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书生们的故事 > 第10章 庚娘 宫梦弼 鸲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庚娘

金大用,是中州一个世家子弟。他聘娶了尤太守的女儿尤庚娘,庚娘美丽且贤惠,夫妻二人感情深厚。由于流寇作乱,金大用一家被迫离散,他便带着家人向南逃亡。途中遇到一个少年,也是带着妻子一同逃难的,少年自称是广陵的王十八,愿意为金大用一家带路。金大用很高兴,一路上便与他同行。?到了河边,庚娘私下告诉金大用:“不要和那个少年同坐一条船,他总是偷看我,眼神闪烁、神色异常,居心叵测。” 金大用答应了。王十八却十分殷勤地寻找大船,还帮忙搬运金家的行李,不辞辛劳,金大用不忍心拒绝。又想到他带着妻子,应该不会有别的企图。王十八的妻子与庚娘住在一起,看起来也颇为温柔婉约。王十八坐在船头与船夫交谈,像是很熟悉、关系很好的样子。?不久太阳落山,水路漫长,四周茫茫一片,辨不清南北。金大用环顾四周,见环境幽暗险峻,心中颇感疑惑奇怪。不一会儿,皎洁的月亮升起,只见满眼都是芦苇。船停泊后,王十八邀请金大用父子到船外透气,趁机将金大用推进水中;金大用的老父亲见状想要呼喊,船夫用船篙击打他,他也溺水了;金大用的母亲听到声音出来查看,也被船篙打落水中溺亡。王十八这才假装呼喊救命。母亲出来时,庚娘在后面,已经微微察觉到了异常。听到一家人都溺水后,她也没有惊慌,只是哭着说:“公婆都没了,我能去哪里呢!” 王十八进来劝慰道:“娘子不要担心,请跟我到金陵,我家中的田产房屋足够赡养生活,保证没有忧患。” 庚娘收起眼泪说:“能这样,我的心愿也就满足了。” 王十八非常高兴,对庚娘的供奉十分殷勤。到了晚上,王十八便拉扯着庚娘求欢,庚娘借口身体不适,王十八于是去找自己的妻子睡觉。?初更过后,王十八夫妇开始大声争吵,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只听到王十八的妻子说:“你做的这些事,小心雷霆劈碎你的脑袋!” 王十八便殴打妻子。妻子喊道:“那就让我死了算了!我实在不愿意做杀人贼的老婆!” 王十八怒吼着,把妻子拖出房间。接着便听到 “扑通” 一声,王十八便大声叫嚷妻子溺水了。?不久,船抵达金陵,王十八带着庚娘来到家中,进堂屋拜见母亲,母亲惊讶这不是原来的儿媳。王十八说:“原来的妻子落水死了,这是新娶的。” 回到房间,王十八又想侵犯庚娘。庚娘笑着说:“你都三十多岁的男人了,难道还没经历过男女之事吗?市井小儿新婚也要喝一杯薄酒,你家如此富裕,这点事应当不难。就这样清醒地相对,成何体统?” 王十八很高兴,准备了酒与庚娘对饮。庚娘拿着酒杯,殷勤地劝酒。王十八渐渐喝醉,推辞不喝了。庚娘拿起大碗,强行妩媚地劝他,王十八不忍心拒绝,又喝了下去。于是烂醉如泥,脱光衣服催促庚娘就寝。庚娘收起酒器,熄灭蜡烛,借口上厕所,走出房间,拿着刀进来,在黑暗中用手摸索王十八的脖子,王十八还拉着她的胳膊说着亲昵的话。庚娘用力砍去,王十八没有死,号叫着起身;庚娘又砍了一刀,这才把他杀死。王十八的母亲仿佛听到了动静,赶来询问,庚娘也把她杀了。王十八的弟弟王十九察觉到了。庚娘知道难以幸免,急忙自刎,可是刀太钝砍不进去,便打开门向外跑,王十九追赶她,她已经跳进了水池里。