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团一、三营集合好后当天就出发了,李振华带着警卫排跟在叶军长、杨团长身边。部队从云岭走小道向北到三里店,再沿青阳公路转到铜陵大通港,叶军长与港口交涉后,港口派船把部队送到对岸。
在无为县土桥渡一营下船前往八公山,袁参谋随行。叶军长、杨团长带着三营继续前行至凤凰颈。三营下船在王思源的带领下前住银屏山。叶军长、杨团长继续乘船进入天河,向西在庐江登陆。
在船上的这两天,李振华与叶军长、杨团长一条船。他们交谈时李振华就在身边。他们聊到当前的形势,国府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消灭日本鬼子一万多人,振奋人心。
杨文翰团长转头问李振华:";振华你觉得形势会怎样发展?";
李振华道:日军南北对进企图打通津浦线,虽然五战区取得台儿庄大捷,但总体的强弱对比没有发生改变。日军会继续进攻,五战区损失也大。我估计为避免五战区主力被围,李宗仁会向西撤退,撤到豫西和皖西。我预计日军会沿陇海路西进开封、郑州,然后沿京汉线南下攻击武汉。同时日军会沿长江西进攻安庆、九江、最后两路并进攻击武汉,时间就在5月至7月之间。
叶军长没有否定李振华判断,只是问了他是不是不看好后面的战事的发展。
李振华答道:“是的,实力悬殊太大,而且军队撤军时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像淞沪会战撤退就变成溃败。能安全撤出五战区的主力,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但同时会动摇开封、郑州守军的信心。因此我不看好开封、郑州能守住。
如果战争形势如此发展,日军南北两面夹击武汉,那武汉就危险了。虽然国府并不打算死守武汉,目的在于在防御中大量消灭日军有生力量,同时为政府、人员、物资转移到重庆争取时间。但如果武汉快速失守,将对抗日形势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李振华又道:";如果日军迅速打到郑州,国府将面临极大的考验。";
叶挺军长复盘了一下李振华所想的形势,日军南北夹击武汉,武汉快速失守,在武汉周边的国军主力将受到巨大损失,搞不好就会溃败。五战区主力的与国府的联系将被中断。之后日军进攻方向的选择就多了,从郑州向西可以攻击洛阳,威胁西安。如果日军攻入关中,汉中。将切断西南与西北的联系,还可以向南威胁四川。从武汉出发,日军可攻击宜昌,威胁重庆。从武汉出发,向南攻击岳阳、常德、长沙。无论是哪个方向,在仓促之下,后果都会不堪设想。
杨文翰望向李振华,他在为今后的局势担心,问道:";振华,你觉得国民党会采取何种措施?";。
";如果出现这种极端情况,军事上万不得已之下,我觉得国府很有可能会采取水攻的方法。掘开黄河以水代攻,形成由北至南的黄泛区。黄河很大可能改道淮河。黄河泥沙量大,河道很容易被淤塞,这就意味着淮河流域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会不得安宁。掘开黄河可以阻挡日军向西攻击关中、向南攻击武汉。还可以杀伤日军有生力量。";
叶挺军长、杨文翰团长两人都是神情严肃。掘开黄河是可以达到阻敌的效果。但洪水造成的伤害呢,谁能承担这个历史责任。
李振华又道:形成黄泛区后,从东向西攻击路线受阻。我预计日军会沿长江两岸推进,而且日本海军会沿长江配合陆军攻击沿岸要点。不出意外的话,国府会在大别山重点布防,第五战区南边的部队一定会撤往大别山。大别山第四支队压力就大了。国府一定会要求四支队东进。而我们新四军不能抗命,只有往东进入沦陷区,死中求活。
皖南我军也有同样的忧虑,而且比大别山更严重。皖南周边国民党大军云集,我们在日军、国军夹缝中,国府同样会要求一是我们向东出击。二是如果芜湖日军攻击繁昌、南陵、易县、铜棱。新四军一定会被顶在第一线。我军将毫无办法,国府仗着有国家大义,我们不听就是叛乱、听我们就要付出代价。且国民党不会允许皖南新四军在他们的核心统治区有大的发展。皖南新四军的出路也是东出、北进,到日军后方去死中求活。
