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摄政长公主 > 第149章 徐家起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怀庆自然没有去拜会父皇的奶嬷嬷,她只是一脚把徐林元从马车上踹下了马车。

徐家人真是晦气。

越接触越晦气。

越了解越恶心。

甚至于她回到徐府,看着这曾经禁锢了已逝皇后一生的地方。

恨不得一把火给他烧了。

曾经梦想当一个巾帼女英雄的徐家幺女,一个被流放被弃养的闺门女子,其实是徐家故意丢在燕州的棋子。

一颗让徐家跟皇室捆绑的棋子。

有那野心那也得有那份命……

怀庆心里堵得慌,她不知道该怎么纾解心中憋闷,皇后不是她的母亲。

可是她是这个时代女性的缩影。

是一个被家族利用被枕边人背刺的代表。

多少女子,不都如此吗?

出嫁前是某某的女儿,出嫁后就成了某某的夫人。

反而从未有过自己的名字。

她们的一生承受到的都是不公。

“走。”骑上那匹战马,扬鞭空响,这匹马何等传奇,皇后曾经养育过的小马,居然已经成了被淘汰的战马又来到了怀庆的身边。

不知这是宿命的安排还是生命的轮回。

“去你想去的地方。”没有目的地,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率性而为,也是一场真切感受已逝皇后的自由和梦想的旅行。

放马狂奔,不少人看到一队人马从徐家出来,直接出了沁阳县。

耳旁的风呼啸而过,人马合一,自由驰骋在孤寂的官道上。

一支放马狂奔的队伍,突然间勒住马头,齐齐转身。

跟在不远地方的队伍,想要转身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他们不知不觉已经被一个包围圈围拢了。

怀庆冷冷的看着他们,不管他们是什么人?也不管他们是谁派来的?

他们就犹如那跗骨之蛆,让人恶心。

怀庆抬手。

连一个字都不想吐。

难以计数的箭矢全都朝着他们而来。

他们想躲,无处可躲。

屠杀。

五个人的队伍,不过一息的功夫,全都成了刺猬。

穿透身体的箭矢,都是他们所熟知的徐建军的标记。

不是相互提防,相互算计吗?

那就看看,当假象撕破,他们又会向何处?

都是一群只会利用和牺牲女人的怂货。

出了燕州,怀庆公主一行人完全失去了踪迹。

无人知道她们去哪儿了?

也不知道她们在哪儿?

相反,徐家反而一改之前低调行事的作风,徐征耘突然上朝,说自己伤已经好了,请皇上准他带兵打仗。

曾经的三元及第徐林元,再次参加会试,站到了殿试之上。

徐家这次回归朝廷的劲头很强劲。

皇帝看着朝堂中站着的青年男子。

他是自古至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唯一人。

两次参加会试都得了榜首“会员”,进入殿试的文曲星之才。

朝堂之上,诡谲云涌。

谁也不知道徐家这是怎么了?

他们这么大张旗鼓的动作,顿时获得了原太子党的极力支持。

原本以为太子没了,原太子党就再难在朝堂之上有所动作。

没想到徐家死而不僵。

三公六部九卿前所未见的齐聚朝堂之上,对于徐征耘的启用,徐林元的任用,都不是帝王一人说了就能算的。

帝王也不想自己说了算,只是不知道结果能否符合他的预期。

沈家算是唯一一家,两父子都位列于朝堂之上的。

而与之对立的就是徐家,徐家算是唯一一家不管是那个出任,都让吏部纠结难办的。

若是简单,也就用不着帝王召集群臣决议。

就因为这个,朝堂之上吵了一个月的时间,最后,终于在吵吵嚷嚷犹如集市一般的早朝之后,徐征耘重新掌管徐建军,齐王世子齐枫暂且回京待命。

徐林元任工部侍郎,负责全国农业生产,以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这个职务主要源于之前太子赈灾湘西,徐林元的功劳那是有目共睹,无法抹杀的。

若是太子没有出事,就按徐林元的功绩,回来早就进了各部。

这也算是虽迟但到。

徐家的再度得势,带来的不止有门庭的热闹,还有未婚子女的婚事的紧俏。

“母亲不妨拜访拜访太子妃,白家可有与孩儿适婚的女子。”他们的婚姻现在几乎都是以势力结合为主,既然回来了,那么就要拢固一切能拢固的势力。

孟氏又怎么会违背儿子的意思。

怎么说她也是大灾大难过来的人,很多事情考虑的自然不止只儿女的相貌才情,更多的是家族荣辱。

只是,夫君和儿子的突然起复,什么都不跟她说,她这心里总是不安宁。

同样不踏实的还有沈家。

太傅看着已经满地乱爬的孙子孙女,徐家的起复会不会跟怀庆公主有关系?

不,一定脱不了关系。

公主想要干什么?

只是看着沈抑尘很有耐心的对三个孩子念着三字经,讲着资治通鉴。

沈荣瑾这个时候就会乖乖的坐着,目不转睛的看着沈抑尘。

沈荣珏则是爬爬又听听,看看沈抑尘又看看哥哥。

沈荣蓉则是趴在沈抑尘的腿上,看得出来她根本没在听,但是那小模样,让人望而生怜。

林氏的心思也几乎全都放在了孩子们的身上,他们身上穿的, 每天吃的,那样都是精心挑选,精心准备。

三个孩子还小,但是他们长大以后要用到的琴棋书画,笔墨纸张已经足够他们用到考上状元了。

林氏依旧觉得不够,看到了听到了,总要备些在家里。

就连向佛的老夫人,也很少在孩子们面前讲佛经。

只因为老夫人一旦讲佛经,三个小孩子齐齐的乖乖的,安安静静的看着老夫人。

这本该是好事,在孩子们哭闹的时候,是好事。

可是,太过特殊,就不见得了。

沈抑尘的一句,三个孩子跟佛有缘,犹如一记警钟敲在沈家人心头。

她好不容易盼来的乖孙,可不是给佛祖培养的。

林氏更是,杜绝一切死角,凡属于跟佛攸关的东西,都不能放到三个孩子面前。

“堵不如疏,他们还小,不用如此杯弓蛇影。”沈抑尘看着林氏谨小慎微的样子,很是不赞同。

林氏才不管他,反正她宁愿孩子们纨绔些,也不愿意他们青灯古佛的度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