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救驾之饼 > 第67章 回到宫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启明一行人以为进入京城内就安全了,紧绷的神经刚刚有所放松。然而,就在他们踏入京城的那一刻,一群黑衣人如鬼魅般突然出现,对他们展开了突袭。

朱启明等人瞬间大惊失色,匆忙拔剑应对。刀光交错间,他们边战边退,心中期盼着皇城守卫的禁军能迅速赶来支援。

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禁军却迟迟没有出现。朱启明心急如焚,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这禁军为何还不来?难道其中有什么阴谋?”

随从们奋力抵抗着黑衣人的凶猛攻击,伤亡不断增加。“殿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名随从高呼。

朱启明咬了咬牙,“拼死也要撑住,我不信禁军会一直不来!”

喊杀声在京城的街巷中回荡,而那救命的援兵却依旧不见踪影,朱启明一行人的处境愈发危急。

在朱启明一行人渐感力不从心、几近绝望之时,远处终于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呼喊声,是禁卫军来了!

只见一队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禁卫军如潮水般涌来,他们身着鲜亮的铠甲,手持长枪利剑,士气高昂。

“保护殿下!”禁卫军统领大声吼道,士兵们迅速将黑衣人团团围住,展开了猛烈的反击。

黑衣人见势不妙,试图突围逃窜,但禁卫军紧密配合,不给他们丝毫机会。

朱启明长舒了一口气,紧绷的身体终于放松了下来。

“多谢诸位将士及时相救。”朱启明向禁卫军们说道。

“殿下受惊了,这是我等职责所在。”统领恭敬地回应。在禁卫军的护送下,朱启明一行人终于得以安全离开。与此同时,赵逸尘等暗卫悄悄离开。

在朱启明进入京城的前一刻,京城的局势突然变得混乱不堪。安定门大火熊熊燃烧,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宣武门爆炸不断,轰鸣声震耳欲聋,碎屑四溅;永定门也有大量流民骚乱,哭喊声、叫骂声此起彼伏。其他几个外城的城门同样有流民骚乱发生,整个京城仿佛陷入了一片混乱与恐慌之中。

守卫们大部分被紧急调往宣武门和安定门查看救援,以至于当朱启明在京城内被黑衣人伏袭击时,竟没有守卫能够及时过来营救。

朱启明和他的随从们在黑衣人的围攻下苦苦支撑,局面愈发危急。就在他们几乎要支撑不住的时候,皇城的禁卫军终于及时赶到。

禁卫军们如神兵天降,他们步伐整齐,气势如虹。“保护殿下!”呼声震天动地。禁卫军迅速冲进战圈,与黑衣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朱启明望着赶来的禁卫军,心中满是感激和庆幸。在禁卫军的奋勇拼杀下,黑衣人渐渐落了下风,最终被击退。

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让朱启明深刻意识到京城局势的复杂和危险,也让他对幕后黑手的阴谋更加警惕。

朱启明踏入寝宫,屏退左右,只留下赵逸风等几名贴身侍卫,准备洗漱整理仪容仪表。

他先解下那沾染了尘土与血迹血迹的披风,赵逸风连忙接过,小心放置在一旁。接着,他缓缓脱去身上破损且满是褶皱的外袍,露出里面略显凌乱的白色中衣。

一名侍卫端来一盆清水,朱启明将双手浸入水中,用力搓洗着,仿佛想要洗去这一路的疲惫与恐惧。他抬起头,望向铜镜中的自己,眼神中仍带着劫后余生的惊悸。

他的头发有些蓬乱,几缕发丝垂落在额前,汗水浸湿的地方贴在皮肤上。朱启明拿起毛巾,轻轻擦拭着脸,那原本白皙的面庞此刻略显苍白,胡茬也冒了出来,增添了几分沧桑。

侍卫拿来一套崭新的华服,朱启明穿上绣有青丝蟒纹的蓝色长袍,系上镶着宝石的腰带。他整了整衣领,那领口的精致刺绣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重新整理好着装的朱启明,看上去依旧尊贵非凡,但那微微颤抖的双手和紧抿的嘴唇,还是透露出他内心尚未平复的波澜。他深吸一口气,大步走出房门。

