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鲁南根据地作为新四军北进山东的第一个根据地,比滨海根据地情况好的多。这里除铜锁镇外完全是新四军控制,辖区内大部进行了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的农民对新四军打内心里支持。此次来鲁南纯属过境,上次杨文翰已检查过抱犊崮的工作了。李振华侧面了解了一下鲁南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白彦镇现在已成为整个鲁南根据地的商业中心。

沂蒙军区在39年上半年对原地方党委组建的北海银行进行重组,推出了适用整个山东根据地的纸币:北海币。北海币以食盐为锚定物。

军区发布经济政策,保护商人的合法收入,促进工商业发展。规定在根据地内除征收过境税外,一律只按营业资本和营业总收入征收工农业税;对营业资本小或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手工业作坊及经营火柴、食盐商品的,则免交营业税;规定商人的合法利润为20%;对风险大的,国统区、日伪统治区禁运的物资,必要时允许获得200%的利润。规定凡新四军根据地或游击区的货物过境,只需交纳一次过境税,商人只要持货证相符的税票,沿途不再交税,并组织武装护商队,保证客商和货物过境安全。商人的合法利益得到了保护,经商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来往商人日渐增多,活跃了根据地的经济,增加了税收。根据地允许多种形式的商业企业并存,不仅创办了一些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还保护公私合营、个体商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商业地。

军区还制订了一系列发展工业和手工业政策,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根据地工业发展。火柴厂、榨油厂、被服厂、肥皂厂,豆腐坊、水泥厂等等工厂,煤矿、铜矿筹矿场如雨后春笋一样慢慢都冒了出来了,这里面有私营、有合营,还有根据地自办公营事业。

鲁南根据地作为老根据地,军区的政策对根据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又由于我军强大力量保证了根据地内的相对稳定,根据地成为了周边各地的避难所,大量的人员、资金流入到根据地,鲁南根据地安善安置好了难民,让流入的人员、资金成为根据地工业、经济发展的助力。加之军队屯垦,整个根据地在抗战各地经济凋零的大环境下,反而彭勃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有明显的提升。

杨文翰、李振华在抱犊崮休整了三天,李振华观察到鲁南军区司令张正坤与王思源、张光中相处的挺好,也就放了心。两人启程去湖西根据地。

在白彦两人接收了沂蒙军区运过来的一批火箭炮、火箭筒,是准备押送到湖西根据地。

8月上旬杨文翰、李振华途经凤凰山,在这里两人见到了罗政委。115师一部在尼山、凤凰山一带逐渐稳定了下来,山东军区的408团暂时也驻扎在这一带还未离开。在铜石镇周边驻扎的刘黑七部也老实了许多,不敢轻易挑衅我军。

罗政委告诉两人,到湖西根据地可以去找王凤鸣,他以前是我的警卫员,现任苏鲁四支队政委,可以让他配合两人的工作。

杨文翰、李振华在凤凰山只休整了两天,便启程前往湖西根据地,在铁道游击队的协助下,部队穿过津浦铁路,到达徽山湖,游击队又安排越过微山湖。

杨文翰、李振华于8月下旬终于顺利抵达湖西根据地。

鱼台县谷亭镇镇内气氛诡异,杨文翰、李振华一行的到来并未像以往一样受到欢迎。李振华观察到了小巷里、门缝里躲躲闪闪的人影,杨文翰也觉察到了。一行人在向导的带领下进入一座院落安顿下来。

李振华询问向导根据地领导什么时候过来,同时他拿出罗政委的信交给向导。

向导接过信答道:边区领导这两天就会过来,各位领导先好好休息。

向导说完就走了出去。杨文翰、李振华面面相觑,两人都在想这是怎么啦!杨文翰也觉得有些莫名其妙:\"难道湖西不欢迎他们。\"杨文翰又想毕竟115师不属于沂蒙军区的部队,先等等吧。

李振华叫来411团1营营长高大山,询问部队驻扎在哪里。

高大山答道:就在这院落附近。

李振华考虑到情况不明,小心无大错。于是命令高大山按作战级别加强警戒,高大山领命迅速下去安排。其实他心里清楚湖西肃反开始了,要想介入这次肃反,手上没有力量可能起不到效果,而且李振华也决定了火箭筒、火箭炮暂缓交给苏鲁支队。

谷亭镇另外一个院落,湖西地委书记白子明、组织部长王须仁、统战部长王文彬、军事部长张如、苏支政治部副主任兼四大队政治委员王宏鸣,他们正在开联络会议。王须仁向出席联络会议的首长们报告了湖边地委发现“托匪”的问题。在汇报中尽量描绘“托匪”如何狡猾,如何伪装,说“托匪”隐藏得很深,活动面很广,等等。

听完王须仁的情况简介,王宏鸣道:地方上这样复杂,不搞一下太危险了。与会的各位都觉得问题比较严重,认可了组织部长王须仁的做法,决定对托派分子进行集中审讯。

完成这个议题后,王宏鸣拿出罗政委的信道:\"沂军区司令员杨文翰、副参谋长李振华受罗政委的委托对湖西根据地军队及地方工作进行检查,今天他们已到达谷亭,这件事要不要向他们汇报。\"王宏鸣停顿了一下,目光扫向在坐的各位,会场鸦雀无声。王宏鸣又道:我认为肃托这件事不在检查范围之内,当然我们也可以知会一下他们。

在座的各位也都赞成了王宏鸣的提议。

杨文翰、李振华在驻地等了一天,也不见一个根据地领导过来,派出去打听的战士也没打听出一个所以然出来,只是听到零星肃托的话语。而且还因为到处打听反而遭到根据地干部的盘问。杨文翰意识到情况的不同寻常,他经历过红军时期的肃反,这种气氛与当时的氛围何其相似。李振华当即向杨文翰建议暂缓武器移交。杨文翰同意了。

翌日,杨文翰、李振华终于等来了一位根据地干部,苏支政治部副主任兼四大队政治委员王宏鸣。王宏鸣向两人表歉意,因为根据地发现了大量的托派份子,地委及苏支正在集中精力处理这件事情,所以检查工作可能要推后一点进行,9月3日我们将集中审讯托派份子。

杨文翰听到这些,脸色非常难看,对王宏鸣问道:这件事115师党委是否知晓?

王宏鸣道:审讯完成后,我们会向我们上级汇报。

杨文翰道:那就是说现在115师党委还不知道,对吧,山东军政委员会就更不知道了。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向上级汇报先。

王宏鸣有些吃惊,以往碰到这类事,大家都是有多这避多远,这位杨副司令难道要趟这趟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