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后生长得清清瘦瘦的,穿了身一个半新不旧的夹袄,在这样冷的天里,尤其还是晚上,看着都替他冷的慌!
不过长得倒是眉目清秀,有几分书卷气。
“哦,我,我是想来找三弟来着,所以就进来了。”
“哦,景年他还未回来,我也在等他呢,大哥若有事,不如明天来找他吧,今日晚了。”
这位书生一听忙冲着二人作了揖,告罪出去了。
“招娣,这人是谁?”
“哦,三叔您误会了,这是我相公的大哥,只不过,是庶出的,和我相公非一母所生。”
“那他藏这儿做什么?”
招娣又看了眼那树后头的角落,不解的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好好的找个人而已,怎么还偷偷摸摸的。”
楚良夜越想越不放心。
“他平日里是做什么的?人品如何?”
“做什么的?额,好像是管着外头田庄上的一些杂事,他生母去的早,又不得我公公的喜欢,日子过得有些艰难。
平日里总是低眉垂首,规规矩矩的,成亲到现在我也就见到他几回而已。”
楚良夜想了想,告诫道:“这府里人多事儿也多,说不定哪一房哪一个就藏了些什么心思。
你是后宅妇人,万一被谁冒犯冲撞了,吃亏的总是你。
何况还怀着孩子,往后出入千万多带人,没事的话,就别出院子了,有什么事叫你男人办!”
“放心吧,三叔,我知道的。”
最后的最后,二人还是没看到楚招娣的男人回来,心里再不满意也得走了。
招娣心里也怪委屈的,觉得自家亲爹来一趟,叫人家轻视了,头一次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是高攀了罗家。
只把自己院里的各种干菜补品,还有布料等,给二人装了一些带回去。
之前,招娣只是沉浸在有身孕的欣喜中,还未多想自己怀的到底是个小子还是个丫头。
可是经过这事,她不免就开始多想了,她开始祈祷肚子里的是个男丁。
大家大户的都盼儿子多一些,这个若是小子,往后在公婆面前想来也有她几分位置,娘家人也能跟着有几分体面,也不至于像如今这么被人怠慢了。
再说回了楚家,家里知道楚招娣有了身孕,阖家高兴坏了。尤其楚婆子,深觉这个孙女争气,进了门就怀了身子。
自然了,那头有一个争气的,这头这个就显得不争气了。
初七这天按照习俗,家里要吃面条。
魏氏高兴闺女有了身孕,便自报奋勇给一家子做面条,连白面都是她自己掏钱巴巴买回来的。
魏氏的手艺也不赖,一顿手擀面做的又筋道,又爽滑,还特意做了鸡蛋卤和肉卤两种卤子。
十月还真就好久没吃手擀面了,上了桌自然也捧着一大碗开吃。
楚婆子看了眼这个三媳妇大口大口炫面条的样子,便搅着自己的碗,阴阳怪气道:“人长得不大,倒是能吃!可你别光是吃饭,不下蛋那!
你看招娣才进门几天就有身孕了,你再看看你,这都嫁过来快一年了,还没个动静!
还吃呢,一顿落不下!”
楚良夜白了老娘一眼,就把这话接了过来。
“是我不想生的,不怪她。”
“你说啥!”
一句话把一桌子人都整愣了,楚老头瞪着眼睛看了眼老婆子,又看了眼仍旧低头炫饭的三媳妇,对着老儿子不解道:“你啥意思啊?不想生?你这都二十四啦!还不惦记着当爹?”
大房夫妻也大为不解,端着碗边吃边竖着耳朵听热闹。
“二十四也不算太大,来得及。”
“不是,你哈意思啊,给你娶媳妇干啥的呀?你给我说明白了!”
“哎呀有啥好说的,就是不想我媳妇太早生孩子。
我们东家他妹妹,就是早些年生孩子没的,倒是给人家留了一条血脉,传了宗接了代,可是她自己命却没了。
所以,我想等一等,等过两年我媳妇身子壮一壮,再生也不迟!”
魏氏就不解了!
“小叔啊,招娣比你媳妇还小一岁呢,不也照样怀?那十四五生孩子的都多了去了,怎么偏你们俩这么妖道?”
“就是,招娣比你们小一辈,孩子倒比你们家孩子还大,你们就说将来这见了面可咋叫呢,还不赶紧的!”
楚良夜真心觉得和这些人说不通!
“哎呀,又不是不生,晚个一年半载的,怕啥。
再说了,那年纪小的,虽然也有生的,可是出事的也多啊!何必非要冒那个险?我是琢磨着,等我媳妇满了十八,再生。”
“满十八?”
楚婆子稍微算了算,便瞪着眼抻脖子问道:“那不是一杆子支到明年秋天去了?还有小两年呢啊!”
“对,就是这个意思!到时候,铺子也早就归置好了,买卖也该有了气色,到时候秋天怀,来年不到夏天,孩子落地!
争取等到七月份天气开始热的时候,孩子出月子,这样大人孩子都不遭罪,多好。”
十月抬头看了眼自家夫君,大眼睛笑的眯成一条线,显见得对这个夫君十分满意!
楚长福就有些闹不懂了!
“你这都是啥歪理邪说?生个孩子而已,怎么弄得跟算卦似得!”
楚良夜炫了口面条,眉头挑的高高的!
“咋叫歪理邪说?我们东家夫人和我念叨的,说她当年就是赶上夏天坐月子!
那么热的天,也不许开窗户开门,大人热的睡都睡不着,孩子还弄了一身痱子,天天哭,差点就没将养过来!
说起这事儿,还特意嘱咐我,叫我媳妇躲开夏天坐月子是最好的。”
几人齐齐愣住,尤其魏氏被这话说的拨动了心弦。
她生小儿子的时候可不就是这么过得,大夏天的屋里热的蒸笼一样,还不许见风,孩子也难受的白天晚上哭个没完,如今这么多年了,想起来还是难受的很!
可是她这个男人何曾想到过这层,只觉得生孩子带孩子纯纯是女人的事,他就只知道整天天傻乎乎的下地耕田。
魏氏突然就觉得面条也不香了,不过掐指算一算,闺女坐月子的时候好像躲开了夏天,应该是秋天的月子,心里顿时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