朱启明整理好仪容仪表后,便带着赵逸风,一路前行去见皇帝。

他沿着宫中的廊道稳步走着,阳光透过廊檐的缝隙洒在他身上,却驱不散他眉眼间的凝重。脚下的石板路仿佛记录着他此刻沉重的心情,每一步都带着思索与决心。

身旁的侍卫们神色肃穆,紧紧跟随,铠甲的碰撞声在寂静的宫中显得格外清晰。

朱启明微微仰头,望着前方那象征着皇权的宫殿,心中思绪万千。这一路的波折、阴谋与危险,都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向皇帝禀明真相的决心。

终于,宫殿的大门出现在眼前,朱启明深吸一口气,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了进去。

乾清宫,这座象征着皇权至高无上的宫殿,庄严肃穆,气势恢宏。

宫殿坐落在汉白玉的基座之上,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皇家的威严与奢华。朱红色的宫墙高大而厚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沉淀。

宫门高大而沉重,铜钉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光。踏入宫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殿厅,地面铺设着光可鉴人的金砖,每一块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

殿内的立柱粗壮而笔直,支撑着巨大的屋顶,梁枋上绘着精美的彩画,龙凤呈祥、瑞云缭绕,栩栩如生。天花板上装饰着华丽的藻井,中央的蟠龙图案活灵活现,仿佛随时都能腾空而起。

宝座位于大殿的正中央,高高在上,金光闪耀,象征着皇帝的无上权威。宝座背后是一面巨大的屏风,雕刻着山水人物,工艺精湛。

两侧排列着各种珍宝古玩,香炉中升腾着袅袅青烟,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让整个宫殿弥漫着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朱启明让赵逸风留在宫门外,御前太监李公公带着朱启明走进乾清宫,阔别一年再回来,他扫视着四周,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感。离开一年多了,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依旧熟悉而又陌生。

他的目光扫过那朱红色的宫墙,仿佛看到了往昔在此嬉戏的身影;掠过精美的梁枋彩画,回忆起曾经对这些艺术的惊叹。

此时,皇帝和皇后正坐在殿内,焦急地等待着他的归来。皇帝端坐在龙椅上,神色中既有威严又透着关切,目光时不时投向门口。皇后则略显坐立不安,手中紧握着丝帕,眼中满是期待。

朱启明快步走到皇帝和皇后面前,双膝跪地,恭敬地说道:“父皇,母后。”

皇帝连忙起身,亲自扶起朱启明,眼中满是慈爱与欣慰:“吾儿,快快起身,这一年多让你受苦了。”

皇后也走上前来,拉着朱启明的手,上下打量着,声音略带哽咽:“启明,你可算回来了,母后日日牵挂着你。”

朱启明望着皇帝和皇后,眼眶微红:“儿臣不孝,让父皇母后担忧了。”

皇帝拍了拍朱启明的肩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与朕和你母后讲讲这一年多在外的经历。”

朱启明微微颔首,开始讲述这一路的见闻与波折。

朱启明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儿臣离开京城后不久,便遭遇一群黑衣人追杀,他们个个心狠手辣,儿臣的随从拼死抵抗,奈何寡不敌众,儿臣在逃亡中身负重伤,幸得老常头和马福生等人搭救。”

皇后惊道:“天哪,吾儿竟遭此大难!”

朱启明接着说:“之后儿臣失忆将近一年,在临西镇与老常头一家人生活,经营着一家烧饼铺。那段日子倒也平静安宁,只是儿臣始终想不起自己的身份。”

皇帝皱眉问道:“那后来又是如何恢复记忆的?”

朱启明道:“多亏了医女马秀秀,她医术精湛,用了各种法子为儿臣治疗,终使儿臣恢复了记忆。”

皇后抹了抹眼角的泪花:“真是老天有眼,让吾儿得以恢复。”

朱启明神色凝重:“恢复记忆后,儿臣决定回京,可这一路上,那黑衣人依旧三番五次地追杀儿臣。进入京城后,更是遭到了劫杀,若不是禁卫军及时赶到,儿臣怕是再也见不到父皇和母后了。”

皇帝怒拍龙椅:“这群无法无天的恶徒,朕定要将他们连根拔起!”

