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 > 第175章 时机已至,可以发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5章 时机已至,可以发兵

太阳初升,等到消息的曹仁亲率援军赶到上蔡南门。

此时,汉军已经全部撤离,退回到上蔡城中。

只留下一片狼藉的曹军大营,和坐在营前面露颓废之色的于禁。

曹仁见状,心下大惊。

大营那狼狈不堪的程度,以及于禁那如丧考妣的神情。

曹仁判断,这定然是一场惨败。

于是,曹仁来到于禁面前问到:

“何至于如此惨败!?”

于禁听闻,面上露出愧疚之色,语气之中,颇为不甘的回应:

“我中了那郑铮小儿的奸计!”

“他派人不断骚扰,让我军彻夜未眠,疲惫不堪。”

“又让我误以为那汉军只是装腔作势,不会来袭。”

“他郑铮小儿,却趁机出城偷袭我军。”

“使得我军大败,损失惨重,史涣和韩浩两位将军更是一死一擒。”

听了于禁详细的讲述,曹仁不禁有些同情对方。

他这是属于智商被碾压了,被汉军彻底玩死了。

没办法的。

就算换了他曹仁亲自前来,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就在这时,夏侯惇被曹操派遣,率军前来。

在见到曹营的惨状和于禁的经历以后,他也是无比的同情于禁。

只是,他没有像曹仁那样率军离开,而是率军驻扎在南城门处,接替于禁大军原本的任务。

而于禁则是前往西城门,等着曹操率军抵达,他好向曹操请罪。

晌午时分,曹操率军抵达上蔡,并在上蔡西门外安营扎寨。

待营寨设好之后,于禁便在中军帐中向曹操请罪。

中军帐内,听完于禁的讲述,曹操紧盯着于禁一言不发。

此刻,大帐之内,所有人都怕在这个时候给曹操惹恼了。

所以他们都屏住了呼吸,一言不发。

整个中军帐内,除了于禁紧张急促的呼吸声,再没有任何声响。

这时曹操在压制着自己心中的怒火。

五万大军交到于禁手中,结果把仗给我打成了这样。

近四万人被冲散、被斩杀、被俘虏,甚至还有损失了两名将军。

要知道,敌军只有一万人啊!

哪怕他郑铮用了诡计,你于禁也不能输这么惨吧!

若非大战之前,斩杀将领乃是不祥之兆。

我真想将你于禁碎尸万段。

一念至此,曹操开口说道:

“于禁,你打了败仗,本该得到惩罚。”

“但是,我军正值用人之际。”

“我就不对你用刑了。”

“给我滚回南门,在元让手下,从百夫长做起。”

“莫要让我失望。”

“再有下次,再有这般惨败,你就自裁吧。”

于禁闻言,心中顿时松了口气。

他本以为自己就算不死,也要吃些苦头。

如今只是降为百夫长,连苦头都不用吃。

当真是对他来说最好的结果了!

一念至此,于禁赶忙谢恩:

“谢主公不杀之恩!”

“卑职定当竭尽全力,为主公效死。”

等到于禁说完,曹操挥挥手,示意于禁先离开。

等于禁退出中军帐,曹操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怒气冲冲的说道:

“郑铮小儿,欺我太甚!”

“先是用比斗骗我等上当,让我军在伐袁之战中损失惨重。”

“庐江之战,又突袭与我,引得我头风发作。”

“昨夜,更是让我军损失惨重。”

“我军三战三败,颜面扫地,皆拜郑铮小儿所赐。”

“我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将其大卸八块,方能解我心头之恨!”

随着曹操话音落下,郭嘉站了出来,安抚曹操:

“主公莫要动怒。”

“如今,我军已经对上蔡完成合围。”

“虽然少了几万兵马,但也无需多虑。”

“毕竟,我军的兵力,依旧是汉军的十倍有余。”

“那郑铮在上蔡城中依旧是插翅难逃。”

“之前,我军不过是小败几场,并未伤及筋骨。”

“那不过,是我军通向成功的小挫折罢了,不足为虑。”

“我军只要斩杀了郑铮,那一切便都值得了。”

曹操闻言,心情好了不少。

郭嘉没有说错,只要除掉郑铮这个心腹大患,之前损失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与此同时,上蔡西侧的城墙上,郑铮站在那里,眺望着曹军大营。

此刻,面对十多万的曹军围城,除了死守待援,他想不到其他办法了。

哪怕他开了【急智】也是一样的。

只不过,在【急智】的十点智谋加成下,郑铮对守城的布置更加合理了。

他甚至做好了曹军挖地道来攻城的准备。

这时,郑铮沉声对他身旁的赵云和张飞二人说道:

“接下来,我军需要死守上蔡,等待救援。”

“但是,援军并非朝发夕至。”

“而且,那曹军定然也是在援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下拦截。”

“所以,我等何时能得到救援,尚未可知。”

“我军要做好在这里打上一年半载的准备。”

说着,郑铮观察了一下赵云等人严肃的神情,随后下达了一条让他们都没想到的命令:

“今天抓到的俘虏,愿意投降守城的就吸纳下来。”

“不愿意投降的,就给我统统杀了……”

赵云听闻,眉头紧皱, 提醒道:

“兄长,杀俘不祥啊。”

郑铮语重心长的回应道:

“眼下情况危急,我没有那么多粮食给那些俘虏吃。”

“那些人若是因为饿肚子而闹起来,那我等可真就危在旦夕了。”

“我也知道杀俘不祥。”

“但杀了我们可能会活着,不杀俘我等必死无疑。”

赵云听闻,不再有异议,随后便听从郑铮的命令,前去行事。

等到赵云离开,郑铮找来军需官,并在其耳边吩咐了一番。

那军需官越听,脸色变得越震惊。

好在,那军需官是当年在汉中从军的,见过郑铮在汉中展露的神迹,属于郑铮的狂热粉。

虽然对郑铮交待的事情感到震惊,但还是面色严肃的领命离开。

当天夜里,汉军军士将不愿意投降的曹军俘虏统统斩杀。

一些缺胳膊少腿的曹军尸体,被军需官派人运到西门。

同时,军需官带着火头军连夜准备做两份肉汤,一份用的是宰杀不久的马肉,另一份用的是从别处搜罗来的不新鲜的臭肉。

与此同时,郑铮书写了两封书信,一封发往长安,一封发往洛阳。

那书信上写着同样的内容:

时机已至,可以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