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的长安城,仍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黑暗如墨,笼罩着大街小巷,唯有立政殿的琉璃瓦,已悄然映着晨光泛起青辉。那青辉在晨曦的轻抚下,宛如一层神秘的薄纱,给这座宫殿增添了几分庄严与神圣。
长乐公主提着裙裾,脚步匆匆地穿过回廊。回廊曲折蜿蜒,仿佛一条沉睡的巨龙。她的神色略显焦急,袖中紧紧揣着程咬金连夜送来的密信。这密信如同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她的心头,让她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母后,寻求指引。
殿前当值的女官见长乐公主到来,刚要开口通报,却见皇后身边的老嬷嬷悄然掀帘,微微点头,示意公主径入内室。长乐轻轻颔首,脚步轻盈地走进内室。
内室之中,长孙无垢端坐在镜前。她身姿优雅,宛如一幅宁静的画卷。素手轻绾发髻,动作轻柔而熟练。此时,九翟冠尚未佩戴,头上只斜插着一支素银簪子。那簪子质朴无华,却在她乌黑的秀发间闪烁着柔和的光芒,更衬出她的温婉气质。
镜中映出她温润的眉眼,宛如一湾清澈的湖水,平静而深邃。与案头摊开的《女则》书页一般沉静,仿佛岁月的波澜都无法在她的脸上留下痕迹。
“乐儿来得这般早,可是为着昨日西市那十锅粟米粥?”皇后的声音清浅柔和,如同春风拂过耳畔。手中的木梳轻轻滑过女儿的发丝,精准地挑起鬓角的一缕乱发,动作中充满了母爱。
长乐心头微微一颤,她原本紧张的心情更加忐忑。刚要开口辩解,目光不经意间落在母后的妆奁上。只见妆奁底层压着半张泛黄笺纸,她的眼神瞬间凝固。那正是王元宝私改税则的罪证抄本!仔细看去,那字迹与程咬金所得密信如出一辙。这意外的发现,让长乐心中充满了疑惑和震惊,她意识到,这件事情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上月你父皇赏的西域蜜瓜,可还合口?”长孙皇后一边说着,一边不急不缓地分茶。鎏金执壶在晨光中流转着温润的光泽,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动作优雅娴熟,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高贵的气质。
她指尖轻点茶案,恰落在《贞观政要》“劝谏篇”的字句上。那书页在晨光的映照下,字迹清晰可见。“魏公常说,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最是紧要。”皇后的声音平和而沉稳,仿佛在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
长乐顺着母后的视线望去,只见案角镇纸下压着陇右道奏报。朱批“陌刀失窃”四字墨迹未干,在白色的纸张上显得格外醒目。这四个字如同重锤一般,敲在长乐的心上。她心中暗暗思忖,这陇右道的陌刀失窃,与近日发生的事情究竟有何关联?
殿外忽有清风穿堂而过,那清风如同一位调皮的精灵,轻轻卷起皇后的素纱披帛,露出袖口暗绣的并蒂莲。那并蒂莲针法细腻,栩栩如生,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了绣者的心血。长乐惊讶地发现,那针脚竟与程府庖厨陌刀柄缠布上的纹样分毫不差。这一惊人的相似,让长乐更加确信,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之间,一定隐藏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
“儿臣近日读《汉书》,见孝文皇后辅政之德......”长乐试探着开口,试图从历史中寻找答案,同时也想向母后透露自己的一些想法。然而,她的话还未说完,就被皇后含笑打断。
“前朝旧事,怎及得眼前民生?昨日西市流民领粥时,可有人诵《齐民要术》?”皇后的目光温柔而坚定,她的话语中蕴含着对现实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怀。在她看来,历史固然重要,但眼前百姓的生活才是最为关键的。
朝阳初升,金色的阳光洒在后苑的每一个角落,给整个后苑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盛装。皇后携长乐步入后苑,她们的身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修长。
晨露沾湿了她们的裙角,在青石板上洇出蜿蜒的水迹,恰似陇右舆图上的漕运脉络。那水迹如同一条神秘的线索,似乎在引导着长乐去发现一些重要的事情。
长孙无垢驻足在荷塘畔,塘中的荷叶郁郁葱葱,宛如一把把绿色的小伞。荷花在荷叶间亭亭玉立,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盛开,散发出阵阵清香。皇后随手撒了一把鱼食,鱼儿们立刻欢快地游过来,争抢着食物,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这锦鲤贪嘴,总爱争食浮萍,倒忘了深水处自有虾蚌可觅。”皇后望着池中欢快的鱼儿,轻声说道。她的话语看似在说鱼儿,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长乐听在耳中,心中若有所思。她明白,母后是在以鱼为喻,告诉她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
长乐凝望涟漪,思绪飘飞。此时,皇后已执起她的手。皇后的手温暖而柔软,传递着无尽的母爱。“你父皇常说,治国如养鱼,急不得躁不得。倒是前日岭南送来些荔枝,乐儿可愿替母后分赠诸弟妹?”皇后的声音轻柔,如同潺潺的溪流,滋润着长乐的心田。
长乐微微点头,她明白母后的意思。治国需要耐心和智慧,就像养鱼一样,不能急于求成。而分赠荔枝给弟妹,也是在教导她要懂得关爱他人,学会分享。
辰时三刻,长乐告退之时,皇后将亲手抄录的《女则》递到她手中。那《女则》的书页已经微微泛黄,每一页都写满了皇后的心血。书页间夹着一片晒干的木槿花瓣,花瓣的颜色已经褪去,但仍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正是去年母女同游骊山时所采,那美好的回忆仿佛就在眼前。
“乐儿可知,这木槿朝开暮落,却日日新发?”长孙无垢为女儿正了正步摇,指尖轻轻拂过她袖口沾染的墨迹。那抹青黑恰与陇右奏报的朱批相映,仿佛在暗示着长乐,有些事情虽然看似短暂,但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就像这木槿花一样。
长乐接过《女则》,心中充满了感动。她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母后对她的期望和关爱。
行至宫门,老嬷嬷匆匆追来,塞给长乐一个锦囊。“娘娘说,公主近日制新衣,该添些合用的盘扣。”老嬷嬷微笑着说道。
长乐打开锦囊,只见里面是一枚金线缠绕的鎏金扣。那鎏金扣制作精美,形制竟与兵部武库的陌刀柄纹别无二致。这枚小小的扣子,让长乐心中再次掀起波澜。她意识到,母后似乎在通过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向她传递着一些重要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将引导她在这场复杂的事件中,找到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