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对林德昌说:“林哥,我最近认识几个投资界的朋友,他们也看好新能源市场呢。辛苦你帮忙关注一下,如果遇到相关的投资项目,入股或者收购的那种,给我介绍一下呗。”

林德昌说:“没问题!老弟,你那朋友有眼光。新能源市场,我也非常看好。”

“不过,现在行业内参差不齐,有很多优质的公司,也有一些将会被淘汰的公司。那些前景比较好的投资,实话讲不差投资资金。我个人建议,你们可以入手一家有意转让股权的,然后调整一下经营思路,找几个优秀人才帮忙搞管理工作,成本肯定要低一些。”

沈林风问道:“转让的成本可能低了,但是要调整公司经营,是不是也要花不少的代价?”

林德昌说:“有得必有失。我认为能招募到专业人才,重新调整经营策略的的,相对更加容易。你知道的,我在新能源汽车还有点人脉,将来可以给你引荐一些车企。”

“谢谢林哥,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有底了。”沈林风开心的说道。

其实他有个屁的底!

由于对新能源欠缺了解,沈林风并不打算马上参与进去。他又找到但炳森,多次去他公司参观学习,弄得但炳森以为他是不放心那一笔贷款资金,每次都不厌其烦的接待,把自己公司的优势和一些技术问题耐心的介绍给沈林风。

那正是沈林风想要的。

从但炳森那里学习回来,他又从网上搜索一些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导向,以及相关的专业报道和介绍,一点点的积累知识。

另外,沈林风还主动拜访王华清,向他请教专业的新能源汽车设计方案。

新能源汽车设计的专业性很强,沈林风了解的不过是其中的皮毛,没法跟王华清深入探讨。不过交流之后,他了解到这个行业的核心技术还是电池问题。动力电池锂业的利润很大,其中以头部企业占据的尤其是明显,中小企业生存有些艰难。

说来说去,还是技术问题!

解决掉电池问题,其他都是小事情。

经过王华清的系统解释,沈林风总算对基本的情况有所了解。他告诉杨丽娜,如果要参与新能源汽车投资,最好能做动力电池。

但是,那也是风险和利润并存的。

聊这事的时候,米娜也在杨丽娜的办公室。她对沈林风说:“新能源汽车行业很火,现在补贴力度也很大,为什么你只考虑做某个板块的生产,而不是直接一步到位投资汽车生产企业?”

沈林风笑道:“我的姐姐,人家搞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动不动就是一百亿,两百亿,咱们拿什么去投资?也就是现在锂电池行业乱而无序,各种技术相互竞争,中间存在很大的机会。至于其他零部件,其实大部分跟传统汽车差不多。”

“另外自动驾驶技术、电机、充电技术等,那些专业都太强了。”

杨丽娜说:“电池的专业性也很强啊。”

“你说得对,所以我们才要把目标放在电池行业啊。万一能突破技术壁垒,那就发财了。整车生产多吓人啊!动不动就是几十亿几百亿的,人家不差咱们这一点点投资。”沈林风笑着说,“也就是电池行业,目前国内没有敢说自己是最强的。”

沈林风说这话,还真不是瞎吹牛。他是做过调查的。根据王华清的介绍,2015年的电池行业中,生产和装机量最大的生产企业,就是比亚迪。第二是力神电池,不过他们的供应比较分散,跟多家车企合作,不像比亚迪那么计划中。

排在第三的,便是宁德时代,他们主要的客户是华晨宝马。

沈林风做过大量的调查,知道林德昌的电池生产公司,在整个行业内其实也不算特别厉害,根本排不到前面去。倒不是说排不上前面的企业就是垃圾,而是当前的行业刚刚崛起,就像马拉松比赛一样,有人的人可能暂时领先,有的人会跑得相对比较慢。

能不能最后发力,往往要看行业开始趋于成熟的时候。

经过沈林风的分析,米娜和杨丽娜都很激动,她们对沈林风说:“你的研究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有机会咱们就投资锂电池行业。”

“不过,我们首先要找到一个非常懂行的电池专家才行,不然肯定有我们踩不完的坑等着。这一块,你可以说请教那个搞设计的王总,或许他能给你最中肯的建议。”

其实,沈林风是想找林德昌的。

但是听完两位美女的建议,他还是决定去找王华清。杨丽娜说得对,林德昌毕竟也又自己的电池生产工厂,也属于那种力争上游的新兴企业。他们的品牌不算知名,但是沈林风一旦准备进入新能源行业,他们之间无形中就成了竞争关系。

让有可能成为竞争对手的人帮你推荐人才,或者提供建议,实话讲还是有风险的。至少在涉及自己的利益方面,林德昌肯定不会没有私心。

将心比心,若真有优秀的人才,沈林风也想收在自己公司旗下。

......

投资的事情,不宜操之过急。

沈林风一面经营着豪庭装饰,同时利用多渠道去了解新能源相关的行业。尤其是锂电池生产方面。不仅他出动了,连杨丽娜和米娜都在想办法。

话说,她们也想参与时代进步,分一杯羹啊!

该说不说,小额贷款行业不断爆发出的负面问题,让米娜和杨丽娜逐渐意识到,这个行业可能生存不了太久。或者说,它可能迎来一次非常重大的调整。

米娜甚至引用她银行朋友的话说,小额贷款公司的问题爆发,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米娜在积极调整鼎牛投资的贷款结构的同时,也不断的强调规范化管理,尽量不让催收的法务团队做得太过分。

最好不要有暴力催收。

事实上,催收不给力的结果,就是逾期率的提升。

这是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的客观矛盾,米娜就算想解决,也无法从根本上完美的处理一切。所以她们才积极做好两手准备。

一边随时关注小额贷款公司的行业发展,用最快的速度赚钱。

另一边也在求变,希望找到更好的投资方向。

这种双向跑步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16年中旬的时候。林德昌终于给沈林风引荐了一位朋友,这个人叫费俊峰,名下有一家中等规模的锂电池生产公司。他的生意本来也做得挺好,就是费俊峰喜欢赌博,没事总要去澳门、拉斯维加斯、摩纳哥、韩国华克山庄赌两把,结果输得差点内裤都没了。

一顿瞎折腾,他连生产都没有心思了。

费俊峰欠债太多,工厂差点被强制执行,马上要被处理。他实在没有办法,准备自己卖掉工厂还债,而不是等着法院来强制拍卖。

自己卖的话,大概能卖个好价钱。

根据相关数据评估,费俊峰的工业园区加上土地和生产设备,总价值在一亿三千六百多万左右。米娜和杨丽娜又拉来两个有意向的老板,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僵持和沟通,最终以一亿两千七百万把费俊峰的公司打包买下来(不包括债务)。

这一次收购,沈林风依然在五人之中排名第三,占有百分二十的股份,米娜占有百分之四十二,杨丽娜占百分之二十一。

剩下的百分之一十七,分别让担任总经理的肖盛安和技术总监文卫持有。其中,肖盛安持有其中的百分之十,文卫持有百分之七。

文卫的股份,其实属于技术入股。

因为他是五位股东中,唯一一个具有锂电池研发技术和研发能力的人,他不仅自己入职到新公司来,还能带一个研发团队,其中还有一些是比亚迪曾经的员工。

文卫的股份并不算高,但是他和研发团队的工资,那是高得吓人。沈林风第一次认识到高精尖技术人才的重要性,感觉他们上班的收入,其实比自己这个做老板的还要爽一些。如果研究出成功,奖励还特别丰厚。若是没有成果,那就该老板遭殃。

牛逼的技术人才,都是钱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