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终南山中,地乳呈现出一副奇异而壮观的景象。滚烫的地乳如沸腾的江海,翻涌不息,散发出阵阵神秘的气息,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赢挚站在这汹涌的地乳前,神色凝重而坚定,他运转自身的赤帝纹,赤帝纹瞬间光芒大盛,如同一轮炽热的太阳,释放出磅礴的能量。

在赤帝纹的强大力量作用下,那沸腾的乳泉逐渐开始凝聚,缓缓形成了一张张散发着金色光芒的《天人策》金箔。金箔上光芒流转,仿佛记载着天地间的奥秘和治国的良策。

与此同时,扶苏恭敬地跪坐在骊山老子骑牛像前。老子骑牛像庄严肃穆,仿佛蕴含着历史的沉淀和智慧的光芒。牛角微微晃动,挑碎了徐福曾经埋藏在此的“噬星卦象”。卦象破碎的瞬间,光芒闪烁,仿佛预示着某种旧秩序的崩塌。

“叔父欲以焚书坑灰烬重铸法度?”扶苏抬起头,眼神中带着疑惑和探寻,向赢挚发问。他深知此刻局势复杂,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帝国的未来。

“非也。”赢挚微微摇头,他的黑袍随风飘动,扫过量子化的《秦律》。此时,十二金人足底原本的“书同文”篆文发生奇异的逆转,逐渐变成了墨家“尚同”的纹路。这一变化,仿佛预示着新的理念和秩序正在悄然诞生。

“臣要借徐福的噬星仪,将商君‘法’、墨翟‘兼爱’、孔丘‘仁’熔成新鼎——此谓‘建义三柱’。”赢挚的声音沉稳有力,充满了决心。他试图打破旧有的束缚,融合百家之长,为帝国开创一条新的道路。

话音刚落,地乳突然发生变化,凝聚成三百枚带血秦半两。这些秦半两上,钱纹“半两”缓缓逆转,显化出荀子《劝学》的残篇。残篇上的文字闪烁着微光,仿佛在诉说着知识的力量和教育的重要性,为这场变革增添了一份文化的底蕴。

晓梦手持秋骊剑,身姿轻盈而矫健。她来到咸阳宫浑天仪前,手中的秋骊剑闪烁着清冷的光芒。只见她猛然挥动秋骊剑,一道凌厉的剑气瞬间劈开了咸阳宫浑天仪。

浑天仪被劈开的瞬间,内部露出了令人震惊的景象。晓梦惊见徐福用匈奴狼神血刻下的“荧惑守心”星轨。星轨散发着诡异的气息,仿佛隐藏着徐福不可告人的阴谋。

赢挚见状,立刻引动赤帝纹,将强大的力量注入星核之中。他大声宣布:“第一改,废连坐,立保甲——墨家机关核作户籍册,兼爱非攻刻入黔首经脉!”这一改革举措,旨在废除残酷的连坐制度,以保甲制度取而代之,同时借助墨家机关核记录户籍,将墨家“兼爱非攻”的理念融入百姓的生活,希望能以此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随着赢挚的话语落下,量子化的长城砖突然发生变化,开始活化起来。砖缝中渗出墨家禁地特有的黑油,黑油散发着神秘的光泽。与此同时,蒙恬北击匈奴时的箭阵星图与农家“地泽阵法”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在这共鸣之中,虚空中渐渐凝聚出一幅闪耀着光芒的《耕战新策》。“第二改,轻田赋,重军功——十二金人眼眶鎏金水银作量天尺,战功可抵苛税!”赢挚继续宣布着改革内容。这一改革旨在减轻农民的田赋负担,鼓励百姓通过建立军功来获得更好的生活,以十二金人眼眶的鎏金水银作为衡量标准,让军功成为改变命运的途径,激发百姓的积极性,增强帝国的军事力量。

骊山老子骑牛像一直静静矗立在那里,仿佛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此刻,它却突然睁开双眼,眼中光芒闪烁,牛背的卦象显化出一幅惊人的画面。

只见焚书坑的灰烬缓缓凝聚,化作三千只青铜鹤。这些青铜鹤栩栩如生,每一只都散发着古朴的气息。它们的鹤喙中,衔着儒、墨、法三家典籍的残片。这些残片承载着百家思想的精髓,曾经在焚书的火焰中遭受重创,如今却在这关键时刻重新汇聚。