蒋百里先生的国防论里讲:抗日战争中有一点不让日军能就地补给,以日本狭小的国土必持崩溃。这就是我们八路军、新四军创立敌后根据地的意义所在。国防论中抗战有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进攻。我估计到了战略相持阶段甚至时间还可能前提,国府对皖南新四军出手,可能是驱逐,也可能是消灭。所以新四军完成布置后,应尽早撤离皖南,向北、向东都行,我们团如果能在无为发展,也可以为皖南我军留一条后路。
李振华给出的信息量非常大,但从分析看也确实很有可能发生。
叶挺军长要求振华,把他的想法写成报告上交,向延安总部汇报。
李振华答道:";是、我尽快形成文件。";
叶军长又向杨文翰要人。觉得李振华不应呆在警卫排,告诉杨文翰回军部时他一定要带走振华。先让李振华到军部担任参谋,独立团在云岭屯田、办工厂的事,也让李振华兼顾着。杨文翰也留在江北,并在合适的时机,向皖东探寻出路。
杨文翰答到:";调振华去军部没有问题。但军长,我们团需要振华的时候,你可要抬抬手帮我一把。我本来也打算暂时留在江北,看看有没有机会向皖东发展。还有军长,等我们团的兵工厂建好了,可要优先供应我们啊!";杨文翰知道,工厂建立起来见效益后,独立团或一支队不可能把住工厂不放。
叶军长、杨文翰、李振华在船上一路聊了很多。这天一大早船到庐江,众人下船改走陆路,经半天的急行军,于中午到达舒城,在东、西蒋冲找到四支队司令部。一大代表董老也于上午刚刚抵达。中午四支队高敬亭司令请二位首长接风洗尘,席间听到叶军长介绍杨文翰时,了解到他独自在弋阳磨盘岭带出1200多名的红军战士时,将杨文翰引为知己。交谈中得知立团二个齐装满员的营部署在无为,很是高兴。对叶军长、杨文翰表示四支队东进出击,就不用担心南方侧翼安全了。一顿饭吃的很愉快。
下午,高司令陪同董老、叶军长视察部队。好消息传息传来,在巢市蒋家河口伏击战取得胜利,歼敌23人,战13支“三八”步枪、手枪2支、军刀及弹药、军用品少许,1面日本军旗,还缴获了二艘汽艇,已开到巢湖南岸南湾村小河汊隐藏。
这次出击独立团三营也参加了战斗。十团团长顾士多派出侦察员连续三天进行跟踪侦察蒋家河口,为便于作战指挥,高志荣政委亲自带领几名干部登上银屏山顶,在现场手绘作战地图时。被独立团三营发现,经过交涉发现是四支队准备伏击日军。营长王思源死活要参加此次伏击,高政委被缠的没办法,只是让三营参加,三营在营里选了各连的优秀射手还有优秀投弹手80余人,由一连连长带领参加伏击,有了三营骨干人员的加入,等鬼子全都下了船,一轮射击下来,鬼子二十余人马上倒地不起,一连长带人冲向汽艇,两条汽艇驾驶员想开船逃跑,被三营的神枪手爆头。抢到汽艇后由高政委带路,把船开到巢湖南岸南湾村的小河汊隐藏。
众人听了都很高兴,杨团长都笑歪了嘴,独立团刚来就捡到了一个功劳,这是新四军东进的首功,他也确信北上没错,北上有仗打,还相对自由。
战斗顺利后,各地纷纷致电表示祝贺。国民政府也在媒体上及时刊载了这一消息并迅速传遍全国。蒋介石还特地于5月16日致电新四军正、副军长,对第1、4支队提出嘉奖。当地群众还将此次战斗编成歌曲演唱,歌颂蒋家河口战斗的胜利。此次战斗是新四军挺进敌后抗日的第一战,也是新四军组建以来的第一次胜利,为江北地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观完部队后,回到司令部董老向高敬亭当面传达延安总部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鼓励他坚定立场,革命到底。高敬亭也表达了对延安总部决定的支持,四支队服从总部及新四军军部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