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这天,前山村家家户户天不亮就起来熬腊八粥了。
只等孩子们的睡醒,起来就能喝上一口热气腾腾、甜糯糯的腊八粥。
然而,天才将,前山村宋族这边却突然炸开了锅!
“什么?大山家要分家了?!……不可能吧?”
宋族中一大娘听到这消息时,手里端着的腊八粥差点就给扬了。
“是真的!刚才他家虎子都过来叫我家老头子过去了!走走走,咱一块去看看热闹去……”
另一个大娘趴在院墙上,招呼着姐妹一块去宋家看热闹。
院内大娘看着自己碗里的腊八粥,犹豫着是要去看热闹,还是要喝粥。
门外的大娘瞧等不及了,着急催促:“我说你啊!端着去不就成了,咱边喝边听听是怎么回事!”
“是这个理!你等等我,我这就来!”
说着,院内大娘端着碗,快速出了家门,连院门也忘了锁。
等二人急急忙忙赶到宋大山家,发现院外已经围了不少人在看热闹。
好不容易挤到前面,就听到周围的人不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哎呀,这宋家怎么突然就分家了呢?之前看着不是还好好的嘛。”
“谁说不是呢,这老爷子也是,身子骨看着还行啊,怎么就突然下了这个决定。”
“依我看啊,肯定是家里闹矛盾了,你没听说吗?大河家的老二河生跑去经商去了,老爷子估计是气坏了想把他给分出去。”
“什么?!经商……这可是违背族规的事啊!河生这小子也太敢了吧!”
“谁说不是呢!听说这小子铁了心的要走这条路,娶的媳妇也是商贾之女,和他大哥一样……成亲时候都没给家里来信,依我看,河生这是要做上门女婿去咯!”
听到这话,周围一群人纷纷吸了一口凉气!
这宋大山一家都是怎么了?!怎么一个两个的都要娶商户之女,做那人人唾弃的商人?
堂屋内,宋老头坐在主位上,听着院外的人七嘴八舌的议论,脸色青一片绿一片,十分难看!
他将这一切都怪罪到宋应知身上,“都是你干的好事!当初要不是你坚持要把河生带走,他也不会变成这样!你给我跪下!”
“爷爷,我早就说过了,我没错,为何要跪?”
宋应知还是那句话,他看着周围的族人,大声说道:
“我二哥也没有违背族规!”
话音刚落,人群中立马就有人反驳:“他都从商了,不是违背族规是什么?!”
宋应知转头,盯着说话的那位堂叔问道:“叔,你说我二哥违背族规,那我倒是想问问,族规是怎么规定的?”
“老族长临终时,告诫族人莫要再从商,以免再次沦为商贾之户……”
听完,宋应知笑了,他轻飘飘问道:“所以,叔,现在我家沦为商户了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
好不容易安静下来的人群再次沸腾!
“是啊是啊!这河生都是商人了,咋大山一家还不是商户?”
“可能是官府的人不知道?”
“你这不是胡扯吗?没有路引,怎么做走商?”
一个商人,想要走出去,就得有路引,办理路引时,需要缴纳足够的商税。
只有商人才会缴纳商税,自然的,商人对应的户籍也会成为商户。
可到目前为止,没听说宋家成了商户的消息啊?
正当大家想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时,坐在堂屋内的一位族中长辈缓缓开口:
“大家别猜了,大山家现在是生员户,不是什么商户。”
“什么是生员户啊?三伯!”
人群中很快有人问道。
那换作三伯的人脸上没什么表情,但还是解释道:“石头现在是秀才之身,秀才也被叫作生员,生员对应的户籍便是生员户。”
他这么一解释,其余人纷纷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我说呢,河生怎么这么大胆!”
又有人问道:“那怎么河生从商就可以,虎子就不行了呢?!”
“我记得虎子从商那会儿,石头就只是个童生吧?童生又不算生员。”
“原来如此……”
大伙你一句我一句的,把站在堂屋一角的宋应天气得够呛!
为了不让这个话题继续下去,他赶紧提醒宋老头:
“爷爷,您让我把几位爷爷都叫了过来,不可能就为了河生的事吧?!”
经这一提醒,宋老头才想起分家之事,他重重地咳嗽了几声,压下周围的议论声。
“今日,我请几位哥哥来,其实主要是为了分家一事。”
闻言,先前被唤作三伯的人又开口了,“大山,你们二老还好好的,怎么就要分家了?可是儿孙不孝顺了?!”
这话一出!宋家儿郎瞬间站不住脚跟,纷纷跪在堂中,连宋应知也不敢再站着!
一旦这不孝顺的帽子扣下来,他这辈子的前程算是完了!
宋大河最先开口:“三伯!冤枉啊!平日里我们什么样您还不知道吗?”
宋二河也跟着说道:“是啊三伯,我们兄弟两个对爹娘那是尽心尽力,绝无半点不孝顺的地方啊。”
宋老头也对着三伯摇了摇头,随后示意几人起来。
“三哥,孩子们没错,分家这事,是我自己提的,你们也知道,我现在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没准哪天夜里,我这把老骨头睡下后就再也醒不过来了,趁着还有口气,就想着先把家给分了,免得以后两兄弟为了这点家业反目成仇……”
宋大河宋二河听着听着,眼中缓缓流下两行泪,别人可能觉得宋老头这说的是客套话。
可他们却深知,爹的确没有多少时日了……
就连一旁的老周氏听完后也忍不住偷偷抹起眼泪。
一家子都这般表情,众人纷纷跟着唉声叹气。
“哎……既然你主意已定,我们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分家毕竟是大事,得公平公正,可别伤了兄弟间的和气。”
三伯叹了口气,重新坐回到自己的位置。
宋老头应道:“三哥放心,我心里有数。”
之后,宋老头就将早已考虑好的分家方案详细说了一遍,包括田地、宅院、积蓄的分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