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东明的离职,让沈林风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能让员工长期不开单,不然的话,他们就会失去信心,开始摆烂或者想办法逃避。
虽然电销是以业绩说话的,但沈林风认为公司也有义务帮助员工成长。
他私下找到江夏,对她说:“在员工没有成长之前,咱们得多一些帮助,甚至一路陪跑帮助他们开出第一单,让他们找到销售的信心。我感觉朱珍和周欣纯不错,通过这两天帮助她们跟踪客户,发现她们的意向客户还蛮多的,你平日要盯一下她们的朋友圈,还有跟客户互动的内容。”
江夏立即回答:“好的,我这就去关注。那个......是不是我没有做好,才让孔东明辞职的啊?”
沈林风摇摇头,笑着说:“要走呢的人,你怎么都留不住。这事跟你没关系,你帮他们成长是义务而不是责任,没有必要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我找你的沟通,只是说咱们现在还需要再辛苦一点吗,争取把新人带出来。实在带不出的人,你有啥办法?实际上,你对他们的帮助,我是看在眼里的。非常不错,继续保持。我会让行政部继续招新的销售人员和设计人员,争取让你带七八个人的团队。”
江夏一愣:“啊?我,我怕自己带不下。”
沈林风笑道:“你可以的。要对自己有信心。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认为你做事蛮有条理吗,既能兼顾团队,又能把自己的业务做得那么好。只要坚持这样,你很快会成长起来。”
成长需要付出,也需要阵痛。
江夏最近很累,但是收获也挺丰富。
沈林风不断的鼓励,让她看到了自己事业的方向,现在考虑最多的,竟不是每天下班的吃饭问题,而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电销主管。
有了这个目标,江夏的工作积极性和思想意识明显发生了改变。
三月份过去,豪庭装饰公司的业绩竟冲破四十八单,沈林风只占一半业绩,剩下的二十八大单分别被电销部其他小伙伴瓜分,甚至新人周欣纯也开了三单,朱珍开了两单。
其他的,被江夏等几个老员工分别都有不错的收获,其中罗静静开得最多,竟然有九单。其次是江夏、王超立、鲁伟东、肖艺林和范倩文。
这个月,业绩绝对算圆满。
同时,设计部又迎来两位设计师,而且都有一定的设计经验,干过装修。其中一个叫做邹东游,具有三年设计经验,之前在老家安徽那边上班,据说是为了跟随女友的脚步来的深圳。他的女朋友在西乡上班,距离豪庭装饰并不是很远。
另一位女孩子叫韩艺璇,在广州待过两年,都是做装饰设计的。
用马德平的话说,这两个人都不错,可以满足日常设计需要。而且韩艺璇的谈单能力还不错,非常符合豪庭装饰的人才需求。
另外,江夏的小团队也在增加新人,她把工厂的好友吴姗姗也挖来了,另外张亚芬还招到四个新人进入公司培训。这么一来,江夏手下便管着七号人。
她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终于不再叫沈林风去蹭饭。
甚至周一到周六的工作时间,她自己都在外面打盒饭吃。
同样忙碌的还有李畅,虽然设计部增加了人手,但是他们部门的设计任务也提升了。连续两个七十多单,足够五个人忙得一批的。
要知道,设计师不仅要完成手上的设计任务,平日还要协助接待客户,偶尔还要上门量房,工作还是很忙碌的。尤其是客户签订合同之后,一般都要在一周以内看到设计图,然后再次沟通,修修改改才能确定最终的效果图,中间又要浪费一些时间。
所以李畅也没时间考虑其他,自嘲他们每天像打仗一样。
相对来说,身为公司大老板的沈林风,反而比往常更轻松了一些。因为电销部的新员工有江夏带着,罗静静、王超立、范倩文、鲁伟东、肖艺林那边,沈林风也让王超立暂时负责组织开会,电销部正式成为两个小组。
每天的晨会,分别由两个组轮流值班,连新员工都要轮班主持,根本不需要沈林风这个老板出面,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问题就解决了。
他现在的工作主要是联系施工队,偶尔帮助电销人员解决一些问题,或者带设计师去量房。油腻马德平有一辆小车,沈林风直接开出条件每个月给一些油补,他现在非常乐意去量房,又给沈林风分担了一大部分工作任务。
眼看着事业越来越红火,沈林风心中充满了期待。
或许今年过后,豪庭装饰就可以尝试扩大,搞集中式采购营销,把业绩做大做强。
这个想法,他跟李畅有过沟通。
李畅说:“我倒认为不需要太着急扩张,咱们得多积累一点资本。有机会的话,咱们让孵化中心协调一下,把左边的办公室也租下来,不然客户接待的区域显得有些狭窄。至于一站式采购的模式,我觉得需要的展厅面积太大了,要花不少钱。”
沈林风苦笑:“你说的也是,深圳寸土寸金,即使咱们孵化中心的租金不算高,可是要弄出来来两三千平米的展厅,也需要一大笔费用。”
“装修加上租金,至少也得上百万吧。即使有些样品我们可以免费拿到,让合作的品牌公司出,可是我们的展厅租金是少不了的啊。如果业绩保持稳定,或者上升还好。万一业绩上不去,咱们每个月的费用就会很大。”李畅担心豪庭装饰底子太薄,支撑不住。
沈林风觉得她的有心没错,可是内心上还是想做大做强,把豪庭装饰彻底做起来。
于是笑着又提出一个建议:“如果咱们做到六月份的业绩还是这么稳定,不如再开一家分公司如何?开新公司的话,也走现在的模式,只要人员成本和办公成本,消费并不是很大。”
李畅眼睛一亮,觉得倒也是个办法:“这个我赞同,只要日常支出压力不太大,我认为可以试一试。毕竟,咱们装修公司能够覆盖到面积是有限的,比如沙井、石岩、龙华、南山、福田或者龙岗那边的客户,在哪买一般很少能签到。”
这也是很多装修公司即使不惜采用挂牌或者招商加盟的模式,也要不断扩大规模的原因。
一家公司的辐射范围毕竟有限,比如现在的豪庭装饰,施工最远的就是在福永,那都是为数不多的客户了。他们的电销范围倒是可以覆盖全深圳,甚至打到东莞都没有问题。
问题是,客户需要线下交流的时候,人家得跑来宝安区孵化中心这边。
那得多忠诚的客户,才能如此上心,巴巴的跨越区域来看方案!
李畅的意见相对保守,她就是看好传统的分店模式,哪怕在某个新楼盘临时装修一个门面用来办公室,她也不想把展厅做得特别的大。
她认为店大是可以吃客,但是一不小心也容易吃老板啊。一个月几万块钱的租金,要是没有足够的业绩支撑,那肯定是要亏老本的。偏偏他们这两个老板的本钱不够厚,身上没有什么油水,最近没有分红,全靠工资支撑。
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估计两人年底能分一大笔。
但是,那也不能够支撑几千平米的大展厅。
她认为风险太大,坚决反对。
沈林风想了好几天,依然觉得集中式采购模式有搞头,但是他也承认李畅说的有道理,潜在的风险也很大,不是太适合他们这种身家单薄的创业老板。
后来他干脆不提了。
先搞业绩,争取早日开上分店吧。
该说不说,最近沙井、福永、松岗那边的房地产也非常火爆,沈林风和李畅都看好沙井的市场,如果能在那边开一家分公司,估计有搞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