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乱世边军一小卒 > 第89章 积极备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王!大王!”

大帐之中,一片混乱。

除了折兰王之外,呼延牯、窝阔托等一众鞑子官员个个都是人心惶惶。

他们这些官员和将领在出征前,被折兰王要求从部落送了一些家眷到王庭来,名为保护,实为人质。

这下王庭的家眷被人偷袭一锅端,他们的家眷自然也是在其中。

虽然同样是人质,但控制的人从折兰王变成了大胤士卒。

也不知道大胤的士兵会对他们的家眷做什么。

过了好一会,折兰王在侍卫怀中悠悠醒来。

他的面如寒霜,眼神如毒蛇,缓缓站起,然后死死盯着报信的人:

“铁木尔现在人在哪里?”

“回...回大王,千长大人在紫水河谷,监控着那支大胤军队!”

报信人战战兢兢回复完,立马跪地哀求,“请大王不要杀我啊!我们也是日追夜赶,在草原上绕了一大圈,这才在河谷追上他们的!”

折兰王深吸一口,稳住自己心神,强压怒火:“我不杀你,你给将你们去草原追击这个赵暮云的士卒过程一一说来!但若是有半点不实,我必杀你!”

“说,快说!”呼延牯等人也跟着大吼。

“大王,是...是这样的...”报信的人断断续续将铁木尔一行追击的情况说了出来。

“乌丸人那帮余孽,铁木尔斩草不除根啊!”

“都怪铁木尔这个废物,居然连一个大胤的小卒都追不到!”

“我们的家眷被抓走,而他的家眷却相安无事,这实在难以让人接受!”

“铁木尔知情不报,酿成此大错,难辞其咎,必须杀了他!”

“还好意思说他是大王麾下最能打的部落,结果被一队大胤小卒在我们后面肆意妄为,真是丢脸丢到家!”

“杀了铁木尔,将他的部落全部瓜分赔罪!”

“......”

呼延牯等人立即怒吼着将责任全推到铁木尔头上,并要让铁木尔以死谢罪。

而那个被铁木尔派来报信的手下见大帐内怒声如潮,一个个红血眼睛盯着他,仿佛要将他吃了一般,早已吓得瑟瑟发抖。

“都给我闭嘴!”

折兰王突然大吼一声,大帐内安静了下来,“你们倒是告诉我,怎么才能将家眷救出来啊!”

“大王,让我带人回去,将这些大胤人都杀了!”一个银甲千长当即站出怒声道。

“铁木尔都束手无策,你能救得了人?”折兰王听到这人毫无营养的话,眼神阴冷,“只怕你将这些大胤人都杀了,我们的家眷也全部完了!”

“要不我们攻下武周城或者朔州城,俘虏这里的百姓去交换人质。”又有人提议道。

“朔州城中应该也很快知道这个情报,会拼死反抗,想要打下来,恐怕没这么容易啊!”有人反驳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们该怎么办?”

好几人又争得面红耳赤,折兰王头大无比。

“大王!我们现在不仅仅是要救出家眷这么简单!”

窝阔托皱着眉头突然大声道,“他们在那里修筑工事,怕是要拦住我们回归草原的路!这人好大的胃口,莫非想将我们全部留在朔州?”

折兰王被愤怒差点冲昏头脑,一听窝阔托的提醒,浑身一震:“窝阔托,你展开说说!”

窝阔托当即拿起桌子上的酒碗摆设起来,众人围了过去:

“您看,这是朔州、这是蔚州,这是岚州,三面都还有大胤不少兵马!而这武周城我们还没拿下!”

“现在河谷口又被堵上了,我们虽然破了之前大胤的伏击包围,但现在又有一个大的包围等我们!”

“假如他们以守为攻,我们没有粮草补给,光靠之前抢来的食物,无法支撑太久啊!”

“一旦我们粮草告罄,搞不好会全军覆没啊!”

嘶!

这并非危言耸听。

折兰王看着那几个酒碗陷入了沉思。

大胤的兵马野战或许远不如北狄,但防守还是有些东西的!

而这一支从草原而来的大胤兵马,就像对方主帅预先埋下的一招暗棋。

既然他敢在那里修筑工事封堵,说明在北狄大军进入朔州之前就有所准备。

此刻一出现,貌似将整个局面给逆转了!

如果真如窝阔托推演的话,折兰王甚至怀疑,此前在武周城外的那一场大败,搞不好也是对方主帅故意为之。

“大王,要不我们先撤吧!草原上被他这么一折腾,估计一片狼藉!若是被将士们得知,军心大乱啊!”

呼延牯急忙上前提议。

此前有很多小部落被偷袭,老少男丁被杀,帐篷被少,妇孺流浪的消息,为了不影响大战,才一压再压,没有传播出去。

但这次王庭被偷袭,这么多家眷被俘虏,无论如何是掩盖不住了。

“我们想撤随时可以撤,但是那些家眷怎么办?”窝阔托质问道,“我们不能置之不理,丢下不管吧!”

“那请问窝阔托千长,推演出我们被包围的人也是你,那你倒说说,怎么去救这些家眷?”呼延牯反问。

“要不,我们去和他们的将领谈谈,问问他们到底想干什么?”有人突然说道。

嗯?

折兰王眼睛一亮。

要么派人先去谈谈?

......

此时!

临时土寨之中,正在全力备战。

大胤不乏能工巧匠。

在束勒川解救出来的一千六百大胤人中,除了五十多边军士卒外,竟然还有不少工匠。

有石匠、木匠、铁匠、瓦匠、医者、厨子...

这一千六百人,从束勒川行军至折兰王庭的路上,减员了几十人;然后在偷袭王庭那晚,又减员两百多人。

等他们全部进入大胤境内的时候,剩下了一千三百多人。

赵暮云一边行军,一边将人员重新筛选。

先将有一技之长的人挑选出来。

木匠、铁匠由赵暮云亲自来管。

医者五人交给马宝;

会做饭的十五人交给石刚、老李、老张做炊事后勤。

剩下的人继续整编。

最终韩忠、武尚志一队三百人,林丰、石勇一队三百人,与桓那雪的三百乌丸骑兵一样,全为专职战斗人员。

他们的装备,暂时全是鞑子的皮甲铁甲铜甲以及弓弩弯刀。

唐延海和王铁柱两队斥候,各十人,配复合弓,双马。

其余近六百人,全部作为辅兵劳力,由田庆带着白家四个镖师统领。

在赵暮云的分工下,延庆墩烽燧台的一什人,人人都有明确分工。

之前在烽燧台里的训练,在此刻也得到了体现。

赵暮云亲自指导着十多人拆卸鞑子弓弩,然后拆下皮甲的牛筋重新组合成一把新的弓弩。

“赵头!您看这是谁来了!”

唐延海匆匆赶来。

他的身边还跟着一个人。

不过此人灰头垢面,衣衫褴褛,如同乞丐一般。

赵暮云仔细一看,惊讶道:

\"我们之前在黑驼山见过,你是那位京城来的大官身边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