王十九呼喊着告诉邻居,把她救上来时已经死了,但容颜美丽如同生前。众人一起查看王十八的尸体,看到窗户上有一封信,打开一看,原来是庚娘详细叙述自己冤屈的状书。大家都认为她很刚烈,便商议凑钱为她出殡。天亮时,聚集来看的有数千人,看到她的容貌都纷纷朝拜。一天下来得到了百两银子,于是将她葬在南郊。好事的人为她戴上珠冠、穿上袍服,葬礼办得很隆重。?当初,金大用溺水后,趴在一块木板上,得以不死。快天亮时漂到了淮上,被一艘小船救起。这艘船是富民尹翁专门用来拯救溺水之人的。金大用苏醒后,前去向尹翁道谢。尹翁对他很优厚,留他教自己的儿子读书。金大用因为不知道亲人的消息,打算去探访,所以犹豫不决。不久有人来报:“捞到了一个死去的老头和老妇人。” 金大用怀疑是自己的父母,跑去一看果然是。尹翁代为置办了棺木。金生正在悲痛之时,又有人来报:“救起了一个溺水的妇人,她说金生是她的丈夫。” 金生流着泪惊讶地跑出去,女子已经到了,却不是庚娘,而是王十八的妻子。她对着金生大哭,请求不要抛弃她。金生说:“我现在心烦意乱,哪有心思考虑别人?” 女子更加悲伤。尹翁询问缘故,高兴地认为这是上天的报应,劝金生收留这个女子。金生以正在服丧为由推辞,并且表示自己要去复仇,担心女子柔弱会成为累赘。女子说:“照你这么说,如果庚娘还在,你会因为报仇和服丧而离开她吗?” 尹翁觉得她的话有道理,便请求暂时代为收养,金生这才答应。金生为父母占卜选地安葬,女子穿着丧服哭泣,如同为公婆服丧一般。?安葬完毕,金生怀揣着刀,拿着钵盂,准备前往广陵,女子劝阻他说:“我姓唐,祖居金陵,和那恶贼是同乡,之前说的广陵是骗你的。而且江湖上的水寇,有一半是他的同党,你去报仇不仅报不了,还会招来灾祸。” 金生徘徊不定,不知如何是好。忽然传来女子诛杀仇人的事情,在河道一带传得沸沸扬扬,姓名说得很详细。金生听了感到痛快,但又更加悲痛,他辞别女子说:“幸好庚娘没有受辱。家中有这样的烈妇,我怎么忍心负心再娶呢?” 女子以事情已经有了结果为由,不肯中途离开,愿意自己做妾。这时正好有副将军袁公,与尹翁有旧交,正要向西出发,路过尹翁家,见到金生,非常赏识喜爱,邀请他做记室。不久,流寇叛乱,袁公立下大功,金生因为参与军机事务,按功劳被授予游击之职,回到家中。这才与唐姓女子举行了婚礼。?过了几天,金生带着妻子前往金陵,准备去祭扫庚娘的坟墓。途中暂时经过镇江,想要去登金山。船在江中心荡漾时,忽然有一艘小船经过,船上有一个老妇人和一个少妇,金生觉得少妇很像庚娘。小船快速驶过,少妇从窗户中偷看金生,神情越发相像。金生又惊又疑,不敢贸然追问,急忙喊道:“看那群鸭儿飞上天了!” 少妇听到后,也喊道:“馋狗儿想吃猫子肉啦!” 这是当年夫妻二人在闺房中的隐秘玩笑话。金生大为震惊,掉转船头靠近小船,果然是庚娘。身着青衣的婢女扶着庚娘过了船,两人相拥痛哭,让过往的行人都为之伤感。唐姓女子以正妻之礼拜见庚娘。庚娘惊讶地询问,金生这才详细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庚娘拉着唐姓女子的手说:“同舟时的一番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没想到我们能成为一家人。你代我安葬公婆,我应当首先感谢你,怎么能行这样的大礼呢?” 于是按照年龄排序,唐姓女子比庚娘小一岁,庚娘把她当作妹妹。?