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门关上,屋内又重新安静了下来,丁熹打了个哈欠,忙活到现在可把她累坏了,她懒懒的的起身,“妈,我回屋睡会了。”

“你等等。”

刘冠英板着脸,拿起桌子上的鸡毛掸子一下又一下的拍在自己的手心,目光直射向丁熹。

丁熹莫名感到冷风阵阵,她吞了吞口水:“妈.....怎么了?”

刘冠英坐在椅子上,笑了声,“是你自己说,还是我来问你?”

丁熹低头扣了扣自己的手指,“说....说什么呀。”

她啪的一下将鸡毛掸子拍在桌子上,“你跟小徐是不是很早就认识了?”

“妈....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呀?”

“还跟我撒谎!!”

刘冠英一声怒吼,将躺着睡觉的小黑都吼了起来,他眨着黑豆豆眼,无辜的看向两人。

丁熹心虚的拽了拽自己的衣角。

丁义康从厨房里刷完碗筷出来,“咋了这是,小熹咋又惹你妈生气了?”

刘冠英吼了一声气顺了不少,“我问你,小徐是不是你在乡下认识的那个男的。”

丁熹没想到她妈能这么灵敏,心里一咯噔,小眼睛四处乱瞟。

旁边的丁义康看看左边,看看右边,最后笑呵呵的走到中间,“都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这小徐不也上门了吗?”

丁熹揪着衣服小声道:“我跟他不是那种关系....”

“丁熹!你要气死我是吧!都被你领回家了,还什么关系都没有!”刘冠英的火气又噌噌的冒上来了。

“好了好了,孩子知道,你这么大声干什么。”丁义康拦着她,不停的给丁熹使眼色。

丁熹垂头,眼睛酸酸涩涩的,她也不想事情发展成现在这样的,真要和徐颂祁在一块,丁熹又觉得委屈,没有觉得他人不好,就是替自己感到委屈。

丁义康一直朝着刘冠英使颜色,刘冠英瞪他,回头看丁熹那委屈样,又将鸡毛掸子扔在了椅子上,“小熹,你现在年龄小,虽然说谈了几个对象也没什么,但你也得擦亮眼睛,一些咱能不去招惹也别去招惹,先是前头那个条件挺好的男同志,又是这个小徐,是,小徐是不错,但家里是资本....”

丁熹愣了愣,抬起头,“他不是啊,他爷爷以前还是首长呢。”

这会子轮到夫妻俩愣住了,丁义康眼睛睁大,他跟小徐在厨房里聊的时候,只知道他父母都是为国捐躯的英雄,实在没想到他还有这个首长爷爷!

刘冠英想说点什么,结果什么都没说出来,最后喃喃道:“那你....得对人家好点,跟原来的那个男同志该断就断了吧。”

好什么,另一个也是同一个首长爷爷。

***

“丁熹,想什么呢,想这么入神。”

潘兴珠走过来敲了敲她的脑袋,将一个黄皮纸信封扔在了她的桌子上,“今早邮递员过来时放的信,你还没来,我给你收了。”

我的信件?”丁熹摸了摸这个黄皮纸袋子疑惑的问。

“对,上海发来的。”

封了口的牛皮纸袋,还挺厚,寄件人是上海青年报刊!

那不就是她第一次投稿的那家报刊吗?

丁熹有些激动。

潘兴珠正拿着小镜子照自己的新剪的短发,随口问:“谁寄的信啊?”

丁熹顿了会,才道:“帮我们大院里的人寄出去的信,收到回信了。”

潘兴珠哦了一声,也没再好奇追问,将镜子放下,在她面前晃了晃自己的朵拉头,“怎么样,好看吗?上海新兴的发型呢。”

“好看!你长得好看,啥样的发型都能驾驭。”

潘兴珠眉毛高高挑起,忍不住用手捏了捏她的脸,“小嘴真甜,怪不得徐大哥这么喜欢你呢,要我是男的我也喜欢你。”

听到徐绍的名字,丁熹忍不住问:“你知道徐绍什么时候回来吗?”

“不知道,徐大哥经常出差的,一次走一两个周也正常。”

丁熹握着的信封的兴奋劲都淡了许多,她真不想夹在两个兄弟之间,也怪她这人道德感太强,要是放在以后她看的那些漫画里,三人那啥那啥都是最基本的。

咳.....丁熹也只敢的yy一下了。

“丁熹,今晚来我家吃饭咋样,我妈这两天做饭做的可好了。”

“这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潘兴珠又揪了揪她软嫩嫩的小脸蛋,“我上次找你你就拒绝了我,这次可不准再拒绝了。”

丁熹只好点头,“那我下班先回家跟我妈说一声。”

“行。”

等潘兴珠走后,丁熹松口气,捏紧信封,又看向另一边的文虹同志,对方困得趴在桌上打瞌睡,没有丝毫抬头的趋势。

牛皮纸袋放进抽屉里,丁熹抓心挠肺,忍不住,悄悄摸摸拆开纸封,抽出了一个小小的信封,还有一份青年报纸,再没别的东西了。

再悄悄拆信封,一张五块钱正安安静静躺在里面,丁熹乐得差点原地蹦起。

打开信件,只有简短的一段通知。

“丁小小同志,感谢您的踊跃来稿,稿件已被青年报刊录用,最新报刊随信附上。”

右下角署名是青年报刊编辑部。

信件底部还有一句口号标语,“响应祖国号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丁熹欢欣雀跃,低头看着寄来的青年报纸,当初写的稿件被刊登在报纸的一个角落版块,位置很偏,但拿出去也足够吹牛了。

可惜她要低调,不能随便说出去,毕竟五块钱的稿费也不少了。

怪不得说知识分子容易赚钱呢。

当初投稿的时候,丁熹专门强调了刊登要用笔名——丁小小。

这样就不用担心周围的人知道自己投稿赚钱了。

丁熹按捺住喜悦,算了算上海寄信的来回时间,将近半个多月,速度未免太慢了。

转念又想到这个年代的交通条件,算了,信件走得慢也是情有可原。

她手里还有三份写好的稿子,明天一口气寄出去!!

正想着,办公室管账的会计出来吆喝,“发工资了啊,大家过来领一下。”

“啊,终于能领工资了!”潘兴珠第一个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