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人生若大梦 > 第111章 不能帮的忙就学会拒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1章 不能帮的忙就学会拒绝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艰难的抉择,这些抉择往往会让我们陷入两难的境地。就像我今天遇到的这件事情一样,让我左右为难。

那是一个热闹的集市,人群熙熙攘攘,摊位琳琅满目。我正悠闲地逛着,突然,一个神色慌张的年轻人像一阵风一样冲到了我的面前。他满脸惊恐,额头上还挂着汗珠,仿佛身后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追赶他。

“大哥,求求你,帮帮我,让我躲一下吧!”他紧紧抓住我的胳膊,声音带着哭腔。

我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回头看去。只见不远处,有几个凶神恶煞的大汉正气势汹汹地朝这边赶来。他们的步伐很快,脸上透露出一股凶狠的气息,让人不寒而栗。

我的心里“咯噔”一下,顿时感到一阵紧张。帮他的话,万一这些大汉迁怒于我,那我岂不是也会有麻烦?可是,如果不帮他,看着他那绝望的眼神,我又实在狠不下心来。

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那几个大汉已经追到了跟前。他们站在我和年轻人的面前,恶狠狠地瞪着我,其中一个大汉粗声粗气地问道:“有没有看到一个年轻人从这里跑过去?”

我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发不出声音。我该怎么回答呢?说看到了,那这些大汉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说没看到,可这不是明摆着撒谎吗?

就在我左右为难的时候,年轻人似乎察觉到了我的犹豫,他更加用力地拉住我的衣角,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说:“求求你,救救我。”他的声音仿佛被恐惧和绝望吞噬,颤抖着传入我的耳中,让我的心像被重锤狠狠地敲击了一下,不禁为之一颤。我站在原地,心中如同一团乱麻般纠结,各种念头在脑海中飞速闪过。最终,我紧紧咬了咬牙,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伸出手指,指向了一个与他逃跑方向完全相反的地方,对着那些大汉们喊道:“他往那边跑了!”

大汉们听到我的话,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如饿虎扑食般朝着我所指的方向狂奔而去。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如释重负地长舒了一口气,而那个年轻人则用一种充满感激的目光凝视着我,那眼神中似乎蕴含着千言万语。

在生活中,我见过太多这样的老好人,他们总是毫无保留地付出自己的真心,对他人的请求有求必应,然而最终却往往只能换回满身的伤痕和无尽的失望。直到后来,我才渐渐明白,真正的善意并非是无条件地满足他人的所有要求,而是懂得在他人即将跌入深渊之前,为他们设置一道坚固的栅栏,阻止他们继续沉沦。

就像今天的这件事,如果我不假思索地帮助那个年轻人,也许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毕竟,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金钱往往是人性的放大镜,它能让我们看清一个人真实的面目。

我想起曾经有一个人,为了帮助自己的亲友渡过难关,不惜咬牙抵押了自己的房子。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对方开着崭新的汽车,心安理得地住进了精装修的房子,而他自己却只能在简陋的出租屋里吃着泡面,默默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和内心的痛苦。

而就在今天,同样的事情似乎又要在我身上上演。一个西装革履、看似风度翩翩的男人突然找到了我,他满脸愁容地告诉我,他的公司资金周转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希望我能够借给他一笔钱以解燃眉之急。为了让我相信他的诚意,他甚至承诺会支付高额的利息,并言辞恳切地诉说着自己的困境,那副模样,简直就差跪地哀求了。我不禁想起了曾经那个为了帮助亲友而抵押房子的人,他的遭遇让我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我在犹豫要不要借钱给眼前这个人,一方面担心自己会像那个人一样遭受损失,另一方面又害怕被人指责为不讲情义。

在经过一番内心挣扎后,我并没有立刻答应他的请求,而是表示需要先了解一下他公司的具体情况。男人听到我的话后,脸色突然变得有些不自然,他支支吾吾地想要解释什么,但却始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看到他的反应,我心中已经有了判断,于是果断地拒绝了他的借款要求。男人显然没有料到我会这样做,他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甚至有些恼羞成怒,开始骂我冷血无情。

然而,对于他的指责,我并没有太过在意。因为我深知,真正的善意并不是盲目地付出,而是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如果不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就轻易借钱,很可能会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之中。

后来,我偶然间听说了那个男人的事情,原来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专门利用别人的善心来行骗。得知这个消息后,我暗自庆幸自己当时没有被道德绑架,懂得在帮助他人时设置底线,这才避免了陷入人性的深渊。

那些深夜里的哀求、赌咒发誓的承诺,如今都成了法庭上冷冰冰的转账记录,成为了他行骗的证据。

钱借出去时,往往是出于情义,是对他人的一种帮助和支持。然而,当到了需要讨回借款的时候,情况却可能变得完全不同,甚至会让原本的朋友变成仇敌。

这其中涉及到心理学中的“损失厌恶”效应。当人们面临损失时,他们的道德底线会不自觉地无限下移。也就是说,借款人可能会因为不想失去这笔钱而采取各种手段来拖延还款,甚至完全否认借款的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你眼中的雪中送炭,在对方心里可能仅仅只是一笔“沉没成本”。他们并不会感激你的帮助,反而会觉得这是你应该做的。

更让人感到讽刺的是,那些越是卑微的债主,往往越难讨回欠款。他们害怕与借款人撕破脸,担心被人说自己小气、计较,最终只能默默地忍受,把苦水往肚子里咽。

这些年来,我见过最清醒的做法,是某位生意人的“三不原则”:不借救命钱以外的款,不签没有抵押物的约,不当没有血缘关系的保人。

他解释说:“真正的朋友,是不会让你去承担他的人生风险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负责,又怎么能指望他会按时归还借款呢?”