原来,庚娘被安葬后,自己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春秋。忽然有一个声音喊道:“庚娘,你的丈夫没有死,你们还会重新团圆。” 庚娘于是如梦初醒。她摸了摸四周都是墙壁,这才明白自己已经死了并且被安葬了,只觉得闷闷的,却也没有什么痛苦。有一个恶少看到她的陪葬品丰厚,便挖开坟墓、破开棺材,正要搜刮财物时,发现庚娘还活着,都感到十分害怕。庚娘担心他们伤害自己,哀求道:“幸好你们来了,让我能重见天日。我头上的簪子耳环,你们都拿走,希望把我卖去做尼姑,还能得些钱。我也不会泄露这件事。” 盗贼们叩头说:“娘子如此贞烈,连神和人都钦佩。我们只是因为贫穷没有办法,才做出这种不仁之事。只求你不要泄露就万幸了。哪敢把你卖去做尼姑!” 庚娘说:“这是我自己乐意的。” 另一个盗贼说:“镇江的耿夫人守寡且没有儿子,要是见到娘子一定会很高兴。” 庚娘向他们道谢。自己拔下珠饰都交给盗贼,盗贼不敢接受,庚娘坚持给他们,他们才一起拜谢收下。于是带着庚娘离开,到了耿夫人家,假称是船被风吹迷了方向。耿夫人是大户人家的寡妇,独自生活。见到庚娘非常高兴,把她当作亲生女儿。正好她们母子从金山回来,庚娘详细讲述了自己的经历。金生于是登上船拜见耿夫人,耿夫人像对待女婿一样款待他。邀请他到家中,留他住了几天才回去。此后两家往来不断。

2.宫梦弼

柳芳华是保定人,家中极为富有,在当地首屈一指。他为人慷慨好客,家中常常宾客满座,多达百人。他总是急人之所急,哪怕是千金之数也毫不吝啬,宾朋好友向他借钱,他也从不计较是否归还。众多宾客中,有一位名叫宫梦弼的,是陕西人,他生平从不向柳芳华有所请求,每次来到柳家,一住就是一年,谈吐清雅洒脱,柳芳华与他相处最为融洽。柳芳华的儿子名叫柳和,当时还是个孩童,把宫梦弼当作叔父一般尊敬,宫梦弼也很喜欢和柳和玩耍。每当柳和从私塾回来,宫梦弼就和他一起翻开地砖,埋上石子,假装埋金子,以此为乐。家中的五间屋子,几乎都被他们掘了个遍。众人都笑话他们行为幼稚,可柳和唯独对宫梦弼格外喜爱,比对待其他宾客更为亲昵。?十多年后,柳家的家境逐渐衰落,难以满足众多宾客的需求,于是宾客们渐渐稀少了。即便如此,仍有十几人时常通宵达旦地谈天设宴,这也是常有的事。柳芳华年老之后,家境愈发败落,甚至要靠变卖田亩来维持生计,准备饭菜招待客人。柳和也和父亲一样挥霍,学着父亲结交一些年轻朋友,柳芳华对此并不禁止。不久,柳芳华因病去世,家里穷得连置办丧事的钱都没有。宫梦弼便自己拿出钱来,为柳芳华料理后事。柳和对他更加感恩戴德,家中无论大小事务,都托付给宫叔父处理。宫梦弼每次从外面回来,必定会在袖子里藏着瓦砾,回到房间就把它们扔到阴暗的角落里,让人更不理解他的用意。柳和常常对着宫梦弼为贫困而发愁,宫梦弼说:“你不懂得劳作的艰难。别说没有钱,就算给你千金,也能立刻花光。男子应当担心自己不能自立,何必担心贫穷呢?”?有一天,宫梦弼告辞说要回家,柳和哭着叮嘱他尽快回来,宫梦弼答应后便离开了。柳和家境贫寒,难以自给,家中的财物逐渐典卖一空,每天都盼着宫梦弼回来帮忙料理,可宫梦弼却像黄鹤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柳芳华生前,曾为柳和向无极县的黄氏提亲。黄氏家中向来富足,后来听说柳家变穷了,便暗中有了悔婚的想法。