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战打得昏天黑地。

从早上一直打到傍晚。

直到夜色即将笼罩大地,白宙才下令鸣金收兵。

这一战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他带来的十五万大军中,足足战死了三万。

而董卓大军仗着城墙优势,只战死了一万余人。

众所周知,凡是攻城,敌我兵力至少要达到一比三,才有把握攻破城池。

但是董卓大军和盟军的兵力相当,都是十五万人。

正常来说盟军是决计攻不下的。

但是白宙他们却不得不战。

此时全天下的目光都聚集在汜水关和虎牢关两地。

他们必须做点什么堵住全天下的嘴。

毕竟攻不下虎牢关是能力问题,攻不攻却是态度问题。

因此,即便诸侯军损失惨重,他们也只是面色沉重,并未责怪白宙。

回营后,白宙吩咐全军休整,短期内没有攻城的打算。

闻言,众位诸侯纷纷同意。

他们已经出了力,算是在天下人面前有了交代。

自然不想再去攻城,徒耗兵力。

白宙也乐见其成。

他原本的目的就是保全董卓,最好是连董卓的军力也保存完整。

将来方便他野心膨胀后谋权篡位。

战斗结束的当夜,董卓竟忽然醒了过来。

得到消息的李儒急忙带着大夫赶来查看情况。

等大夫检查确认无恙后,李儒方才放下心来。

此时董卓已恢复理智,对着一旁的李儒说道。

“文优,我刚才做了个梦,梦见奉先战死了!”

李儒喉咙滚动,不知道该不该告诉董卓真相。

但是考虑到现今情况,李儒最终决定将实情告知。

“岳丈,奉先真的战死了!”

闻言,董卓眼角滑落一滴浊泪。

不知是为战死的吕布而流,还是为他的大业而流。

其实从他刚苏醒,就意识到吕布已然战死。

只是他不愿意相信而已。

李儒从旁劝道:“岳丈,你要打起精神,我等已到达生死存亡之际。”

闻言,董卓不知哪来的力气,竟缓缓坐了起来。

李儒见状赶忙拿来靠枕放在董卓身后,让他倚靠住。

“文优,你说清楚,怎么就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呢?”董卓缓了口气,问道。

李儒俯身坐在胡凳上,慢慢解释道。

“岳丈,新帝登基伊始,各州郡再未向京城上缴过一粒粮食,一文税收。

我等如今的花销只不过是先帝时期的积累罢了,但是如今也即将消耗殆尽。”

“都是些乱臣贼子!”

董卓责骂一声,接着说道:“文优,即便洛阳的粮草即将消耗殆尽,我们亦可从凉州调粮,这并无不可啊!”

“此言差矣!”

李儒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地图,铺开放在董卓面前,说道。

“岳丈,您看,从凉州运粮抵达洛阳,几乎需要跨越整个司隶地区,路程颇为遥远,损耗颇大。

最重要的是,运粮路线过长,容易被人偷袭,断我粮路。

您看,路线北侧有并州的陈庆之狼子野心,南侧又有益州的刘焉虎视眈眈。

这两方势力如同扼住我们咽喉的大手,随时能让我们陷入缺粮的局面,届时我军恐怕会不攻自破!”

闻言,董卓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连忙问道。

“文优,你有何妙计?”

李儒叹了口气,说道。

“岳丈,我思来想去,只想到了一种解决方法,只不过实行起来难度颇大!”

董卓连忙说道:“文优但说无妨!”

李儒说道:“如今之计,恐有迁都一策可用!”

“迁都?”董卓惊呼道。

“没错!”

李儒指着地图说道:“岳丈你看,我计划将都城迁到长安城。

长安城所在的京兆尹紧邻凉州,完全没有粮草短缺的困境。

只要我们派重兵把住长安东面的函谷关,叛军决计对我们造不成丝毫威胁。”

董卓一脸迟疑道:“迁都事关重大,那些朝中大臣恐不会同意!”

李儒知道董卓担心大臣一旦阻挠,便会威胁他的权势,因而有些优柔寡断。

当即为董卓画起大饼。

“岳丈,你可知叛军为何攻不破汜水关?”

董卓傲然道:“汜水关上有我派遣的重兵把守,他们那些乱臣贼子自然攻不破!”

“非也!”

李儒解释道:“我说的是岳丈派重兵之前,汜水关上只有不足两万的士卒,却能抵挡袁绍三十万大军的攻城,您说这是为何?”

董卓满脑子雾水,问道:“为何?”

“因为他们人心不齐,不愿拼尽全力去攻城,所以才有眼下局面!”李儒给出了答案。

“文优,你到底想说什么?”听完李儒说的话,董卓更加糊涂了。

李儒耐心解释道:“岳丈,我想说的是,叛军人心不齐,早晚会陷入自相残杀的局面。

据我推测,他们会互相吞并地盘,逐渐形成战国时期群雄割据的局面。”

董卓有些明悟:“你是说他们会纷纷自立为王,不再尊汉室正统?就如同战国时诸国轻视周天子一般?”

“是的!但这不是重点!”

李儒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我想说的是,只要岳丈能坚守住自己的地盘,坐看叛军鹬蚌相争,同时积蓄实力。

早晚有一天,岳丈便可如始皇一般,出函谷,吞并天下,届时,再无一人敢与岳丈争锋!”

李儒悄悄抹了把汗。

为了劝董卓迁都,他连始皇帝都搬了出来。

听着李儒慷慨激昂的陈词,董卓不禁将自己和始皇帝联想到一起。

身体内顿时涌起一股力量。

只见董卓麻利的掀开被褥,走下床榻,在屋内来回走动,嘴里还小声嘀咕着什么。

最后,董卓一拍巴掌,兴奋道:“好!文优,听你的,咱们迁都!”

随后,董卓命人找来樊稠和张济。

董卓将迁都的计划告知两人,并命他们率领留守的五万人据守虎牢关半个月。

董卓则是带着其余十万人返回京城,准备迁都事宜。

他料想那些大臣肯定不愿迁都,这些大军就是‘说服’他们同意的筹码!

十日后。

一道冲天的火光自洛阳城中升起,为如墨的夜色披上一层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