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青本来打算在小姑家住一夜的,看到家里的光景后,下午三点多就起身准备回去。
小姑家里的大米已经吃完了,本来就没买多少,今天一次性把米都用来蒸米饭了。
听到万青姐弟俩要走,大丫二丫两个一个拉着万林,一个抱住万青的胳膊,哭着不让两人走。
万秋云眼里也泛着泪花,“小青啊,要不天再走,咱们晚上挤一挤,还是能睡的下的。”
万青拉住小姑的手,“小姑,咱两只见就不要客气,我先回去,我希望你们初五过完就搬到镇上去,我会尽快帮你们找好房子,所以小姑,家里的菜,你就多做点给小姑父和妹妹吃,不要节省,不然到时候搬家还得拿。”
万秋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你这丫头,怎么说风就是雨,这一下子真要搬过去,我这心里实在是不踏实!不再焦虑考虑了?”
“小姑,小姑父的腿等不起!你要拿主意,刚才你都说了听我的!”
万秋云总觉得,万青在她眼里还是个丫头,总把她当孩子看,但是这几天接触下来,她又不得不佩服她,关键她说话办事,一点都不像孩子,她不听都不行。
万秋云无奈笑笑,伸手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红纸包好的红包。
二话不说就往万青和万林口袋里塞。
万青和万林不让,万秋云眼泪直流,一定要他们拿着。
最终,万青还是拿了,也让万林接下红包,“拿着吧!这是小姑的心意。”
“谢谢小姑!”
万林开开心心的把红包塞进口袋。
万青也装进口袋,“小姑,那我们初五之后见!”
说完蹲下身,笑着对大丫二丫说:“快别哭了,再哭就不好看了,姐姐答应你们,再过五天,我们就能见面了,到时候带你们去看姐姐家的大黄和小黄。”
“五天?”
大丫二丫愣住了,“真的吗?”
大丫问着,大颗的泪珠挂在睫毛上,看上去又可爱又可怜。
万青抓起她一只手,“当然是真的,不信你问妈妈!”
大丫二丫齐齐转头看妈妈。
万秋云笑着点点头,“是真的!”
两个小家伙这才松开手,“如果骗人,就是小狗!”
两人胡乱擦着泪,万青笑眯眯的看着他们。
等到了镇上,万林就有的忙了,这两个妹妹天天跟着他,想想那场景,就觉得有意思。
万秋云把人往沟外送,走一段还想走一段,最后直接送到了沟底。
万青和万林走出去好远,回头的时候,发现小姑和两个妹妹还站在那边看他们,直到再也看不见,才罢休。
万林把红包掏出来,展开来,发现是五块钱。
万青的也是。
“小林,小姑身上恐怕就剩着十块钱了,前天她就要把十块钱给我们,我们没要,后来她可能是找人把十块钱活开了,小姑的日子真苦,你知道今天为什么只有五碗米饭?”
小林一点就通,他一脸惊讶道:“小姑今天蒸米饭用掉了所有的米?”
万青点点头。
“我去里面看了,货架旁边一个缸,里面只剩下十来斤面粉,还有半口袋玉米面,那个面是掺着玉米芯子一起磨的面,这个面,爸妈小时候吃过,现在都是喂猪的,小姑和小姑父日子是真的不好过!”
“家里的油瓶已经见底了。”小林失落道。
万青叹口气。
小姑的性格跟父亲挺像的,性格要强,有什么会憋在心里,不说出来。
小姑父也是个老实人,现在更是个闷葫芦,这两人凑到一起,绝了,吃亏二人组!
回去的路上是空篮子,两人走的很快,翻山越岭一点不觉得累,一个小时刚过,就到了镇上。
到家,外婆正准备关门上炕,见他俩回来,连忙溜下炕,“回来了,我给你们做晚饭。”
“你吃过了?”万青问道。
“嗯,我午饭吃得晚,不饿,就没吃。”
万青笑笑,转身把炉子从外面搬回来。
“外婆,我跟万林中午十二点吃的饭,走了不少山路,现在好饿,我给咱们做烩菜吧,再热一点果子和馒头,一起吃!”
崔兰花笑着说:“我一个人吃饭不香,你俩在吃饭才香!”
万青先把蒸锅放上去,热馒头和果子,又切了肉片,豆腐,撕了白菜,崔兰花泡了一把粉条和腐竹。
等馒头和果子热好,万青起锅烧油,放入肉片炒香,再放入豆腐,煎了一会,放调料,然后加水炖,水开后,把粉条和腐竹白菜放进去,又留一点白菜叶子在外面,一会边吃边放。
“好了!我们开吃!”
三人围着炉子一口果子一口菜,电视里放着节目,吃的肚子饱饱,锅里也吃的干干净净。
崔兰花感慨道:“这白菜豆腐,你们不在的时候,我吃着就感觉嘴里没味,怎么你们在的时候,咋这么好吃!”
“烩菜入味,再加上人多,你一口我一口,吃起来更加香!”
万青把烩菜记在心里,到时候开了饭店,烩菜也要放进菜单里,最好能加个小炉子在下面,这样一边吃,一边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更有味道。
接下来几天,也不用拜年了,万青跟万林上午和下午写寒假作业,其余时间,就做饭,看课外书。
万青把上次买的那个基本功的书细细看了一遍,她打算等初六去找马建国的时候,顺道问问他,看这个能不能练。
大黄小黄已经彻底适应了院子里的生活,到了晚上,会自觉去厨房的窝里去睡觉,上厕所的时候,也会自觉去刨沙地,大黄学的有模有样,越来越熟练。
两小只现在体型差还不严重,小黄身子细一点,大黄身子粗一点,大黄比小黄高一些,估计再等几个月,两个小家伙就会两极分化。
到了初六这日,一大早就鞭炮震天响,好多铺子都开业了,摆摊的开店的都开始忙活起来。
但是仍然有一些店铺还没开门,村子里,更是以元宵节作为新年最后一天。
年味依然很浓,走亲串友的络绎不绝。
万青一早就起来,跟外婆交代一声,便在街上买了三样礼品,带着万林去镇子东边的方家村找方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