柳芳华去世后,柳家将讣告送去,黄氏也没有前来吊唁,还借口路途遥远来为自己开脱。柳和守孝期满后,母亲让他亲自前往岳父家商定婚期,希望黄氏能怜悯照顾。柳和到了黄家,黄氏见他衣服破旧,便呵斥守门人不让他进去,还传话道:“回去凑够百两银子再来,不然,就从此断绝关系。” 柳和听后痛哭流涕。对门的刘老太太,可怜他并请他吃饭,还送给他三百文钱,安慰他让他回去。柳和的母亲既哀伤又气愤,却毫无办法,想到以前的宾客大多都欠着钱,便让柳和挑选那些富贵的人去求助。柳和说:“以前和我交往的人,都是因为我的钱财。如果我现在能坐着高车大马,借千金也并非难事。可如今这副模样,谁还会念及往日恩情,顾念旧情呢?况且父亲借钱给别人,从来没有立下契约和担保,要讨债也没有凭证。” 母亲坚持让他去,柳和只好听从。可过了二十多天,他一文钱也没借到。只有唱戏的李四,以前受过柳家的恩恤,听说此事后,仗义地送给他一两银子。母子俩痛哭一场,从此彻底绝望。?黄氏的女儿已经到了出嫁的年纪,听说父亲要和柳和断绝关系,私下里认为父亲做得不对。黄氏想让女儿另嫁他人,女儿哭着说:“柳郎并非生来就贫穷。假如他日后比以前更富有,那些仇视我们的人又怎能将我们分开呢?如今因为他贫穷就抛弃他,这是不仁不义!” 黄氏听了很不高兴,用尽各种理由劝说,女儿始终不为所动。黄氏夫妇都很生气,从早到晚对女儿打骂不休,女儿却安然处之。?不久,黄家夜里遭遇强盗抢劫,黄氏夫妇被严刑拷打,几乎丧命,家中财物被洗劫一空。时光荏苒,三年过去,黄家的家境愈发败落。有个山西商人听说黄氏女儿美貌,愿意用五十两银子下聘礼。黄氏贪图钱财,便答应了,打算强行改变女儿的心意。女儿察觉到他们的计划,毁掉妆容,抹黑脸,趁夜逃走,一路上靠乞讨为生。经过两个月的跋涉,才到达保定,打听到柳和的住址后,径直来到他家。柳和的母亲以为她是个讨饭的妇人,便呵斥她,女儿哭泣着说明自己的身份,柳和母亲拉着她的手哭着说:“孩子,你怎么落魄成这副样子了!” 女儿又伤心地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她,母子俩都哭了起来。柳和母亲连忙为她洗漱,洗漱后的女儿容光焕发,眉目动人,母子俩都十分欢喜。然而,家中三口人每天只能吃一顿饭,柳和母亲哭着说:“我们母子本就该如此,可怜的是,让我贤惠的儿媳受苦了!” 女儿笑着安慰她说:“儿媳在乞讨的日子里,早已熟知其中的滋味,如今看来,和那时相比,简直有天堂地狱之别。” 柳和母亲听后破涕为笑。?一天,女儿走进一间闲置的屋子,看到地上杂草丛生,没有一点空地。她慢慢走进内室,只见里面堆满了灰尘,在阴暗的角落里有一堆东西,她一脚踢上去,感觉很硌脚,捡起来一看,竟然都是银锭。她惊讶地跑去告诉柳和,柳和和她一起去查看,发现宫梦弼往日扔的瓦砾,都变成了白银。柳和想起小时候,常常和宫梦弼在石室里埋东西,难道那些也都是金子?但原来埋东西的地方已经典卖给了东家,柳和急忙将其赎回。只见断砖残缺,他们当年藏的石子还在那里,柳和心里很是失望。可当他翻开其他的砖时,却发现下面都是白花花的银子。转眼间,就有了数万两银子。从此,柳和赎回了田产,购置了奴仆,门庭比昔日更加繁华。柳和于是自我激励道:“如果我不自立,就辜负了宫叔父!” 他下定决心刻苦读书,三年后考中了举人。?柳和亲自带着白银,前去酬谢刘老太太。