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 第111章 占城国使者的兴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然,或许这个理由,让他们的国王主动加入我们大明还不够;

我们,可以多派一些使臣,让他们飞扬跋扈一点,总之这些使臣就是去南边几个国家去送死的。”

“只要他们回不来了,我们大明就有足够的理由,派遣天兵降临;

到时候,他们的国王一定求着我们加入大明的版图。”

“至于占城国,他们的使臣如今还在鸿胪寺;

据微臣的了解,他们国家的领土,连大明以南那片半岛的陆地百分之一都没有。”

“我们可以宣传出来个榜样,让占城一直独立;

这样,对于陛下的仁德也有不小的贡献,我们大明从此再也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了。”

朱元璋听到鸿胪寺卿方子深的话,顿时无语了;

心里古怪的吐槽道:

“这不是汉武帝时期使臣的用法嘛,否则为什么会出现西域三十六国投降;

还有成立西域都护府的事情。”

想到这里,朱元璋看着一众朝臣说道:

“诸位臣公,你们也畅所欲言,看看鸿胪寺卿方子深和礼部尚书刘仲质的办法;

有没有再完善的地方。”

“总之,我大明就算出兵也必须是正义之师,不能落下一个欺凌弱小的名声;

让南边那几个国家的国王,心甘情愿的签署国书、加入大明。”

“你们再完善一下吧!”

“还有,明日安排占城国使者入朝朝拜,咱听说安南国,对占城疯狂打压都快灭国了;

有没有这事情。”

“大明作为他们的宗主国,去调解一下很合理吧。”

百官听到朱元璋的话,顿时笑了起来,都连忙说道:

“这绝对合理!!!”

第二天,早朝。

占城国使者安德鲁在鸿胪寺的安排下,前来奉天殿朝拜,他见到朱元璋后;

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哭喊道:

“拜见天朝皇帝陛下,我们占城国每年都派使臣前来大明朝见;

一直尊大明为宗主国。”

“可是安南国,这几年一不朝拜,然后,还兴起大军攻打我占城国;

天朝皇帝陛下,我们占城国实在顶不住了。”

“还请陛下看在我们占城国一直对大明忠心不二的情况下,制止一下安南国吧;

否则,不出半年我们占城国就要灭国了。”

朱元璋听到这占城国使者安德鲁的话,眉头微皱,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奉天殿在这一刻,异常的安静。

良久之后。

朱元璋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看向朝堂上的诸位臣公说道:

“诸位臣公,占城国一直奉我大明为上国,岁贡不断,如今那安南国不但不给我们朝贡;

还兴起刀兵,进犯占城,实在是对我们大明的不敬。”

“此事,当如何处理?”

魏国公徐达听到朱元璋的问话,连忙说道:

“启奏上位,安南国此种行为,有为邦国条约;

作为下邦小国,不但不入天朝朝见,还进攻大明庇护的邦国,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末将建议,命令西平侯沐英大军集结镇南关;

威慑安南国,并且在合适的时候发兵安南,借此也告诉南洋诸国,我们大明的邦国受到大明的保护。”

“谁要是敢存有不良之心,就得面临大明的天兵。”

占城国使者安德鲁听到徐达的话,哭丧着脸说道:

“国公大人,现在我们占城国已经异常危机了,大明京城到到云南;

然后,大明在集结大军到镇南关,这时间太长了。”

“等到大明完成部署,我们占城国就要被安南给灭国了。”

“有没有更快一点的办法,我们安南不想被灭啊。”

占城国使者这番话一出,金殿上的众人顿时沉默了下来,最后,还是皇孙朱雄英打破了寂静。

“占城国使者,本殿下倒是有一个办法,你看看怎么样?”

“西平侯率领的军队依然在大明的西南集结,而我们大明江浙、福建、两广地区的商船;

前往你们两国的交战地区,收购稻谷等粮食。”

“那安南国的陈家就算再愚蠢,也不敢在大明的头上拔胡须,这样,你们两国的战争就会被迫停下来;

等到我们大明西南侯的大军集结完毕,就正式打进安南,为你们占城国讨个说法。”

“你看,此事如何?”

占城国使者安德鲁听到朱雄英这么说,眼睛顿时一亮,惊喜的说道:

“这个好,我们占城国的土地一年可以三熟;

粮食都快堆成山了。”

“只要大明的商船在战区一天,安南陈家的那群豺狼就不敢贸然动手;

多下殿下,多谢大明皇帝陛下,怜惜我们占城国。”

然而,这位特使却没有看到,这奉天殿上从皇帝到百官听到他说占城国土地上可以三熟的时候;

眼睛都快放光了。

朱元璋挥了挥手,让二虎把占城国使臣给带了下去,然后感慨的对百官说道:

“咱大孙说南洋的几个小国,一年稻子可以三熟的时候,咱们还不怎么相信;

但是这占城国使臣自己说的,可不会有假。”

“那可是一年三熟啊,我们大明的老百姓一年一熟,最多加一季秋粮;

最多海南岛上有一年收两季稻谷。”

“如今这南洋的土地,竟然能三熟,简直是上天赏饭吃。”

“诸位臣公,都说说,此事该怎么办?”

吏部尚书陶凯听到朱元璋的话,连忙说道:

“启奏陛下,目前不易对安南国兴兵讨伐,其因有三;

第一,我们大明正在筹备攻打倭国的事情,为保证倭国的战争顺利,大明不能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其二,西平侯沐英的军队镇守在昆城附近;

云南地区多山,大军运动到镇南关恐怕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

“并且,安南国都是原始丛林,没有官道,多瘴气;

还需要准备大军所需要的物资和药品,因此,恐怕六个月内我们都难以做好战前准备。”

“最后,就是我们大明官仓的粮食,目前只够吃两个月的;

我们需要的是他们停战,而不是加入战场。”

“等到我们大明的军队拿下倭国,那安南国怎么拿捏它,还不是我们大明说了算。”