不仅在金钱方面如此,在感情纠纷中也是如此。当两个人发生争吵时,那些试图劝架的人往往最终会成为炮灰。因为感情纠纷就像一场暴雨,而那些拉你去避雨的人,往往只是为了让你替他们挡风而已。有一天,我的好友阿明和他对象吵架吵得不可开交,阿明气冲冲地跑来让我评理。我本不想掺和他们的感情事,但架不住阿明苦苦哀求,只好硬着头皮去劝和。我两边说好话,努力调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可谁知道,没过几天,他们和好了,却把我当成了笑话。阿明的对象怪我当时偏向阿明,阿明又觉得我没帮他好好出气。我这个好心劝架的人,成了他们发泄情绪的炮灰,两边都不讨好。从那以后,我明白了感情的事,外人最好少插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相处模式和矛盾根源,外人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是非对错。真正明智之举,乃是当朋友向你倾诉时,你能心平气和地聆听,而非冒然卷入他们的情感纠葛之中。毕竟,若你轻率地涉足其中,最终受到伤害的,恐怕唯有你自己而已。

那些倾听闺蜜哭诉直至凌晨的电话,陪伴兄弟买醉并一同痛斥“渣女”的夜晚,最终都如同刺向自身的利刃一般——人家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而你却在不经意间沦为了群聊中“挑拨离间”的恶人。

据情感咨询师透露的行业秘密所言:八成的情侣会在短短三个月内重归于好,然而,那些劝分者却百分之百会被双方所怨恨。

人性便是如此充满矛盾:一方面,我们渴望着外界有人能替自己伸张正义,声讨不公;可另一方面,我们又对亲密关系中的裂痕被公之于众、遭受众人评判而深感恐惧。

故而,最为明智的做法,应当是将“我替你出头”这样的话语,替换为“你是否需要法律援助呢”——如此一来,既能让专业人士去处理专业的事情,又能将那犹如情绪炸弹一般的纠纷,引导至安全地带。

有个姑娘说得好:“真正的关心,是递上面巾纸而不是火把。感情的火场太危险,普通人冲进去只会烧着自己。”这句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

在家族聚会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咱们是一家人”这样的话语,仿佛这句话就是一种免罪金牌,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用它来掩盖。然而,当真正的事情发生时,最先被推出去的往往也是这些“自家人”。

就在前几天,家族里的一位远房亲戚突然找到了我,他的孩子即将上学,希望我能够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帮他弄一个好的学位。我心里很清楚,这件事情并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而且之前家族里发生一些事情的时候,这些所谓的“自家人”跑得比谁都快,根本没有体现出所谓的亲情。

于是,我委婉地拒绝了他的请求。没想到,那亲戚的脸色立刻就变了,他指责我不讲亲情,忘记了家族的情分。周围的其他亲戚也纷纷附和,开始帮腔,说我冷血、无情。

我看着他们那副嘴脸,心里不禁一阵悲凉。这些人平时口口声声说我们是一家人,可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就完全不顾及亲情了。他们只想着如何利用我,却从未想过我是否有能力或者愿意去帮助他们。我想起过往那些被家族推出去挡枪的时刻,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亲情不是道德绑架的理由,我不会为了所谓的‘一家人’就盲目帮忙。”亲戚们听完之后,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他们面面相觑,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反应。然而,仅仅过了片刻,窃窃私语声便如涟漪般在人群中扩散开来,声音虽小,但却像蚊子嗡嗡叫一样让人烦躁不堪。

我静静地站在那里,对他们的议论充耳不闻。因为我深知,真正的亲情绝对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那些所谓的亲戚,平日里对我嘘寒问暖,可一旦涉及到利益问题,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将我推到风口浪尖上,让我去承担那些本不应该由我承担的责任和后果。

回想起过去,我曾经为了所谓的亲情,替表弟担保贷款,结果他却逾期未还,害得我信用受损;我也曾替姑妈藏匿私房钱,结果却被姑父发现,引发了一场家庭纷争;还有给舅舅的生意牵线搭桥,最终却因为舅舅的经营不善而导致我陷入了经济困境。这些以亲情为名的请求,最终都如同扎进骨头里的刺一般,让我痛苦不堪。

更有甚者,我曾听闻一位律师讲述过一个极其荒诞的案例:姐姐竟然帮助弟弟转移婚内财产,然而当事情败露后,弟媳却将姐姐告上了法庭,而弟弟却在整个过程中选择了沉默。这样的事情让人不禁感叹,亲情在利益面前竟然如此脆弱不堪。

家族利益就如同那盘根错节的老树一般,表面上看起来枝繁叶茂、繁荣昌盛,但实际上,在那地底深处,早已布满了食人根须,稍有不慎,就会被其吞噬。

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我也变得越来越聪明了。如今,每当听到“家事”二字,我就会立刻开启复读机模式,反复强调:“这事得找专业调解”“我可不敢乱出主意”。因为我深知,有些浑水,不蹚才是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