他穿着华丽的衣服,光彩照人,带着十多个仆人,都骑着骏马,气势非凡。刘老太太只有一间屋子,柳和便坐在榻上。众人喧闹,马匹奔腾,整个街巷都挤满了人。黄氏自从女儿逃走后,山西商人逼他退还聘礼,他已经花掉了将近一半,只好卖掉住宅才得以偿还,因此穷困窘迫得如同柳和昔日一样。听说昔日的女婿如今显赫荣耀,只能闭门伤心。刘老太太买酒备菜款待柳和,还说起黄氏女儿的贤德,并且惋惜她逃走了。刘老太太问柳和:“你娶亲了吗?” 柳和说:“娶了。” 吃完饭后,柳和硬拉着刘老太太去看自己的新媳妇,用车子把她载了回去。到了家,柳和的妻子盛装出来,在一群婢女的簇拥下如同仙女下凡。刘老太太见了大为惊讶,于是叙起了往事,关切地询问黄氏夫妇的情况。过了几天,柳和一家对刘老太太款待优厚,为她制作了新衣服,里里外外焕然一新,才送她回去。?刘老太太到黄氏家,把女儿的消息告诉他们,并且表达了柳和一家的问候,黄氏夫妇大为震惊。刘老太太劝说他们去投奔女儿,黄氏面露难色。不久,黄氏夫妇因饥寒交迫难以忍受,不得已来到保定。到了柳和家门口,只见大门高大华丽,守门人怒目而视,他们一整天都没能进去通报。后来有一个妇人出来,黄氏和颜悦色、低声下气地说出自己的姓氏,请求妇人暗中告知女儿。过了一会儿,妇人出来,把他们领进一间偏房,说:“娘子非常想见你们,但又担心郎君知道,还得等机会。您什么时候来的?是不是饿了?” 黄氏便诉说了自己的困苦。妇人端出一坛酒、两盘菜肴,放在黄氏面前,又送给他五两银子,说:“郎君在房里设宴,娘子恐怕来不了。明天一早您就该早点离开,别让郎君知道。” 黄氏答应了。第二天早上,黄氏早早起来收拾行装,可大门的锁还没打开,他只好坐在包裹上等待。忽然听到主人出来的喧闹声,黄氏想躲起来,柳和已经看到了他,奇怪地问他是谁,家人们都答不上来。柳和生气地说:“这人肯定是个坏人!把他抓起来送到官府去。” 众人应声而出,用绳子把黄氏绑在树上,黄氏又羞愧又害怕,不知如何辩解。不一会儿,昨天晚上的那个妇人出来,跪在地上说:“这是我的舅舅。因为昨晚来晚了,所以没告诉主人。” 柳和这才让人解开绳子。?妇人送黄氏出门,说:“忘了嘱咐守门人,才导致这样的误会。娘子说:想念的时候,可以让老夫人假装卖花的,和刘老太太一起来。” 黄氏答应了,回去后告诉了妻子。妻子思念女儿心切,把这件事告诉了刘老太太,刘老太太果然和她一起来到柳和家。他们经过十几道门,才到达柳和妻子的住处。柳和的妻子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凤冠,满身珠翠,香气扑鼻。她轻声叫了一声,大大小小的婢女们都跑进来围在旁边,搬来金椅和床,放上双夹膝。聪慧的婢女煮好了茶,大家都用隐晦的话语互道寒暄,彼此看着,眼中闪烁着泪花。到了晚上,柳和家安排房间让两位老太太住下,被褥温暖柔软,是她们当年富贵时都未曾享受过的。住了三五天,柳和的妻子热情周到。刘老太太总是找机会,哭着向她诉说以前的不是。柳和的妻子说:“我和母亲有什么过错是不能忘记的呢?只是郎君的气还没消,怕他听到。” 每次柳和一来,她就赶紧躲起来。一天,她们正促膝长谈,柳和突然进来,看到这一幕,生气地骂道:“哪里来的乡下老太婆,竟敢和娘子坐在一起!应该把你的头发都拔光!” 刘老太太急忙上前说:“这是我家的亲戚,卖花的王嫂,希望您不要怪罪。” 柳和这才拱手道歉。他坐下后说:“您来了几天,我太忙了,没能好好和您聊聊。