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欲海重生 > 第6章 辛酸家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司马定康当然会找杨威。

杨威是他的铁哥们。

有多铁?

俩人只差穿一条裤子了。

杨威很仗义,应该会出手相帮的。

而且,杨威的功夫也是一流的。

在去年警院的格斗比武中,获得了第一名,成绩骄人。

杨威出马,一个顶仨。

杨威一定会出马?

当然!

司马有百分之二百的绝对把握!

前年,杨威的爷爷肝癌住院,前前后后花了二十来万。

是司马让老爸出钱垫付了十多万医疗费。

仔细想来,杨威的身世也够苦了。

杨威的老家,在河东西部古阳市。

确切地说,是古阳下辖的一个偏僻县:

上川。

杨威两岁那年,他妈妈生下了妹妹杨柳。

可是,这个杨柳,就是来索命的----

他妈妈难产,大出血,最后保住了妹妹的命,妈妈却没了。

祸不单行。

杨威五岁那年,他爹死于一场矿难!

那是河西省的一个金矿。

本来,这个矿井已经被贴上了封条。

因为安全生产的条件太差,被勒令停业整顿三个月。

但是,那一年,金价翻着跟斗往上涨。

老板就晚上偷偷让工人下井。

当然,工钱是平时的二倍。

结果,他爹进了矿井,就再也没有出来。

兄妹俩在世间唯一的亲人,只有爷爷杨斌了。

爷爷真不容易,屎一把尿一把,硬是把两个孩子拉扯长大。

杨斌最崇拜的是北宋的杨家将。

没啥事的时候,爷爷经常哼唱的,是戏剧《穆桂英挂帅》的选段:

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

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

……

他经常给杨威兄妹俩讲杨家一门忠烈,保家卫国的故事。

讲完,最后还要交代孙子孙女:

“做人做事,就得像杨令公那样,站得正,立得直,这是咱杨家的根,杨家的魂啊。”

兄妹俩也挺争气。

杨威考上了河东警察学院。

而妹妹杨柳,在爷爷住院那一年,也考上了师范大学。

本来,杨柳心仪的,是邻省的一所大学。

爷爷说,兄妹俩在同一个城市,也好有个照应。

杨威也是这么个意思。

最后,杨柳很听话,填报了河东师大,也在景州。

一家出了两个大学生,相当于过去的一门两进士。

爷爷觉得很有面子,在村里也能抬头挺胸走路了。

可以想象到,数年之后,哥哥当警察,妹妹做教师,都吃公家饭,光耀门楣啊。

可是,爷爷没有等到那一天。

在杨柳入学不久,七十多岁的他,终于腹部疼痛难忍,再也挺不下去了。

到医院一查,已经是肝癌晚期。

按照爷爷自己的想法,不想治疗,瞎花钱,不值得。

有那钱,还不如省出来给孙子孙女留作学费。

但杨威杨柳说啥也不同意。

就这样,把爷爷接到了景州,前后住了四个多月院。

人血白蛋白啥的,没少用。

省城的医院自然要比老家县里贵得多。

杨威父亲当年矿难补偿的十几万,都交了费,还不够。

司马得知情况,急朋友之所急,让老爸帮着付了十万元医疗费。

司马家开了个花木租赁公司,不算大老板,但生意还过得去。

司马定康见杨威有些难为情,只得说:

“哥们,这钱是救爷爷的命,将来你有钱时还我老爸就得了。”

杨威默默地接了银行卡,知道这辈子又欠下了司马家的人情。

但是,已经病入膏肓,大夫也无力回天。

临终之际,杨威杨柳拉着爷爷枯槁的手,哭成了泪人。

爷爷像一条缺氧的鱼,躺在病床上,断断续续,叮嘱道:

“威威……杨家的根脉……也就你和柳柳了……招呼好妹妹呀……”

杨威含泪点着头,说:

“爷,您放心吧,我会照看好妹妹的。”

杨斌歇了几分钟,又嘱咐道:

“威威……以后做了警察……可别忘了……杨家做人的根……立身的魂……”

杨威泪眼朦胧,再次点着头,应着声:

“我不会忘的,爷!”

说完这几句话,爷爷头一歪,撒手人寰。

……

司马把苏软“下战书”的事儿告诉了杨威。

杨威一听,就没好气,问:

“这小子吃错药了吧?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他凭什么呀?”

司马也窝了一肚子火,说:

“是啊,他奶奶的,还绅士般地,说什么要决斗!决斗吧,知道自己又不行,还要请外援,亏他能想得出来!”

杨威轻蔑一笑,说:

“请外援,也和咱的男足差不多,照样射不进!”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又问:

“对了,决斗的事儿,你告诉欧阳了吗?”

司马摇了摇头,说:

“男人之间的事儿,还是不让她掺和进来好!省得她提心吊胆的。”

杨威也好,司马定康也罢,都没有想到,苏软居然会使阴招。

这他妈的,也太不讲武德了。

见一人打不过,竟然备了三个打手!

打手还握有刀子!

唉,这个时候,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

杨威进到拘留所的第三天,果然,赖老大出去了。

临走时,他还对杨威点点头,说:

“兄弟,混不下去时,记得来找赖哥我啊。”

杨威无可奈何,只得再次表示感谢。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虽然只有短短七天,可杨威觉得差不多有七年。

他终于对度日如年这个成语,有了切身感受。

花臂等几个牢友倒是很殷勤,像对待赖老大一样,侍奉杨威。

开饭了,有人打饭;

用膳完毕,有人端来漱口水,另一个人在去洗碗了;

到了晚上,有人打来洗脚水,还有另一个人拿着毛巾等着擦脚……

呵呵,真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可是,杨威很烦。

烦什么呢?

首先,自己的学籍,估计要泡汤的多。

学校会高抬贵手,放自己一马么?

司马,还有孙老师,会为自己找门路吗?

司马能找谁?

他老爸也只是个小老板,没那么大的门路啊。

欧阳家倒是有背景。

可是,这种事欧阳是否愿意向家里张口?

退一步说,她即便张了口,家里人接不接招,也很难说。

再退一步,即便接了招,到警院就能顺水顺风吗?

如果被学校扫地出门,自己干什么呢?

唉,爷爷还盼着自己当警察呢。

愧对爷爷的在天之灵啊。

这还不是最紧要的。

当务之急,是不能让杨柳知道此事。

否则,妹妹还不急得掉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