为九边重镇之一,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宣政殿内,庄严肃穆的氛围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瞬间打破。

文武百官们面面相觑,脸上皆是骇然之色,交头接耳间,满是惊恐与担忧。

值此慌乱之际,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且沉重的脚步声。

紧接着,一名锦衣卫身影闯入众人视线。

他浑身被汗水浸透,衣衫紧贴在身上。

脸上写满了极致的疲惫,脚步踉跄。

可想而知这一路上他是如何马不停蹄、不眠不休。

“扑通”一声,锦衣卫直直跪地,声音因体力透支而沙哑,却又竭力喊得响亮:

“启禀陛下,宁夏告危!”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他稍作喘息,接着说道:“瓦剌太师阿歹暗中谋划已久,竟聚集了15万精锐骑兵,悍然发起袭击。”

“西域的伊犁,吐蕃也趁火打劫,发兵相助,如今敌军共计30万之众,兵锋极盛。”

“宁夏镇形势危急,请陛下速速派兵增援!”

话刚说完,他便两眼一黑,直接累倒在大殿之上。

“传旨,把他带下去好生休息。”

朱厚熜神色冷峻,不慌不忙地开口。

“把军情急报呈送上来!”他紧接着又补充道。

“遵旨!”

近侍太监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将军情急报拿起。

一路小跑到龙书案前,双手恭敬地将其放置妥当。

朱厚熜伸出手,缓缓拿起那份承载着边疆战火与危机的军情急报,目光快速扫过上面的文字。

看着看着,他心中暗自思忖:“瓦剌实在太过嚣张,朕还未腾出手去教训它,它倒自己送上门来。”

随即,兵部尚书李东阳大步走出班列,向朱厚熜奏请:

“启禀陛下,兵贵神速,臣恳请陛下即刻发兵瓦剌!大同、宣府、山西、甘肃四镇距离宁夏较近,可先命这四镇火速驰援,解宁夏之围,而后再图反攻大计。”

内阁首辅杨廷和亦从容迈出,神色凝重又带着几分激愤:

“陛下,土木堡之变,我大明精锐折损,英宗皇帝蒙尘,此乃我朝奇耻大辱,罪魁祸首便是瓦剌。”

“今陛下英明神武,堪称一代雄主。”

“陛下继位之前,便以雷霆手段灭鞑靼30万骑兵,威震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