赢挚毫不犹豫地割破手腕,赤帝纹金血如滚烫的岩浆般涌出。金血顺着鹤群的方向流淌,向着六国故地飞去。“第三改,复私学,禁独尊——百家讲坛,稷下学宫作课试!”赢挚坚定地宣布着这一改革措施。他希望恢复曾经被禁止的私学,打破思想的禁锢,让百家争鸣的局面再次出现。利用徐福的噬星仪作为百家交流的平台,以阴阳家的星图制定课程和考试的规则,让各种思想相互碰撞、融合,为帝国注入新的活力。

此时,张良手中的太阿剑突然发生量子重组。剑身光芒闪烁,显化出韩非《五蠹》与孔子《论语》交融的篆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在剑身上奇妙地融合在一起,象征着百家思想的相互借鉴与吸收。

当剑尖轻轻触及扶苏心口的“仁”字刺青时,十二金人掌心原本刻着的“黔首自实田”竟缓缓逆转,变成了“民为贵,社稷次之”。这一变化,体现了对民本思想的重视,也标志着帝国在思想理念上的重大转变。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厚厚的云层,洒在大地上时,九原铁骑的量子骑兵整齐排列在广阔的原野上。然而,此刻他们却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突然调转马头。

赢挚站在高处,目光坚定。他引动十二金人眼眶中的鎏金水银,水银在他的操控下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将骑兵们逐渐炼化成一座刻有“建义”二字的青铜鼎。青铜鼎散发着威严的气息,象征着新的秩序和正义的建立。

“最后一改,废谶纬,立史官——徐福东渡船残骸作春秋笔,立为太史令!”赢挚大声宣布着最后一项改革内容。他决心废除那些迷信荒诞的谶纬之说,建立正式的史官制度。以徐福东渡船的残骸作为记录历史的工具,让老子骑牛像的虚影担任太史令,负责记录帝国的历史,确保历史的真实和客观。

就在这时,骊山地宫深处传来一阵沉闷的轰鸣。李斯的青玉笏板突然裂开,露出了隐藏的夹层。夹层中,一幅徐福手绘的“苍龙逆鳞图”展现在众人眼前。这幅图散发着神秘而危险的气息,仿佛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赢挚见状,赤帝纹突然暴涨,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在这股力量的作用下,“苍龙逆鳞图”逐渐被炼制成一座《商君书》刑鼎。刑鼎的鼎腹上,“法势术”三字清晰可见,且渗透着墨家的黑油与儒家的金粉。这象征着新的刑鼎融合了百家思想,将成为帝国法律和秩序的重要支撑。

咸阳宫浑天仪在经历了一系列变故后,终于承受不住强大的力量冲击,突然炸裂开来。碎片四处飞溅,光芒闪烁。在浑天仪的核心处,显露出浸泡在太一药液中的扶苏精血。精血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

赢挚站在一旁,他的黑袍随风飘动,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和坚定的决心。他看着星轨碎片,缓缓说道:“陛下可知,徐福六次东巡实为布阵——他要将大秦国运炼成噬星仪燃料!”他的话语揭示了徐福隐藏极深的阴谋,让众人意识到帝国曾经面临的巨大危机。

晓梦听闻,立刻挥动秋骊剑,引动终南山地脉的力量。地脉的能量如汹涌的波涛,向着浑天仪的碎片涌去。在晓梦的操控下,这些碎裂的星轨逐渐重新组合,最终形成了一座全新的浑天仪——“民为星轨”的浑天新仪。

新的浑天仪散发着柔和而明亮的光芒,象征着以民为本的理念。当仪心触及扶苏心口的“仁”字刺青时,一股神秘的力量瞬间爆发。十二金人仿佛受到了某种召唤,突然集体转身。他们手中的兵器在光芒中逐渐熔化,最终凝聚成一枚刻有“赤帝新政”的传国玉玺。

玉玺散发着神圣而庄严的气息,玺底“受命于天”四字流淌着墨家机关油与农家稻穗纹。这不仅代表着帝国权力的传承,更寓意着新的理念和秩序将融合百家之长,以民为本,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