朱启明神色严肃地继续说道:“儿臣经过一番探查,发现这些黑衣人乃是兽神教之人。而且,儿臣还查到这个教派并非本国所有,很可能是外邦的势力。只是目前线索有限,还需要继续深入调查。”

皇帝闻言,眉头紧皱,目光中透着威严与愤怒:“外邦竟敢在我朝如此兴风作浪,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绝不姑息!”

皇后担忧地看向朱启明:“启明,此事务必小心,切不可再让自己陷入险境。”

朱启明拱手应道:“父皇、母后放心,儿臣定会谨慎行事,定要将这背后的阴谋彻底查清。”

皇帝微微点头,语气坚定:“朕会给你调配人手,全力协助你调查此事。”

朱启明感激道:“多谢父皇,儿臣定不辱使命。”

朱启明欲言又止,犹豫片刻后说道:“父皇、母后,还有一件事。儿臣发现这兽神教和当年洪御史灭门案有关。”

皇帝一听,顿时脸色大变,猛地站起身来:“什么?竟有此事!当年洪御史满门被害,至今未查出真凶,难道竟是这兽神教所为?”

皇后也是满脸震惊:“这如何是好?若真是如此,那这背后的阴谋怕是超乎想象。”

朱启明神色凝重:“儿臣也只是查到些许线索,还不能完全确定,但种种迹象表明,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皇帝重新坐回龙椅,双手紧握扶手,沉思片刻后说道:“启明,此事非同小可,你务必小心求证,切不可打草惊蛇。”

朱启明郑重地点了点头:“儿臣明白,定会谨慎行事。”

皇后忧心忡忡地看着朱启明:“一定要多加小心啊,启明。”

朱启明微微低下头,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终究还是没有把兽神教与皇叔朱高有关系的事禀告皇帝。

皇帝见他欲言又止,问道:“启明,可是还有未尽之言?”

朱启明赶忙回道:“父皇,儿臣暂时没有其他要禀报的了。”

皇后在一旁疑惑地看了看朱启明,却也没有多问。

皇帝挥挥手说道:“罢了,你一路奔波劳累。今晚朕要办一场家宴,庆祝你平安归来。你好好休整一番,莫要辜负了这团圆之喜。”

朱启明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连忙拱手应道:“儿臣谢父皇隆恩,定当准时赴宴。”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嗯,但这兽神教之事,定要抓紧彻查。你先去吧,好好准备。”

朱启明行礼告退,走出宫殿的那一刻,他心中暗自思忖:“此事尚无确凿证据,兹事体大,贸然告知父皇,恐生事端,还需再仔细探查一番。”

朱启明离开后,皇帝脸色一沉,对身旁的李公公吩咐道:“李公公,你速派人去暗中调查启明此次回京所遇之事,尤其是那兽神教,务必查个清楚。”

李公公恭敬地应道:“老奴遵旨,定会尽心尽力办好此事,不负皇上重托。”

皇帝微微颔首,神色凝重地说道:“此事要做得隐秘,切不可打草惊蛇。”

李公公弯腰行礼道:“皇上放心,老奴明白。”说罢,便匆匆退下安排去了。

皇后在一旁忧心忡忡地说道:“皇上,启明此次历经如此多的磨难,臣妾这心里实在是难受。也不知这背后的阴谋究竟有多深,可千万别再让启明遭遇危险了。”

皇帝轻拍皇后的手,安慰道:“皇后莫要太过担忧,朕定会护他周全。朕也觉得此事蹊跷,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皇后微微点头,眼中仍满是忧虑:“只盼着能早日真相大白,还启明一个安稳。”

皇后离开后,回到寝宫,立即叫来自己的亲信孙嬷嬷,神色严肃地说道:“孙嬷嬷,你速速派人去仔细调查启明此番遭遇的种种,尤其是那兽神教与洪御史灭门案的关联,切莫声张。”

孙嬷嬷连忙应道:“娘娘放心,老奴这就去安排,定不辱使命。”

皇后眉头紧蹙,叮嘱道:“要小心行事,不可被人察觉。”

孙嬷嬷点头称是,而后匆匆去安排人手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