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 第26章 江北新任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振华又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项首长专门找他谈了一次话,问了军工厂的现有情况,谈到这次军工处要抽调三支队伍分别去茅山、江北、以及陕北。担心人员的抽调会对军工处生产造成影响。

李振华道:“生产多少会受到些影响,熊大正已有了针对性安排,计划调出的工厂人员现在开始带徒弟,半个月后就可调补空缺,计划调出的研发人员也有备份。调往陕北的主要三酸二碱的研发人员,火药的研发人员。茅山调动的主要是弹复装、地雷制作及枪械修护人员,而江北则是军工处的一个分解备份。”

话题转到江北,聊到高 亭,还有大别山根据地的问题。李振华建议从皖南调一个主力营出来,保护军工人员到大别山,不用回来直接就驻扎大别山,在适当的时机对江北新四军进行混编,降低军队个人色彩。

项首长表示武汉如果失守,大别山地区也就成了敌后,让他去大别山,考察一下。

李振华也没有多想,答应下来。

7月初的一天,李振华出发了,随同的是军直属特务团一营,除了北上军工人人员,还押送一批军火,包括飞雷炮、地雷、手雷、弹等。趁黑过了长江来到无为地区,新一团团长袁连生亲自到江边迎接。两人相互沟通了一下,立即启程前往八公山,饭食和住宿都已经安排好了。袁连生待李振华吃完饭,把他拉到了自己的房间。让他坐在椅子上,自己坐床上。

李振华从挎包里拿出两条飞马烟递给袁连生。

袁连生忙收下,拆开包装抽出两支,一支给李振华,自己点上火,美美得吸了一口。

袁连生拍了拍李振华的肩膀。”好兄弟,袁哥我断顿好几天了。早上看到树叶都想把它晾干了当烟丝抽。";

李振华笑道:以后你就不愁烟抽了,军部决定在这边设个烟厂、火柴厂。

袁连生道:还有没其它的,比如说子弹厂、炸药厂。

";你够贪心的,我带了探矿队,如果这里有铜矿,那就在这边建个小炼铜厂,这里还要搞个修械所,能复装子弹、做手雷、地雷、炸药包。子弹厂、炸药厂要放在大别山。";

";也好,有总比没有好。";

";袁哥,你们屯垦搞的怎么样?";

";才刚开始,皖江圩田易旱易涝不好弄。";

";那就兴修水利,和地方党委商量,只有我党领导下百姓做到丰衣足食,百姓才会真心真意的跟着我们干。抗战是长期的,粮食是重要物资必须做到自给自足。家禽养殖也得搞起来。民用产品的工厂,你们自己想办法。可以去云岭学习。";李振华道。

";行,我会把这个事提上日程的。";

";在我们的控制区搞减租减息,减轻农民负担,建立民选村、镇长,鼓励大家搞工商业,建工厂。统一税务,降低税率,甚至税收可以减免,找地方的士绅合作,多听取工商业人士的意见,形成规矩、制度。我们严格遵守规则,保护他们的安全。我就不信,工农业发展不起来。";

";要是你能留下来就好了。";袁连生道。

";我也没办法,你去找黎明大哥,让他调拨些专业的人给你。这次带了些弹药,7团、新7团的我们带过去舒城、新开岭。新一团的你们自己收起来,其它团的暂放在你们团,江北指挥部会通知部队来取。";

";香烟厂你关注点,上个月云岭香烟厂利润有个大洋的利润,";李振华又道。

";我的妈吗呀?这么赚钱?有了钱就好办事啦!";袁连生道。

";厂子都还没开起来,你激动什么劲,烟厂的技术人员也过来了,主要设备也运过来了。你现在开始就可以收购烟叶啦。";

";我知道了,你这是给我送来一只会下蛋的母鸡啊!兄弟,啥也不说了,我记着你这份情。";袁连生深情表白。

";行了,行了,到时有钱了,可不要犯错误哦。";李振华说道。

";兄弟,这段时间兵工厂有没什么好玩意。";表连生转换话题。

";军工处正在试验水雷、还没定型,需要一段时间试验,哪天定型了,我弄两个过来给你做试验,长江的军舰挨上一颗可能都会沉没。";

