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闭关十万年,却变天了? > 第85章 杏花节和受洗大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日,临香城的杏花节如期召开。

天刚蒙蒙亮时,满城的百姓便已早早起床,洗漱沐浴,换上素雅的新衣守在临香城的主干道两侧。

临香寺法师们组成的游街队伍会从临香寺出发,沿着主干道游城一周后,去往临香城中间的归宁湖。

三百多人的游街队伍浩浩荡荡,举着高烛,扯着经幡,一路唱经而过。

所过之处,道路两旁的百姓皆是口诵赞词,下跪磕头,顶礼膜拜,直到整个游行队伍走完之后才肯起身。

队伍中央有且仅有一个十六人抬举的,金碧辉煌的宝座莲台。如此高位,自然只有临香寺主持觉远可以安坐。

杨昭等人站在客栈二楼,远远的看着游街而过的队伍,心不免沉了下去。

三百金丹。。。

这等阵仗,想要当街刺杀无异于天方夜谭。

而更加令杨昭感到心寒的是,那些顶礼膜拜的百姓。觉远在此地经营万年,早已是人心所向,如铁桶一块。

杀人易,变心难呐。

想要扭转临香城根植上万年的观念更是难比登天。

究竟该怎么办呢。。。

游街的队伍很快便走完了一圈,前往归宁湖。此时应该是日渐中午,只是第七浮岛的穹顶是无尽灰云黑雾,见不到日头,所以这会儿也不过是比早晨那会儿亮了些许。

归宁湖前的广场道路两旁,跪伏着数百对夫妻,手中托举着几个月大的婴儿,等待着游街队伍的到来。

觉远的宝驾落地,双手合十,高诵佛号,队伍中的三百余名法师四散开来,为广场上的婴儿进行受洗大典。

受洗大典的过程并不复杂,法师们端着一碗清水,用枝条蘸了少许,抖落在婴儿的襁褓上,随后口中念着祷词,为这些新生儿祈福祷告,祝愿孩子们平安成长,病痛远离。

等这些仪式完成后,便取出一枚细小的丹药放入婴儿口中,吟过佛号便算是结束了。

场间数百名婴儿里,有五名在洒水受洗时出现金光异象,他们的父母顿时喜极而泣,待法师接过孩子后,对着法师纳头便拜。

佛缘,他们的孩子有佛缘!

这不仅仅是对他们诚心向佛的最高赞赏,孩子被选中送往临香寺,往往也意味着他们家将会得到更多来自临香寺一众法师的照顾,无论是父母亲眷还是家族后辈,都是受益无穷。

只不过,在这些凡夫俗子眼中,自然看不出,所谓的金光异象不过是那些法师们的有意为之。这里的数百名孩童,究竟谁有佛缘,其实早在孩子出生的时候便已经有了定论。

而这场受洗大典只不过是为这些定论,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罢了。

但从好的一面想,对于在场的数百对夫妻而言,他们是幸福的。因为在他们眼中,佛缘是可遇不可求的,自家孩子有最好,没有也不会抱怨什么。对那些有佛缘的家庭,其他人更多的是羡慕和祝福,毕竟说到底,这些人连什么是佛缘都不清楚,又何来怨怼之心呢?

即使是嫉妒对方,自己唯一能做的便是努力再生一个孩子,看看下一个有没有这样的机缘。

杨昭藏在人群中,静静的看着广场上进行的受洗仪式,没有说话,也没有想要拆穿这场骗局的念头,甚至还有一丝赞同和敬佩的情绪。

这是骗局吗?

不,不是的。

类比到杨昭儿时的修仙历程,茫茫天地,谁有资质修仙,不也是看谁在出生时受到天道眷顾么?

纵使有某些家族有能力为孩子逆天改命,但总归是少数。于绝大多数而言,新生儿是否具备有修仙的资质,恐怕就是一生之中最为公平的一件事了,最残酷的公平。

临香寺愿意为此做出如此大阵仗的铺垫,多少还是上了点心的。

起码比以前的仙盟中,那固执的门户之见还是要强上一些的。因为这些门户之见,多少有天资的人终其一生也无法踏入仙门。。。

倘若不是这些法师做了以生灵为炉鼎的丧心病狂之事,或许杨昭也不会想要根除他们。

“呵,想拜入佛宗啦?”

芮涵的声音非常不合时宜的在杨昭的脑海中响起。

“你在说笑吗?”

杨昭没好气的回着,对于这个随时能在自己脑海中说话的女人,他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欸?不想么?我看你那虔诚的表情,似乎有些想法呢!反正佛宗又不禁娶妻生子,不影响你和小兰岚卿卿我我。”

“如果只是说这些无聊的话,还是趁早闭嘴吧。”

芮涵却不理会杨昭的冷漠,

“有时候吧,我觉得佛宗比起你这样的外道,更加贴近玄门正宗。”

“这倒是没想到,这种话居然会从你这个道门正统口中说出来。”

“这有什么的,倘若本源思哲相同,产生共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倒是你这外道,要不要听本座给你说说道经讲讲佛法?”

“还是免了吧,我跟你聊不来。”

“啧啧啧,杨昭啊,你可知能够聆听一位飞升者传道解惑,是多么大的福缘么?”

芮涵的话确实令杨昭产生了一丝动摇,飞升者的指点可谓极其难得,受到点拨就此顿悟也不是不可能。

犹豫再三,杨昭还是拒绝了,

“算了,你我道不同。”

归宁湖畔的受洗大典结束,接下来是尊者的法会,这也是觉远一年一次的开坛讲经,机会难得,一众信徒纷纷跪坐听讲。

对此,杨昭等人并无兴趣,现场也没什么刺杀的机会,倒不如早点离开另谋他法。

临香城中绝大多数店铺此时都是关门闭户的样子,百姓们都去听觉远讲佛法了。归宁湖前的广场不算大,但最多也只能容纳数千人,更多的百姓只能围绕归宁湖一周,来参与这场法会。

好在觉远是金丹境,莫说是声音传遍归宁湖,传遍整个临香城都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很多事情,需要有仪式感,方能显现出它的神圣性。

无处可去的杨昭一行人也只得回到客栈中休息。

观摩完整场大典后,对于佛宗这种广纳门徒的法子,杨昭还是比较认可的。

也多少猜测到以前仙盟灭佛的一点点根本性原因。

从前的仙盟,在道门正统的管理下,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如在云端一般遥不可及。

对世人来说,它可以是神话,可以是传说,却唯独不是生活。若是有心向道,更是需要探访深山,寻那一份虚无缥缈的机缘。

若是没寻到,迷失山林沦为野兽腹中餐也在所难免。即便是运气好寻到了,能否拜入仙门还得看是否有相应的资质。

相比之下,佛宗可就太亲民了。

扎根红尘,无需世人寻匿,它亲自来找你,施些小手段展露些许祥瑞之兆,便可以缘分一词,将人吸纳进来。

这样的传播机制太过恐怖了。

道门正统,放不下身段,自然无法与佛宗争抢人员储备。

若非灭佛一战,恐怕迟早被日渐壮大的佛宗蚕食殆尽。

然而,当年发动灭佛的仙尊又何曾想到过,此后的仙盟,道门正统还是日渐式微,被杨昭一类样的外道占据,徒留芮涵这位正统独苗?

杨昭扪心自问,即便是后世被外道占据主流的仙盟,其本质上依旧不如佛宗。

门户之见仍旧是挡住仙盟发展的最大障碍。

人心所向,这四个字大体上可以归纳佛宗的传播模式了。

同样这是人心所向,让杨昭想要推翻临香寺,变得难以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