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这样,在温宜的报纸发行了半年后,每三天一份报纸算是固定下来。

而且每一期的报纸都是四十万份。

说实话,这个数量,把怡亲王都给惊到了。

因为每一份报纸都标有日期,

所以,偏远地区,像是西南,报纸发行半个月后,他们才能看到。

但即使这样,报纸的订购数量还是在逐步增加。

但版面,有时候是四张,有时候是六张。

而其中一张是特意刊登读者来信的。

可以说,报纸发到哪个省市,哪个省市就有读者来信。

于是,在大清的所有省市都有人订阅报纸的时候,

温宜开始把禁止缠住的事当做第一要务来做了。

温宜开始是写了一些故事,

里面的一些母亲、妻子的角色因为小脚出各种意外的,

还有读者来信,几岁的小姑娘脚疼得受不了想自杀的,等等。

所以,温宜开始把顺治爷、康熙爷,以及本朝发布的禁止女子缠足的旨意都原文刊登在了报纸上。

又写了很多外邦的坏分子把缠足的女人给抓去,关在铁笼子里展览小脚,用来笑话大清,

大清朝的所有女人都是残疾的,大清的男人都是心理变态的。

然后大写特写,大清的男人都是窝囊废,怕女人比过他们,

所以,就把女人的脚给弄成残废,这样女人就不会抛弃那些男人了。

还写了很多男人都是狠毒心肠。

看着自己母亲挪着个小脚痛苦不已,

看着自己几岁的小女儿被掰断了脚指头疼的以头撞墙,

他们这些男人却无动于衷,毫无孝顺慈悲之心。

接着,又请了很多名人实名发表文章,阐述女人裹足,实乃不慈不孝。

然后,就开始了鼓励人们,对那些抗旨不遵的人进行举报,

从即日起,凡是不遵从朝廷旨意,还给女孩子缠足的人,只要举报,就在报纸上实名曝光。

抗旨不遵是要受到惩罚的。

而温宜公主作为本朝禁止女子缠足的执行者,发布了惩罚条例,

如果再有给女子缠足的人家,罚没他们一年的收入,

并且被缠足女子的父母、祖父母,将戴枷在当地衙门游街示众一个月。

还有,全大清各地的裹足匠们,如果再发现裹足匠们去给女孩子缠足的话,就本人斩杀,全家流放。

南面的流放宁古塔,北面的流放岭南。遇赦不赦。

温宜一系列重拳出击,顿时控制住了缠足的陋习。

之后,报纸还是恢复到从前的样子,

可是,却一直留着一个版面,每一期都印有禁止缠足鼓励举报惩罚条例等相关的条例。

这样下来,几年功夫,大清境内没有再增加小脚女孩子。

温宜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而在禁止缠足见了成效之后,温宜的第一期报纸上刊登的蚯蚓养殖方法也奏效了。

全国各地都有信件过来。

对了,因为开始的那几期报纸发行量非常少,所以后来有很多地方的百姓要求要最初几期的报纸。

温宜怀疑,他们是冲着故事连载去的。

反正温宜把头几期都加印了。

并且装订成册,给每个省市都发去了不少。

所以,蚯蚓养殖方法就这么在全国展开。

真的有很多农户按照温宜的方法开始饲养蚯蚓做饲料喂养鸡鸭鹅猪。

最近,就有很多读者来信,说自己家养了多少多少鸡鸭鹅,养了多少猪等等。

温宜的报纸,她现在只负责总揽,其他的都是自己手下二十多个人来做。

那个大臣之女,现在也放开了,是温宜很得力的一个助手。

所以,闲暇时间,温宜就整理了一些东西,比如天花、水泥、玻璃、大炮等制造图纸,交给了怡亲王。

现在 的朝廷,怡亲王基本就等于是没挂名的皇上了。

因为弘时,实在是提不起来。

所以,他现在就在努力生孩子,等看看哪个孩子可以被培养起来接怡亲王的班了。

因为这样的现象,所以,温宜偷着给皇上吃了好几回药了。

皇上还是活着好。

同时,怡亲王也和温宜谈了,就等着弘时的儿子,看看是否有合适的他来培养。

温宜点头。

她自己也能是个长寿的,她要好好活着,看顾着这个朝堂。

她最少要等到二十多年后,那两个西方强国拿着先进技术到大清寻找合作的时候,不能让大清这些鼠目寸光的鼠辈拒绝人家吧。

其实,温宜的报纸办下来,那些汉人们虽然思想自由了,但是并没有反朝廷反满人统治的举动,相反,他们还感到和朝廷的关系更加融洽了。

这是怡亲王等人没想到了。

所以,现在他也非常关注温宜的报纸。

就这样,一年年下来,温宜别的也没干,就是专注办好自己的这份报纸。

在温宜报纸创建十年的时候,每一份报纸都达到了三百万份。

当然,温宜在报纸上注明了,每份报纸就是一个铜板,如果有哪个地区加钱售卖的,一经举报,就会翻百倍的罚款。

由报纸也衍生出了很多产业,比如运输一项。

当然了,修路也被提上了日程。

温宜就在报纸上呼吁,全国省市县各个路段自己修,如果商人出资修路,可以把他的名字写进当地的县志,并且温宜的报纸也将刊登。

就这样,渐渐地,全国的道路已经被各大商人修了大半了。

而温宜这一辈子虽然没有成亲,但她却有一个床伴,唯一的一个床伴,那就是那个最初来她这里工作的写字快的那个秘书。

两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看对眼了,但是温宜没想着成亲。

那样会不自由。

而且温宜的理由也是现成的,那就是自己不能生育。

于是,两个人就这样相伴了一辈子。

温宜也没想到,自己会在任务世界里和一个男人相爱。

但因为她不想被束缚住,也是任务的需要,她要自由,所以,温宜在大清出名了。

后来,甚至有人说温宜公主养了多少多少面首。

不过,她的书社有几个大臣之女和宗室之女,无论是老姑娘,还是年轻寡妇,最后都没有坚持到单身一辈子,都成了亲。

当然,成亲对象也是书社的人,所以,夫妻二人都给温宜公主打工。

这一世,皇上因为温宜的关系,居然活到了八十岁。

而怡亲王也活到了八十多岁。

后来,在弘时的几个孙子里挑了一个资质不错的继承了皇上的皇位。

而温宜公主活到了九十多岁,耳不聋眼不花,到九十七岁死之前,还是说话清晰明了。

不过,因为温宜的介入,大清早早地和西方国家建立了合作的关系,

大清年年往西方国家派遣年轻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后来大清也和很多国家一样,平稳过渡到君主立宪制。

所以,这个小世界的后人们,无论是清王朝的百姓,还是后世新国家的人民,都在各地立了温宜的铜像纪念缅怀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