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 第九十七章 医者不讲迷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哎,宋木头,今天正好碰上你,你帮我雕个木雕呗!”

木雕?

做木工活的宋木头鄙夷瞥了来人一眼,心想自己是做木头器具的,木雕什么的,不去找雕工,找他干什么?

来人笑道:“别这样看着我,我知道你会雕工,做木工活的师傅,不会雕工怎么可能!”

宋木头也笑了:“雕工会啊,不过我没接过木雕这种活,你要干啥啊?”

“你就给我雕个方大夫的雕像就行,不用太传神,让人知道是他就行了!”

一听说是方大夫的雕像,宋木头不由得严肃起来。

“你拿方大夫的雕像想要干什么?”

来人哈哈笑道:“当然是供起来了,还能干啥?”

供起来?

这让宋木头摸不着头脑,听来人说话的语气不像是开玩笑,可说的内容,又像是开玩笑似的。

“你还不知道吧?最近一个月左右是不是很多人生病?就是那个咳嗽脑热的!”

“对啊,咋了?”

来人呵呵一笑:“我可是听凤霞郡外面的人说了,这个就是瘟疫!”

瘟疫!

宋木头手中的刨子都吓得掉在了地上。

对于普通人而言,瘟疫几乎就和死亡挂钩。

哪怕自己不死,家人估计也跑不掉。

可眼下,自己一家人也生过病,却没有死的,怎么就是瘟疫了?

来人得意笑道:“想不到吧?哪次瘟疫来了不是像麦子倒地似的,大片大片的死人?偏偏就这次,不声不响就没了。”

“我可听说,凤霞郡外面那些地方,就连州府都爆发大疫了!”

宋木头是做木头的,人可一点都不木头。

他顿时醒悟过来,凤霞郡虽然也遭了瘟疫,却没有带来太大的影响,这都是因为有百草堂方大夫的缘故。

方大夫最先救好染上瘟疫的病人,而且病重之人都能救回来。

不仅如此,他还无私地把药方贡献了出来,教给其他医馆大夫。

这样的人,确实应该刻个雕刻供着。

“你要多大的?”宋木头问道。

他打算自己也雕一个放家里供起来,保佑自己家人无病无灾,健康长寿。

“三十文!你要是雕得好,我给你五十文!”

说着,来人还给了十文定钱。

渐渐地,有人找宋木头雕刻方大夫雕像的事情传了出去。

不知道怎么传得玄乎,说有些人佩戴了百草堂号码牌,在这次疫病中安然无恙。

又说有人供了一张方大夫画像,重病之人愣是活了过来。

方岐哪里知道这种事情,直到他趁着好不容易的闲暇,自己出门走走。

来到西市上打算买上几份豆花饭,结果一路过来,光是和大家打招呼就花费了不少时间。

“方大夫!”

有人过来打招呼,却还双手合十,用作揖的姿态对着方岐躬身一拜。

这搞得方岐都不自信了,心想这是什么新颖的行礼方式吗?

还有抱着刚出生不久孩子的妇人,挤到了方岐身边。

“方神医!你抱抱这个孩子!”

方岐一脸古怪,却还是把孩子抱了过来。

不知道是不是方岐身上散发的慈爱善意,还是那好闻的药材香味,孩子在他怀里一点都不哭闹,反而对方岐哈哈笑着。

一旁人见了,满脸羡慕之色。

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还感慨一声:“这孩子有福了,被方神医抱了一下,以后无病无灾,身体康健!”

这年头孩子夭折之事太多,所以找方岐抱一下,也是沾沾运气。

希望借方岐神医之名,保佑孩子不生病,不夭折。

方岐听了哭笑不得。

身为医者,最不喜的就是什么封建迷信。

什么喝符水,跳大神一类的,不知道祸害了多少本来能活下来的人。

可现在,因为他主导凤霞郡医道,消弭了一场疫病风波,反而在百姓眼里神化了起来。

或许因为如今百姓民智未开,教育程度低下,这才有了这样一遭。

仅仅是这种程度的迷信,其实也有着渴望幸福生活,积极向上的意义在里面,应当算作民俗,而非恶俗。

想明白这一点后,方岐就并不排斥了。

他还一只手托着孩子,暗暗将一部分真气渡入孩子身体里。

这样一来,想生病都难。

反正睡一觉起来,真气又能恢复,方岐倒也不用节约这一点。

不过这真气到了其他人身体里,就如同无源之水,伴随着时间流逝终究会消失。

方岐感觉除了短暂加强身体机能之外,并没有其他效果。

眼看越来越多妇人带着孩子过来,方岐急忙抱了几个,然后赶紧找借口跑路。

不然继续耗在这里,估摸着豆花饭都吃不上热乎的。

卖豆花饭的老王,一看是方岐,闷声不吭就往盒子里舀豆花。

“够了够了!多了也吃不完啊!”方岐无奈笑道。

老王憨厚笑着:“方神医就该多吃点,我老王做的豆花你尽管吃,用的都是上好豆子,水都是井水,从没有过夜的,都最新鲜!”

方岐只能笑着摇头,给出几枚铜钱,老王却仿佛被蜂蛰了似的摆手拒绝。

“钱都不收,那可不行啊!”多给点方岐也认了,可是不收钱,这个豆花他也不会要的。

老王急忙道:“方神医!我要是让大家伙知道收您的钱,以后还有什么脸来西市卖豆花啊!这不是让人戳我脊梁骨嘛!”

方岐又好笑又无奈,想了想,去旁边挑着首饰针线的货郎那要了一截红绳,取出十枚铜钱来串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小小手串。

顺便还将一个百草堂排队的号码牌给串了上去。

“这个,就当是给孩子的礼物,你要是这个都不收,豆花我也就不要了!”

老王看见那个红绳手串,顿时眼睛都亮了起来。

“哎呀!哎呀!”

“这个要!这个要!方神医,我今天锅里豆花都给您,您能再多给我两个不?只要两个就好,我家三个孩子呢!”

方岐哭笑不得,寒暄两句后提着豆花就走了。

卖豆花的老王小心翼翼把手串放在胸口,得意傲视周围,看得其他人眼红不已。

这可是方神医亲自绑的祈福手串,说不定比从庙里求的还要好。

毕竟大家称呼方岐为神医,心甘情愿,庙里只有高僧大师,却没有一个敢称神僧的。

有人舔着脸去问方岐要不要买点他的东西,给他一个老王一样的手串就行。

卖布匹的也不怕亏本?那个卖女人内衣的老板娘也来凑什么热闹?

“老王,我三十文买你那个手串怎么样!”旁边猪肉铺子的屠夫问道。

老王鄙夷瞥他一眼:“三十文,就是三十两我都不卖!”

大家伙心中都有了想法,以后方神医来买东西,钱可以不要,甚至倒贴钱都行。

这种吉祥祈福的手串,怎么也得来一个。

哪怕他们自备材料,只要方岐亲手穿一个就行啊!

可惜的是,自从这一次差点被赌在西市出不来,方岐就少有亲自出来买东西了。

将此事说给百草堂众人听,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随后大家默默找来材料,要方岐给他们也弄一个才行。

方岐说不出话,因为有一点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