";兄弟,你可要记住你说的话,我一定把你交待的事办的漂漂亮亮。";

";知道了。袁大哥,你们在大小关伏击的事,你讲给我听听,我还没有真正上过战场。";

…………

两天后,李振华到达新开岭,高 亭、杨文翰都在。李振华也为他们都准备两条烟。

杨文翰笑着接过,问他:“你不是在烟厂拿的吧,可别犯这种错误。”

李振华道:“首长,这可是我按出厂价花了钱买的。我可不占这小便宜。”

高、杨两人都笑了起来,拉着他去了团部并关上门。

高 亭道:振华我们在这等你好多天了,我和老杨有个事想让你啄磨一下。你年轻、视野开阔、这事你参谋参谋。我在大别山区年头不少了,我对这里有感情,中央有命令部队全部东进。上次你的形势分析也讲到桂军会退过来,我们就很难呆下去。但是我心理还是不甘心,振华,有没有办法保留我们的根据地。

杨文翰也道:振华,我这两天与高副司令也聊了很多。你不知道四方面军离开大别山的时候,这里死了多少人,多少红军的妻子、儿女被当成货物卖到了外地,杳无音讯。我怕我们走了,老百姓还要吃一道苦。我们想了一个办法,武汉失守,大别山就成了敌后。我们这有兵工厂,我们可以给国军补充部分弹药,换取在大别山有个落脚之地。你觉得怎么样。

李振华突然想起临行前,项首长和自己的谈话。

";武汉如果失守,大别山地区也就成了敌后,这次你去大别山,考察一下。";

李振华想起当时说话的情形,他觉得项首长想法应该和高敬亭、杨文翰的意思差不多,尽量保留根据地。这是在南方打游击的红军所有干部战士心中的执念。缺乏根据地四处飘荡的过往,让这些人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见高、杨两人都看着自己,李振华表态道:两位首长,这个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不能是我们去谈判,不论是我们江北指挥部或者是新四军军部谈判,都属于私相授受,要落实到国共两党的谈判上,划出部分大别山的防区给我们才行。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说服中央,否则,若是在中央眼里形成一个抗命不遵的印像,就会使我们得不尝失,还不如放弃根据地。

按照现在的形势推算,我预估39年下半年,战局就会相持下来,我们在这至少能呆到39年年底。我们在这段时间里除了打仗,还要发展民生。我们在大别山留下来,到时肯定会和国军产生冲突。如果我们发展壮大了,在这里能打击更多的日军,我们就能站在全国人民的面前。到时我们才能呆到抗战胜利,之后的事就无法预料了。以上推算都是要在得到党中央的同意支持下才能达到。

高敬亭、杨文翰听完李振华的分析,连连点头,好在不用立即做出决定。高杨两人也明白此事的难度之大。

杨文翰道:我们就把任务都交给你了。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你好好想想。";

李振华点头答应,其实他自己心里也觉得不应该这么轻易放弃大别山根据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为的是什么。因为之前的几次放弃,造成老百姓的不信任。刘邓在到达大别山的初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翌日上午,高 亭、杨文翰、李振华陪同熊大正在新开岭周边为工厂选址,高、杨两人把熊大正带到他俩初步选定的地点,走了七处地方,熊大正选中四处,分别建三酸二碱厂、子弹厂、炸药厂、地雷、手雷厂。另外选择了一处开阔台地作为武器试验地。特务团一营马上进驻到周边布防,同时安排部分官兵建造兵营、工厂厂房、宿舍。军工处的专家马上根据地形地貌,开始设计生产线布局。

高 亭看着忙碌起来的李振华、熊大正还有军工处的专家。对杨文翰道:老杨,专业的事还得专业的人来干。要是我真是两眼一摸黑,配合军工处的工作,还有保护军工处的安全工作都交给特务团一营了。你直接指挥,其他人谁也不能干涉。

杨文翰:“老高,军工处探矿队还要到周边山区探矿,七团要组织四个20人的小分队保护他们的安全,七团熟悉这边的地方形势,这个事要交给他们。”

高 亭道:“没问题,待会回去我就交代好七团。”

高 亭、杨文翰聊了一会儿,就回团队安排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