黄家那个老东西还在吗?” 刘老太太笑着说:“都好,只是穷得没法过了。您如今大富大贵,怎么就不考虑一下翁婿之情呢?” 柳和拍着桌子说:“当年要不是您可怜我,赐给我一碗粥,我哪能回到家乡!如今我恨不得把他抓来睡在他身上,还考虑什么!” 说到气愤之处,他就跺脚大骂。柳和的妻子生气地说:“他就算不仁,也是我的父母。我千里迢迢赶来,手脚都冻裂了,脚趾都磨破了,也认为没有辜负你。你怎么能当着我的面骂我的父亲,让我难堪呢?” 柳和这才收敛怒气,起身离开。黄氏的妻子羞愧得满脸通红,想要告辞回家,柳和的妻子私下里给了她二十两银子。?黄氏夫妇回去后,很长时间都没有音信,柳和的妻子非常挂念。柳和便派人去把他们接来,黄氏夫妇来了之后,羞愧得无地自容。柳和道歉说:“去年您来,又不说明情况,实在是让我得罪了很多。” 黄氏只是唯唯诺诺。柳和为他们换上新衣服和鞋子。黄氏夫妇住了一个多月,心里始终不安,多次请求回家。柳和送给他一百两白银,说:“山西商人给了五十两,我现在加倍给您。” 黄氏满脸羞愧地收下了。柳和用马车把他们送回家,到了年底,黄氏家的日子也渐渐好过起来。?异史氏说:“雍门子周哭泣之后,那些贵客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愤怒得关门闭户,不想再结交一个客人。然而,好友为其安葬亲人,又让石头变成金子,不能说这不是慷慨好客的回报。家中的女子坐享优厚的待遇,俨然如同嫔妃一般,如果不是像黄氏女儿这样贞烈贤异的人,谁能当之无愧呢?上天就是这样不胡乱降福泽的。”

3.鸲鹆qu yu

王汾滨说,他家乡有个人养了一只八哥,教它说话,八哥和主人十分亲昵熟悉,主人外出游玩必定带着它,相伴已有好几年了。一天,主人要路过绛州,离家还很远,可盘缠已经花光了,这人又愁又苦,毫无办法。八哥说:“为什么不把我卖了?把我送到王府,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就不愁回家没有路费了。” 主人说:“我怎么忍心。” 八哥说:“没关系。主人拿到钱后赶紧走,在城西二十里的大树下等我。” 主人听从了它的建议。?主人带着八哥来到城里,一人一鸟相互问答,围观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个太监看到了,报告给了王爷。王爷把他们召进府中,想要买下八哥。主人说:“小人与它相依为命,不愿意卖。” 王爷问八哥:“你愿意留下来吗?” 八哥说:“愿意留下来。” 王爷很高兴,八哥又说:“给十两银子就行,别多给。” 王爷越发高兴,立刻给了十两银子,主人假装很懊悔的样子离开了。王爷和八哥说话,八哥对答如流。王爷叫人拿肉来喂它。八哥吃完后说:“臣要洗澡。” 王爷命人用金盆盛水,打开笼子让它洗澡。洗完澡后,八哥飞到屋檐上,梳理羽毛、抖动翅膀,还和王爷说个不停。过了一会儿,羽毛干了,八哥轻快地飞起来,操着山西口音说:“臣走啦!” 众人左顾右盼,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王爷和侍从们仰着头叹息,急忙去找卖鸟的人,那人也早已没了踪影。后来有个去陕西的人,看见那个养鸟人带着八哥在西安的集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